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自主探究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对于小班化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过程,成为自己的老师,自主学习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生活情境,自主探索
“创设情境”是數学教学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生活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到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例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就可以创设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要为学生每人准备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等面值的人民币共5元,让学生来认识这些人民币,在活动中要求:(1)每人购买的商品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2)用所发给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进行评论。活动后果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换算,而且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感受与兴趣。来自身边的熟悉情景,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保证上了学生对探究内容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挖掘小学生身边的数学学习素材。
学习“小时、分的认识”离不开钟表或钟表模型,传统数学课学习这部分内容,常常是借助钟表或模型,讲解钟面的组成及大格、小格等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某一时刻,仔细剖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忽略了学生已有对钟表感性认识。这种认识,有些是家长给的,更多的是儿童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积累起来的。如儿童看电视节目,每当整时或半时,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时刻,这时儿童就会与挂在墙面上钟表相对照。基于对儿童的经验的认识我们不妨这样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给出时刻:解释——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位置不同指针的钟面,让学生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概括——是指提示出以上各个时刻读法的共性,如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指向几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同时还要提示组成钟面更为重要的知识,即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等于5小格;拓展——通过活动感受1分钟有多长及时刻的两种记法。这样的设计引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三、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自主探索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 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加以比划;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各个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面的特征,更可贵的是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与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让知识融会贯通。老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自己当作一名初学者,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在探索中学。学生要在合作交流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研究者、发现者。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当的切入口,提供研究材料,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探索。
例如,教学“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让学生每人从自己桌上众多的学具中找到一个圆柱体,然后分组活动“观察这些圆柱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热烈讨论起来。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圆柱体上下是一样粗的……老师对他们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这一情境中有个学生提出问题:“圆柱上的这两个圆是不是一样大呢?”老师紧紧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证明这种观点。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他们热烈讨论,群策群力,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小组把圆柱一头的圆画在纸上,再把另一头掉过来比较;有的小组用纸条量圆柱两头的外围,看是否一样粗;有的小组量圆的直径是否一样长……在这个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合作讨论,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活动中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小班化教育”正是以独到的教育组织形式,优异的教育活动方式,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及先进的教学观念、方法、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小班化教学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的一条可行之路。
总之,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提供生活材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亲历学习过程,体验成败,并在探究中加强合作与交流,使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如果能巧用“小班化教学”,就能激活数学课堂。以小班化教学为平台来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将会显得更快捷、更易操作、更易出效果。教师授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开启他们的智慧与觉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体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