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212003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
红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王莹莹
212003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口服配合降脂、利尿消肿、降压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数据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24 h尿蛋白、血脂的下降、白蛋白的提升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肾病综合征;红花注射液;疗效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的常见肾脏疾病[1],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更为常见。肾病综合征患者若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肾功能衰竭。因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保护肾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西医对肾病综合征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且治疗费用昂贵、不良反应较大[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根据《内科学》(第7版)有关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各类继发性肾病综合征[3]。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6~37岁,平均(23.0±1.5)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5~35岁,平均年龄(22.0±1.3)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激素+免疫抑制剂疗法及对症处理,包括利尿消肿、降脂、抗凝、控制血压、保护胃黏膜、抗感染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的变化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4]:①完全缓解:24 h尿蛋白<0.3 g/d,肾功能稳定,血浆白蛋白≥35 g/L,血脂水平正常;②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0.3~2.9 g/d,肾功能稳定,血浆白蛋白≥30 g/L,血脂水平下降;③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指标。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50]×100%。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形式描述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实验室数据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TC、TG均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定量≥3.5g)、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水肿、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前两者为诊断肾病综合征必不可少的条件。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因素多种多样,如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疾病均可诱发肾病综合征。该病如果治疗不当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呈现进行性进展,最终走向终末期肾病。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血凝-纤溶系统失衡是其最常见的机制之一,可导致纤维蛋白沉积在微血管内,形成血栓,引起组织及器官的病变[5]。此外,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上升、有效血容量降低、治疗水肿时强利尿剂的应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的应用,也使得血液的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以上研究都表明,瘀血贯穿肾病综合征的整个过程,并且在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6]。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中医没有“肾病综合征”这个名词,但本病在病变过程中,往往表现为水肿,故中医将肾病综合征划入“水肿”“虚劳”的范畴。该病症的病机特点主要是本虚标实。肺脾肾亏虚为本,瘀血湿浊为标。正气虚弱是主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失通调、脾失转运、肾失开阖),进而引起膀胱、三焦功能失调(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导致水液停聚体内,发为水肿[7]。唐容川认为“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正气虚弱,推动乏力,气易停滞,气滞则血瘀,所以瘀血是该病症的一个病理产物。王清任所谓“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肾病综合征往往病程长、易复发,病延日久,则脾胃易伤,脾气虚弱,无以生血,血虚不能载气,气滞导致血瘀。《金匮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气滞血瘀易使水液留滞体内,而水湿停滞,又形成气滞,进而引起血瘀。故血瘀、气滞、水湿互为因果,使疾病迁延难愈。以上都说明瘀血是肾脏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活血化瘀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红花是一味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它性温,味辛甘苦,可活血通络、生新血。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红花能降低血小板计数、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从而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形成血栓后,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重量[8]。红花注射液是红花的提取物,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红花苷、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红花注射液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从而防止血栓形成;能减轻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血管;能扩张血管,降低阻力,从而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提高细胞及组织的供氧;能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携氧能力,从而加强机体微循环[9]。此外,研究还证实红花注射液能降低TC、TG,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10]。
此次临床观察显示,红花注射液在临床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杜卫军,占爱君.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TNF-a、IL-6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4,34(5):805-806.
[2]郭向东,王小琴,金劲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5(11):154-156.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3.
[4]陆福明,丁小强,陈楠,等.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4):238-241.
[5]王永德,潘海燕.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J].河北中医,2006,28(1):41.
[6]肖增胜,张桂莲.肾脏病血瘀症与活血化瘀治法[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5(6):472-473.
[7]王战旗.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述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791-2792.
[8]文平凡,凌家升,李静.滋肾桃红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1-3.
[9]卢勇,唐绍辉,钱洪津.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40-242.
[10]王雅丽,刘慧琴.红花注射液降脂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36-138.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safflower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phrotic syndrome
Wang Ying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enjiang City,Jiangsu Province 212003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afflower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phrotic syndrome.Methods:5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on averag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ednisone orally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diuresis,counteract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On this basi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drip of safflower injection.The changes of laboratory dat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24 h urine protein,blood lipid decline and albumin promotion(P<0.05).Conclusion:Safflower inje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nephrotic syndrome.
Nephrotic syndrome;Safflower injection;Curative effec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