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三秋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全球经贸合作的支撑性力量,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技术发展和标在创新的必然结果,但二者本质上存在区别,若融合路径不当,则会产生矛盾和问题,甚至影响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1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趋势变化
科学技术、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是必然的,尤其是在電子信息、医药生物等高科技领域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标准是指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所谓“技术标准”,则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要求或市场进入的要求。技术标准的实质就是对一个或几个生产技术设立的必须符合要求的条件以及能达到此标准的实施技术。从上面三者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标准的范围比标准要小,是标准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2成都探索构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链”
2012年以来,成都市大力促进技术标准创新,重点推进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注重激发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产业联盟等标准创新主体的活力,加快培育一批标准创新的行业冠军、单打冠军、团体冠军、隐形冠军。
2.1完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政策设计
成都市质监局牵头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商务局制定并先后两次修订《《成都市技术标准研制资助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全市企事业单位创制技术标准或参与技术标准研制,重点支持和促进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以标准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2开展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探索试点
重点在高新区开展标准增信融资尝试,以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构建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库一池一办一会”的“四个一”创新模式,构筑起“四重风险缓释”,将标准与金融紧紧联系起来,形成了数千家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百余家金融机构融合共生的良性发展格局。
2.3建立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验证机制
以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以及中光防雷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等检测资源为基础,积极开展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为技术标准试点工作,力争获批筹建国家首批标准试验验证检测点,重点监测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技术标准。
2.4构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成都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创新政策、技术标准优势、创新创业环境,融入在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的专家团队和实验平台,构建贯通创新链、对接产业链、融入标准链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撑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成都市已经产生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一批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了示范效应,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品牌,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成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活跃的因素。
3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融合面越来越宽、融合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到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标准创新主体也意识到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势产业走出“国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时期,寻求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最佳路径显得更加重要,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进行系统性综合设计,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眼前利益和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某一单方面的考虑,应该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从全球技术变革的大形势中去把握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3.1培育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深刻把握人才资源这一关键要素。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涉及国际国内,因此培育一批既懂知识产权保护又懂技术标准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应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多种途径培育发展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切实服务于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园区等技术创新主体。
3.2构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融合发展的创新链条
要深度把握经济发展的产业特征,深度树立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基础优势、发展特色,以共同利益点和最佳需求点为链接,分行业分领域构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融合发展联盟,形成技术标准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进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降低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难度,分散了新技术开发风险,形成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加快自身主导技术在技术市场的普及。
参考文献:
[1]张海东.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融合动因与模式研究——基于网络效应的视角[J],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