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
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左传》中丰富别具特色的称谓表达是有别于其他先秦著作的一大突出特点,它不仅是该书真实出彩的语言特点之一,同时也是《左传》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性和森严的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性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左传》中称谓表达的细致分析,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对《左传》的称谓表达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左传》称谓表达;道德倾向性;伦理倾向性;局限性
称谓是人交往当中彼此称呼突出人个特征的基本信息,然而在春秋时期是中华民族对个人称谓的由松散到固定,由关注共性向关注个性的过渡时期,因此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在称谓表达方面不仅表现出春秋时期重视道德伦理的倾向性,同时由于处于称谓的过渡时期,称谓的表达具有局限性,本文着重从称谓特色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左传》的称谓表达加以分析。
一、《左传》称谓表达的特色
(一)称谓表达的道德倾向性
春秋时,尚礼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这种思想观念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都尤为突出,称谓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自然受到晕染,表现出极强的道德倾向性,称谓表达中集中表现为:对他人使用尊称,于自身则使用谦称,这是古代汉语称谓使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左传》一书中的称谓表达也不例外。尤其是以大量的谦称、卑称代替第一人称代词,以大量的尊称、敬称代替第二人称代词,这不仅是《左传》委婉含蓄表达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左传》称谓表达的道德倾向性的集中体现。
1.尊称
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总结了“古代的礼貌式”大致分为:称人以字;称人以爵;称人以君、公、子、先生等;称人以德,如大人之类;称人以陛下、足下、阁下等。《左传》中,较少直称姓名,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的、附加本人相关信息的其他尊称称谓,并且由于身份、地位、长幼、尊卑的不同予以不同的称谓,表现出《左传》称谓的丰富性,诸侯国国君的尊称,通常国名、爵位并称,如宋公、卫侯、郑伯,邾子、宿男等。诸侯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则以“王”称。国君外的其他男性,主要是氏族、名字并称。
2.谦称
《左传》中出现的自称往往有意压低自己,除自称其名外,还常常谦卑地称呼自己为“小人”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或以“贱”表示地位低,如:“臣,贱有司也“。在称呼自己所领属的事物时,常常加上谦词“敝”字,如:称自己的国家为“敝邑”,
(二)称谓表达的伦理倾向性
《左传》中男女称谓的不同集中地反映反应了男尊女卑的伦理观。男性称谓中有表明本人特征的信息,而女性只在小时称名,自出嫁后,名这一根本的区别信息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夫、父称谓中的相关信息,虽然有的结合个人的排行,偶亦有称字、谥的,但总体上难脱其从属地位,称谓中的个性特征更不明显。这种情况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相似甚至相同的称谓往往使我们难以将事件与本人匹配。
女性称谓在人生的四个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称谓,婚前称谓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死后从夫或从子,四个阶段的称谓像四条绳索把女性从肉体到精神、从世间到天国紧紧地绑在男人身上,所以女人的一生无论是称谓还是地位都服从于男性。
二、称谓表达的局限性
(一)称谓表达的繁复性
《左传》中的称谓比较复杂,对于此,章学诚《文史通义·繁称》指出:“尝读《左氏春秋》,而苦其书人名字,不为成法也。”这句话对于《左传》中一个人物诸多称呼,造成阅读理解上的不便这种现象予以批评。用一个人或事物的异名别称互相代用,固然不至改变原意,问题在于这种异名别称并不为人所共知,如果随意乱用,杂然并陈,势必令人迷惑不解,给阅读带来困难。
(二)个性特征不突出
名、字本是指称某人最具个性特征的信息,然而,由于春秋时期是中华民族对个人称谓由松散到相对固定、由关注共性到关注个性的过渡时期,这一具有个性特征的信息反而在称谓中较少提及。称谓中出现较多的倒是一些共有信息,如地域、身分、排行、职位等。着眼不同的共有信息,便有一人多称现象。如吕甥,亦称瑕甥、瑕吕饴甥、阴饴甥,“盖吕、瑕、阴、皆其采邑,饴则其人之名;甥,盖为晋侯之外甥,故或配名以称之”,自然,由于称谓信息的共有,也会出现一称多指现象。
三、小结
《左传》中丰富别具特色的称谓表达是有别于其他先秦著作的一大突出特点,它不仅是该书真实出彩的语言特点之一,同时也是《左传》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性和森严的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性的集中体现。但《左传》在称谓表达上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无论是其特点还是其局限性都是当时时代特点的影射,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火,王学元.汉语称谓词典[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81.
[3]吉常宏.汉语称谓大词典[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M].中華书局,1985.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