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情感体验三境界

2017-09-15 22:16张燕芳
报刊荟萃(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情感体验策略研究

张燕芳

摘 要: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学生正是在自己生活的体验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情感,内化形成道德意志,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学生真实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并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的道德性得以滋润、发扬光大。

关键词:小学品德;情感体验;策略研究

品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儿童内心已有的先天道德性激活,在课堂内外的种种体验、活动中滋养成长,养成后天的道德性。这道德性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需要有学生的情感体验习得,教学中可体现为以下三重境界。

境界一:源于生活初体验

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儿童的德性养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们在选择品德教学资源的时候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唤起他们以往的生活经验,获得最初的情感体验,这初体验成为教学的成功铺垫。

1.蹲下身来倾听心灵之声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学生千姿百态的生活才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比如刚进校门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是非观,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事不能做。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比如一下课,小朋友往往是只顾着玩,忘记了一切;等到一上课,教室里常常忙作一团,找书、找文具盒、外出小便……在教学《小学生活开始啦》一课时,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想法,需要老师和同学什么样的帮助。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办?这些鲜活的事例为学生打开了话匣子,也为教学的顺利展开进行铺路架桥。

2.捕捉生活细节真实认识

品德课程的目标决定了课程最终还是要回归学生的生活,把课堂所学的道德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起来,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例如,我在教学《小手拉大手》一课前,就用心去观察学生的课间生活,记录了许多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事例。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讲讲自己得到过谁的帮助,心情有什么变化;再讲讲自己帮助过谁,心情怎样?并播放记录的画面,讲述当时的场景,学生记忆之门被打开,与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场景顷刻间潮涌而出,讲的时候都带着真情实感,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是积极有效的。

3.关注热点时事跳动时代脉搏

教学内容一旦与现实问题结合,课堂便马上生动活跃起来。品德课堂及时恰当地注入时事新闻,就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活力。例如,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我就播放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缺水的新闻报道,那一张张干旱的图片,那一个个期盼谁的镜头触动了学而生的心灵。谈到环境污染导致饮用水缺乏时,播放太湖蓝藻爆发的新闻,给学生触目惊心的感受。这样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时事热点能给学生心灵一种震撼,就比教材更能深入地进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境界二:创设情境真体验

情感是行为的源泉,有感而发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才会显得有血有肉,鲜活灵动。有了第一重境界,接着更深入一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在情境中体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奠定课堂情感的基调,品德教学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教学中就是要借助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让学生身临其境、充满兴趣。还可以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活动,比如讲故事、朗诵诗歌、游戏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由自主流露出的情感便是最真实的也是教学最需要的情感体验。

2.预设两难,冲突卷起波澜

我们的孩子八面玲珑,很能揣摩别人,见机行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甚至产生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现象。如果我们的品德教学不能抓住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学生的这种两面性就会占据主导,使得我们品德教学低效、甚至无效。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两面性,直面学生生活中分两难问题,设计辨析、辩论等场景,挑起话题,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刺激他们的思考。学生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可以达到分清是非,提高认识的目的,达成知行合一。

3.课堂模拟,指向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自觉内化成道德行为。课堂上,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一些生活情境搬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模拟中运用巩固。例如在《逛商场》一课的教学中,设计模拟购物的活动,把商场浓缩,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途径,就拓展了整个课堂空间,达成品德教学的多元目标。

境界三:活动引领深体验

活动,是学生获得体验、深化发展体验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1.课堂活动,生动活泼主动

学生喜欢活动,活动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容易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生动、活泼、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学习《过新年》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家乡和其它各地过新年的场景,课堂上采用了汇报交流的形式,学生互相交流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再加上一些图片、碟片的辅助手段,综合了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了解了许多不同的习俗,感受到今昔过年的差别之大,产生了现在生活幸福的积极情感体验。

2.实践活动,延伸巩固升华

根据品德教育的主题,我们拓展教学空间,把品德教学延伸到课外,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课后的系列延伸活动中巩固、升华课堂掌握的道德认知,自觉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內化,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学了《春天的种植》一课后,开展种植活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不断地管理、观察、测量着……这些植物的一丁点儿变化都逃不过学生的“火眼金睛”,这些变化让大家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看到了种植的成果。

只有这样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真实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并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层层深入,用春风雨露般的滋养原料使学生的道德性得以滋润、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邹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0)

[2]罗艳林.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三贴近”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情感体验策略研究
让品德微课助力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