王 军 肖琳琳 靳亦冰
青海撒拉族历史文化名村孟达大庄传统格局保护研究*
王 军 肖琳琳 靳亦冰
孟达大庄村位于青海省循化县,是唯一的撒拉族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坐落于黄河边上,自然条件优越;村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孟达清真寺及独特的篱笆楼民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其选址特征、村落格局,并在分析村落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村落格局的演变。其次,对村庄格局的组成单元——单体建筑的形制进行研究。最后,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视角,提出村落传统格局的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村;孟达大庄村;村落格局;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孟达大庄村位于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村内居民均为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村庄地处甘青通道积石峡谷的黄河臂弯里,周边黄河与丹霞地貌构成村庄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体现了黄河沿岸古道景观以及西北高原景观。大庄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孟达清真寺以及独特的篱笆楼民居形式,传统的篱笆楼聚落空间布局和宗教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建筑遗产,孟达大庄村分别于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六批名单。
近年,由于积石峡水库的修建以及生态需求,黄河水位上涨,预计淹没村庄一半以上的土地,处于淹没线以下的居民均已搬迁至移民新村,村内人口由原来的500余户2100人,减少至100余户600人。同时,由于水位上涨,包括具有文物价值的篱笆楼民居、古树古木及传统巷道在内的大量物质要素被淹没,村落格局遭到严重破坏。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出现,再加上新农村建设的浪潮,古篱笆楼面临被拆除、改建甚至消失的局面。撒拉族篱笆楼民居建造技艺,从元、明代创建至今几百年的沧桑历史中,历经创建、兴盛、低落的演化阶段,迄今,现存于大庄村的二十栋篱笆楼摇摇欲坠。更为忧心的是,除传承人马进明先生外,鲜有掌握篱笆楼营造技艺之人,篱笆楼建筑文化遗产濒临绝迹。大庄村的发展和建设面临着以上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村庄现状的研究,试图探究处于特殊背景下大庄村传统格局的保护措施。
孟达大庄村位于青海省循化县,临近国家AAAA级景区孟达天池,地理位置优越。元代建村,大庄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悠久。村庄选址讲究,依山而建、面水而居,内部街巷依形就势,建筑层层叠叠错落布局,体现了孟达祖先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
大庄村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境内有孟达清真寺和篱笆楼民居等文化古迹以及周边的自然资源。村庄距离青海省会西宁180公里,循化县城20公里,孟达自然保护区5公里,是循化县城到孟达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路(图1 )。保护区是一个原始自然林区,属于当蕊山——五台山区,恰好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陇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势基本呈南北走向,保护区内有久负盛名的孟达天池,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图1 大庄村区位图
孟达,撒拉语称为“切子”,意为柴集。元末明初,一个大虎里家族由于生活所迫,辗转来到孟达地区,认为这里是狩猎伐木过日子的好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之后,依次有各大家族到此定居,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村落——孟达村。清代以来,周围的回族、保安族通过婚姻、迁居等途径加入孟达撒拉族的大家庭中,村庄人口不断壮大起来。元、明时由撒拉族土司管辖,清朝为孟达工属地,由撒拉族下四工世袭土千户管理。民国25年(1936年),属第二区孟达乡。现孟达村已并入清水乡,并改名为孟达大庄村。
大庄村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村庄东临山林,南靠山麓,西北濒临黄河,位于黄河臂弯处的河台谷地上,依山傍水。村庄依据山势建于石坎坡,地势南高北低,民居建筑借由地势形成层层错落的独特景观,与山体呼应,体现了人与山体自然融合的特点(图2)。
图2 大庄村村落选址
村庄处于甘青通道的心腹地段,“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其建村选址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服从元明清历代皇朝安边守疆、驻守要关之需建村集居;二是依托孟达山林、河水富源,养山育林,并依托黄河水运放伐、经贸,求得生存与发展;三是村庄所在区域海拔1880米左右,阳光充裕,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正是祖先独到的选址智慧,为孟达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提供了可能,并依托孟达山林创造了极具气候适应性的篱笆楼民居。
撒拉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伊斯兰教信仰在民众的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真寺是撒拉族村落的精神中心,同时,在大部分的村庄中,清真寺一般处于地理上的中心位置,对整个村庄形成一定的统领作用。
受伊斯兰文化及地理特征的影响,大庄村依托周边的自然山水环境,形成川道坡地的山地型聚落格局,从较低处仰望形成了高低错落的肌理感,依山就势,色彩和材质与环境融为一体。村庄依托背后的山体,面向黄河,形成背山面水的传统村落布局形式,并沿着山体一直伸到黄河之中,形成“水—田—村—山”的自然格局。
大庄村的空间基本由清真寺、墓园、寒都、巷道以及民居五种要素构成。(1)清真寺:清真寺是撒拉族村庄的宗教中心,孟达清真寺是整个区域的核心,村内民居围绕清真寺建造。(2)墓园: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通常撒拉族的葬礼从速从俭,采取土葬,墓园毗邻清真寺,属于村庄中禁止建设的用地。(3)寒都:即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是村里小孩子和青年人相聚、聊天的地方,也是村民进行各种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4)巷道:村庄内部形成南北大道,东西分巷,八大巷区的整体格局。明末清初建成的上庄巷、台子巷、衙门巷、牦牛巷等八大巷道现今依然存在,巷道中的水渠是村子的特色之一。建筑、水渠、树木、道路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多样的空间类型,形成“墙—树—水渠—路—墙”的空间感受。(5)民居:篱笆楼民居是大庄村的基本组成单元,与街巷共同形成连续而有机的村落肌理(表1)。
表1 空间格局构成要素表
图3 大庄村村落格局图
由以上五种要素构成的村庄内部空间结构表现为“围寺而居”。民居建筑围绕清真寺分布,街巷以清真寺为中心向外发散,墓园紧邻清真寺建设,与清真寺形成完整的格局。整个村庄由此形成 “山体—民居—墓园—清真寺—民居—黄河”的“枕山环水”的空间格局。
清关公路穿村而过,将村庄分成一大一小南北两块,破坏了村庄的整体性。近年,由于黄河水位上涨,村庄南侧绝大部分土地被淹没,仅剩下三条传统巷道及三十余户民居,道路北侧成为村庄的主体。村庄未被淹没之前,清真寺处于整个村庄中心偏北的位置,现在清真寺更为接近村庄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但是,传统巷道的淹没是很大的损失,这些街巷明末清初时期形成,见证了村庄几百年以来的发展,尤其是所展现的具有撒拉族民族特色的道路与水渠、树木相结合的街巷空间结构(图3)。
黄河水位的上涨对村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使得村庄格局发生改变。在村庄保护中应趋利避害,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对村庄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通过一定的措施,将影响降低至最低,最大限度保护村落的原有整体肌理不变。
“工”是撒拉族社会的组织单元,从清乾隆以后历清代、民国,工相当于 “乡”的行政区划,每工之下领属若干村庄。撒拉人沿用旧习,称其所聚居的村庄为某某工,孟达即为孟达工。在其影响下,大庄村产生了组成村落格局基本单元的单体建筑——宗教建筑清真寺及居住建筑篱笆楼(表2)。
孟达清真寺始建于明代中期,迄今已450多年历史。这座古老而完整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结构独特,砖木瓦作、雕梁画栋,保持着其建筑结构及艺术风格。
清真寺坐西朝东,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布局,整租建筑群由院落、山门、唤礼楼、礼拜殿及南北厢房等组成。礼拜殿位于院落西侧,沿东西向中轴线有次序地布置着唤礼楼、山门,沿南北向设置学房及其他办公附属用房,主次分明,布局合理,严谨对称,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图4)。
礼拜殿是大寺的主要建筑,位于总寺院的中心,属于整个建筑群的核心空间。礼拜殿坐西朝东由前廊、前殿和后窑殿三部分组成。前导空间和辅助空间围合成的院落空间使礼拜殿显的威严肃穆,整个建筑群井然有序,突出了清真寺建筑空间的丰富性。
经古建专家考证,孟达清真寺早在清代就是循化撒拉族12座清真寺(中心寺)之一,至今保留基本完整,建筑细部带有些许蒙藏特点,该寺对于研究撒拉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宗教信仰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在建筑艺术上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庄村是全国古篱笆楼重点保护村,明清时代著称篱笆楼都。村内现今遗存有二十座明清民国年代的古篱笆楼建筑群,它们保持着固有的建筑形制、结构布局及装饰形式,承载着篱笆楼营造技艺的全部文化内容。篱笆楼仅存在于孟达地区,是撒拉族先民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的生存智慧的体现。笔者从篱笆楼的建筑形制、建筑材料以及文物保护价值三个方面对传统篱笆楼民居进行研究,分析其独特的居住价值。
3.2.1 单进院落、垂直发展的建筑形制
撒拉族篱笆楼院落因地形限制,均为单进院落,且不注重轴线布局,呈现出自由多变的空间布局。不同于青海大部分地区庄廓院在水平方向的发展,篱笆楼是垂直方向发展的典型,对山地地形具有极大的适应性。篱笆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客房,楼底房间为厨房、仓库、畜圈等。
表2 大庄村传统建筑表
图4 清真寺总平面布局图
图5 篱笆楼院落平面图
篱笆楼是庭院建筑的主体建筑,它从建筑的方位、高度、建材、结构、功用多方面上,都区别于院内其他房屋建筑。因中国西北地区风大寒冷的因素,人们居住生活采光避风的需求,大多篱笆楼在院内座北朝南而建,形成北高东南西低、楼高屋低的靠北式建筑布局,主体效果显著,封闭性能很强(图5)。
3.2.2 建筑材料的地域适应性
篱笆楼是以木、石、土、篱笆编做混为一体,木造结构、篱笆编墙为主建成的民居建筑。楼体背侧及大部分墙面用林间乔灌木种桩笆编做而成,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
早在元朝时代,撒拉族人民聚居生息在孟达地区,利用当地的林、石、土等自然资源修建民居。由于临近孟达山林,树木茂密、取材方便,主要修建木质构架、石、土、篱笆混为一体的平顶土屋。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从社会经济生活所需出发,在土顶平房建筑的基础上,精巧设计,修建木柱梁架结构形式的篱笆楼。同时用木作雕刻技艺装饰楼体檐面、扶栏、板壁、门窗等,编制篱笆墙,建起了形式别样的篱笆楼民居。篱笆楼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减轻了楼体的重量,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较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具有极强的地域适应性(表3)。
3.2.3 独特的文物保护价值
2008年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对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实行依法全面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将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人马进明先生就居住在大庄村。大庄村的篱笆楼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民俗学、建筑学及开展文化旅游的文物保护价值。
表3 篱笆楼建筑材料表
但是,清末民国年初,因循化地区战乱频发,森林资源惨遭破坏,乡村经济枯竭,虽然依旧沿袭明清时期传统篱笆楼的建筑形制,但建楼面积减小,木材质量低劣,装修工艺粗糙,建筑形制演变成简单一般。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建筑形式和新型材料的出现,各个村庄兴起拆旧建新的风潮,以至于篱笆楼建筑濒临绝迹。据循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统计,孟达地区原有100多座篱笆楼,目前仅存20处,仅存的二十座篱笆楼均已摇摇欲坠,必须对这些民居采取积极的修缮措施,保护独特的篱笆楼建筑文化(表4)。
表4 撒拉族篱笆楼现存概况表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不仅是村落周边环境、村落格局、乡土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保护村落的无形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大庄村的保护应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重点保护村落的山水格局、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以及撒拉族独特的建筑形式,并充分挖掘村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篱笆楼营造技艺,将其良好的传承下去。
清关公路的修建将村庄分隔为两部分,针对这一情况,从高出村庄地平面6米左右的桥下将村庄的南北部分联通,铺设人行道路及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加强村落的整体性。其次,黄河水位上涨将村庄南侧的耕地、古树、部分传统街巷及民居淹没,由原来“水—田—村—山”的自然格局改变为“水—村—山”的格局。针对这一情况,在民居与黄河之间规划一定面积的滨水景观带,以种植当地树木为主,作为对原有耕地景观的替代。滨水景观带的设计,既是对原有村落格局的修补,又有一定的景观作用。第三,控制村庄新建建筑形态,传承传统建筑形制,利用当地材料,有助于修复村庄的传统肌理。
延续以清真寺为中心、围寺而居的村落空间格局。清真寺是整个村庄的宗教中心,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大庄村的核心保护区。村子南侧大部分土地被淹没后,清真寺更为接近村庄地理位置的中心,其唤礼楼是村庄中最高的建筑物,是整个村庄的制高点。严格控制清真寺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必须低于唤礼楼高度,确保唤礼楼制高点的地位不被改变,以保证清真寺作为宗教制高点对世俗空间的控制作用。
其次,清真寺现有前广场空间十分局促,应将广场空间打开、拓展,增加村落公共空间,同时增加这一部分地块的价值。具体做法是,将清真寺正对的两栋民居建筑迁移,与右侧空地共同形成民俗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达到通过公共空间激活村落的目的(图6)。
保护大庄村所特有的篱笆楼建筑文化。对村内的篱笆楼民居建议采取挂牌保护的方式,对每一座篱笆楼进行登记、挂牌,聘请专业的部门进行测绘并绘制图纸存档,并针对每一栋建筑制定相应的保护、修缮措施。同时,对村民进行篱笆楼价值的教育,增强他们保护篱笆楼的意识,并担负起保护、修缮的责任。
其次,积极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在村庄中开设篱笆楼营造技艺培训班,使更多的村民掌握此项技艺。组织村民成立篱笆楼建设公司,在满足本村篱笆楼民居营建的基础上,推广至周边村镇,使得篱笆楼民居的营造市场化。循化县道帷乡宁巴村依托其石砌工艺,已成立青海藏建藏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和修复青、甘、川等多地的藏式寺院和佛塔建筑,大庄村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推广篱笆楼营造技艺。
最后,结合国家的危房改造工程,将村庄中的非篱笆楼民居向篱笆楼方向改造,为村庄发展旅游业奠定基础。民居的改造基本是外立面的改造,对现在贴瓷砖的民居,将瓷砖拆除,重新用夯土涂抹;对于外墙为砖墙的民居,可以直接在砖墙外抹草泥,用夯土和篱笆做建筑的保温层;院墙全部外抹夯土,恢复街巷的传统风貌(图7)。
村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村民日常生活的场景。大庄村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依托村庄现有篱笆楼民居以及现代篱笆楼展示空间,开发以篱笆楼营造技艺展示为主的旅游产业,打造青海东部旅游导向下的重要节点。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的展示是大庄村最独特的人文景观。最主要的展示方式,一是构成村落肌理的单元体——篱笆楼民居,将这些篱笆楼民居改造成农家乐、民宿等,在向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当地篱笆楼生活方式;二是建立现代化的篱笆楼展示空间,向游客展示篱笆楼营造过程的同时,开设培训班,进行篱笆楼营造技艺的传承。
展示中心的设计主要从村落保护措施出发,对村庄肌理修补、空间格局延续及篱笆楼营造技艺传承等进行回应。场地选址于新清关公路北侧,滨临黄河,黄河水位上涨后,作为村庄的最北侧,基地成为黄河与民居之间的过渡;同时,基地与清真寺有一定距离,避免对清真寺的不利影响。展示中心的设计关注点在建筑衔接的多个界面,希望其成为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的过渡。设计过程中提取村庄肌理和巷道轴线空间建筑形体;建筑形态提取自当地院落常用的“L”型,以及房子围合而成的有收有放的院落形态;立面设计上使用篱笆、旧木柱、夯土等地域性材料,使建筑成为村庄的一部分。该方案不仅为篱笆楼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展示提供必要的空间,而且建筑本身就是对篱笆楼技艺的展示(图8)。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面临新发展契机的同时,存在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协调,如何在保护村落传统风貌以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是探讨的重点课题。孟达大庄村位于黄河边上,有独特的篱笆楼居住形式,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村庄格局逐渐被打破,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分析村落的选址、格局及空间结构,公共建筑清真寺的布局形制及传统篱笆楼民居的居住形制,发掘篱笆楼营造技艺的智慧。最后,提出以山水格局肌理修补、清真寺为中心的空间延续及篱笆楼民居技艺传承为主的村落保护措施,并探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依托村庄现有的篱笆楼民居以及现代化篱笆楼展示空间,开发以篱笆楼营造技艺展示为主的旅游产业,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图7 篱笆楼改造示意图
图8 展示中心效果图
(本文中的图片、表格信息均来源于课题组)
注释:
①以街子镇为中心,逐渐形成撒拉“十二工”。城以西的六工,即街子工、草滩坝工、苏只工、别列工、查加工和查汗大寺工,被称作“上六工”;城以东的清水工、孟达工、打速古工、张哈工、乃曼工和夕厂工,被称作 “下六工”。这里地势西高东低,黄河之水自西向东流,故西为上而东为下。合称“撒拉十二工”。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苏四十三领导的反清武装斗争被镇压后,“村庄半毁”,新教信众或被流放或被杀,人口大减,“乃并十二工为八工”。循化西乡的四工(街子、苏只、查加、查汗大寺)被称做 “上四工”,东乡的四工(清水、孟达、张哈、乃曼)被称做 “下四工”,合称 “撒拉八工”。
[1]赵晶.基于文化传承下的撒拉族村落空间艺术营造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马永平.青海循化县孟达清真寺建筑艺术[J].四川文物,2012(03):82-87.
[3]周晶,李旭祥,孟祥杰.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建筑学报,2012(07):172-176.
[4]张鸽娟.论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3):255-260.
[5]柯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为例[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于向凤
Meng Da village is located in Xunhua, Qinghai province , and it is the only Salar village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 The village is situated on the edge of the Yellow River with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the village has a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site named Meng Da mosque and unique fence residential buildings, which have a very high cultural value.Through field research, the author summarize features of location features, village pattern, and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village,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village pattern.Secondly, study on the form of the village structure unit -- single building shape.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villag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n base of the view of cultural heritag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 Meng Da village ; village pattern ; cultural heritage ; protection measures
TU-B
A
1674-4144(2017)-09-76(8)
王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琳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靳亦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生态安全战略下的青藏高原聚落重构与绿色社区营建研究”(编号:5137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