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梅
创新能力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传统物理教学,很多都是采取“一言堂”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已成为学生学习常态,学生也习惯这样被动地接受“灌喂”。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彰显学生主体能动性,更不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甚至还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在全面倡导新课改的今天,需要我们实施创新教育,以创新的教引导学生创新的学,实现创新目标的教学理想。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策略。
1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的确,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巨大,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我们知道,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接触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就是这个道理。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我们在物理教学的伊始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心理自由与安全,从而果敢地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建构有效高堂。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而营造民主氛围,既能激趣,又能给学生心理自由安全感,学生思维和想象都能得到放飞,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极为有利的。
2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贵有疑。思、疑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触发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思、疑都是因问题存在,或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存在,才能开启思维的思或疑,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物理教学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标新立异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我们可创设问题情境:“我們照镜子时,离镜子越来越近,像会变大吗?”等学生思考作出判断“变大”,接着发问:“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体大小相等,难道我们自己会变大?”提出质疑后,学生会进一步思考,再以“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帮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这样一来,学生对此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3加强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中的物理概念、规律、定律大都建立在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的。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本质的需要。而常规实验教学,特别是“应试”背景下,很多实验并非是“做”或探究,而是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把实验操作步骤、结论、现象背记下来,以应付考试。即使做了点分组实验,也只是验证性的,根本没有创新设计、创新操作之体现了。而要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中,我们如何把实验作用发挥出来,就成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课题了。为此,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活动,还要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在时间上可以安排到课上,也可以在课外;在实验器材、药品上,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克服农村学校器材不足的困难。
4强化探究学习,培养科学素养
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物理学科担当科学启蒙教育的必然要求。新课标强调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观察、实验、分析、运用的探究活动。因此,教学中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强化引导,注重实践。课堂教学上除重视课本中的探究活动,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究,比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或者进行社会调查,比如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来源等。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授予合作方法,这也是科学素养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亲身经历过探究过程之后,我们还应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细小发现、研究结果,使之有探究后的成就感,交流探究结果引出的新问题,能加深学生在探究结果与现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的联系。能充分的帮助学生解决还没有解决的疑惑,交流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更加有力的证明实践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标准,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予以实施。落实到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
[2]王明清.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亚太教育,2015年.
[3]次仁玉珍.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2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