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梅
[摘要]開放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它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解放学生为指导思想,以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的课堂形式,以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配合能力,让学生变得阳光、自信、积极向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关键词]开放;合作;展示;精彩
自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呈现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态势。这种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开启了智慧,又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放飞了学生的心灵,更让老师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由点滴了解到树立形象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一个学生在概括了作者的简介后,另外的学生又想到了与作者有关的故事。他讲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四十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六百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还有一名学生补充到: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十四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十四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朱自清没有能力缝制棉袍,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但价贵,朱自清买不起,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成为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它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晚间又铺下当褥子,说起来颇叫人心酸。此时,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叫人更感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
二、由延伸拓展到情感抒发
学生在读过《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后,浮想联翩:我们大家有谁真正感知过父母之爱?记得小时候,我的爸爸在我摔倒时说:“哭啥,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我当时特别不理解,只觉得他的心太硬,不会心疼自己的孩子。读了这文章,我才知道严厉也是一种爱,一种大爱。另一个学生说:这篇课文让我想落泪,我想到我的妈妈。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外面忽然大雨滂沱,我犹豫着要不要去给妈妈送伞,做了好长时间的心理斗争,一会想送去吧,妈妈真没带伞;一会又想她那么大的人了,难道还会让自己淋雨吗?就在我这样犹豫再三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她头发里滴着水,衣服都湿了,可是她进门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妈妈回来晚了,饿了吧,宝贝。我当时还没特别的感觉,因为我的饭从来都是她做。今天想来,我真是惭愧,我对妈妈的爱和妈妈对我的爱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简直让我脸红出汗。我们总说母爱伟大,谁真正用心去感受了呢?
还有学生说:自打我记事起就知道自己是个不省心的孩子,体弱多病,常常是在爸爸的背上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早起发烧,有爸爸的体温计和药片,有妈妈的热粥和温柔的手;躺在床上,有爸爸时不时关切的眼神和妈妈各种各样的营养品;晚上睡觉,有爸爸的轻声安慰和妈妈一遍遍拉扯的被子。在读着这篇文章时,我仿佛又回到那情那景,到今时今日我才感觉到父母时时与默默付出的爱。还有两名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父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三、由一枝独放到满园春色
学生在综合展示课上,有单人朗读,有小组几人同台献艺。内容多种多样,有三句半的说唱,有自我创作的诗文朗诵,有即兴各类文章创作,也有情之所致的引吭高歌。正是由于同学们每课必须的形式多样的自我展示,他们在学校组织的优质班会评选中以自已的奇思妙想在各个环节上都堪称完美,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在语文展示课上,每个环节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展示的。这种组合的背后其实大有深意:想要让小组展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展示之前小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密切配合。久而久之,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在无形中都得以提升,每个小组就像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的散文,美不胜收。
四、由人物评价到百家争鸣
在学《愚公移山》一课时,学生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名字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生:在我看来,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这样可敬的老人,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又勇于战胜困难。他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充满自信,他说“而山又不加增”积极乐观,他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所以,我认为他是个英雄老人,怎么能说他“不慧”,怎么能说他“愚”呢?
生:我认为智叟是一个遇到困难就低头、遇硬就软的懦夫,相对愚公的乐观主义来说他是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他老于世故、目光短浅,只会对别人的想法和努力“笑而止之”,这说明他思想顽固、保守。
生:但是,我觉得智叟说得也有道理,一个九十多岁风烛残年的老人领着三个壮汉和一个七八岁跳跳蹦蹦的小孩子想要移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大山何其容易,况且“寒暑易节才始一返焉”,难道真的要他的子子孙孙一生一世什么也不做只来搬大山吗?难道没有比搬大山更有意义的事要做吗?这就是不聪明的表现。所以愚公确有“愚”之处,智叟确有“智”之处。
生: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此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如“愚公”和“智叟”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愚公大智若愚,而智叟其实是自作聪明,这一颠倒似的命名,突出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颇具讽刺意味。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我们课改的目标。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了开放的心态,有了开改的语文课堂,有了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时间里课堂上无限的生机与精彩,有了教师为托起明天的太阳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丁晶.构建一个神采飞扬的语文课堂[J].新课程(上),2016,(09).
[3]国家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史玉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