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佳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尚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探讨如何创设有疑而问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从多角度对数学课堂提问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提问价值的最大化,使数学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方法;问题价值;有效性
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更具有准确、及时等特点,提问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可以让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找出方案并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地适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很快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学习状态以及接受知识的状况,进而适时调节课堂教学活动,总结出一些适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做法:
一、回顾复习,提出新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逻辑思维强,知识点一环扣一环,很多新知识都是由以前学过的知识推理证明而来。因此,教师应该在注重新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旧知识的重要性,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课堂提问是一种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新旧知识连接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且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并将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转变成新知识,学生才能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为掌握新知识奠定基础,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例如,在“正负数”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调整教学步骤:首先,认识正数;接着,给定方向让学生自己体会正反方向的计数有什么异同;最后,教师再及时总结。这样,就能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出正数和负数。对于教学中的复习提问这一环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既要注重导向性,面向新知识进行发问;又要注重复习性,看看前一节内容掌握得是否牢固,要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提问,不能面面俱到地提问以前的内容,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复习提问要掌握好一个度,既要巩固旧知识,又要带出新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新旧知识相互交融,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体系。
二、精心预设,激趣性提问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总会出现一些误区,教师化解这些误区便成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新的概念、公式等新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再逐渐阐述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提问。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 , 及 的图像?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这样的预设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各个问题之间联系的热情,学生对于所学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解决问题时会更加注意观察图像,进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课堂中的问题设计不能是随意的,要有针对性和连带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一个问题抛出之后,只有几个学生感兴趣,那么数学教学便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三、多样式提问,灵活运用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和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慮提问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次提问都能被学生所接受,将问题最终转化成学生的知识。对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做一个优秀的问题引导者,采用多种提问的方式,将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1.铺垫性提问
即讲授新课时,教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在解题前由题眼处进行铺垫提问,以便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铺垫性的提问一般适用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这类问题大多数都很难理解,在授课时需要建立一个问题链让学生加以理解。
2.设疑性提问
孔子说:“学贵有疑,思源于疑。”教师在学生不太理解时提出疑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3.反馈性提问
反馈性提问的主要意义在于直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际中。
4.误导式提问
这是一种在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有意提出和教材不一致的观点,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探究正确结论。如针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个观点提问:“有两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对吗?”在学生分析时,教师给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更加扎实。
5.抢答式提问
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抢答提问。如学习“分式”的内容,在判断哪一个式子是分式时,让学生展开抢答,小组之间相互比赛,增强课堂的活动气氛,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四、教师置疑,学生质疑
在中国古代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中,在师者间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善问者如攻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似说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课堂传授知识的整个体系中,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论证,再设立疑问,让学生通过解决疑问而逐步掌握所学知识。这是“施”的过程。接下来就是学生对问题理解后,在运用中通过经验对知识进行二次消化,这主要是对教师进行质疑,对知识进一步深化,通过质疑延伸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提问之前,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自己思考,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提出两边乘以2的新思路,这种思维方式教师一定要积极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当学生提问时,教师必须有耐性,不要怕耽误课堂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对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作用。但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的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两个:其一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即兴发问,缺少“导向性”。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做到随意而不随性,所提问题一定要在上课之前考虑好,不能想到什么问什么。如果教师想到什么问什么,可能会出现误导学生的现象,往往会涉及到学生还未学到的知识,会导致学生思维陷入空白,根本不会有质疑的过程,这样的知识学习得不到进一步升华,从而使知识点掌握不扎实,上课犹如走过场。其二是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慢慢形成质疑的本能反应,这样才会体现学生质疑的过程。最好的课堂就是教师发问,学生思考,教师解答。学生质疑是知识升华的过程,教师的置疑和学生的质疑一定要衔接好,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总之,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系统性,更要讲究艺术性。学生有着不同的差异,课堂教学又变化莫测,为使课堂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勤思考、多分析,不断优化提问设计,寻求课堂提问的新方法,才能使教与学紧密配合,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化行.浅谈中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2]张祖忻.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社,1992.
[3]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付淑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