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有
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前者的否定,就没有后者的出现,在西方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且认为批判性思维新事物产生的基础。我国新课改之后,也逐渐意识到不能一直坚持唯书和唯上主义,而是要适时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但是,尽管我国在这方面教育相关改革早有涉及,发展却仍显缓慢,尤其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办法进行简要探索。
一、英语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体现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提出相应的评价和表现出一定的态度,批判性思维本身是一种高于学习本身的思维模式,是冲破禁锢、打破常规的做法,在传统的教育格局之下,往往也有少数学生会对教学内容提出一定的看法,但是这种情况下老师一般会采取“镇压”的方法,并忽视学生的质疑。但事实上,学生这样的做法应该被肯定,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是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被怀疑才能被否定,有了否定才会有新的想法出现,这就是进步和创新。因此,批判新思维在因与阅读红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方式的求异心理、对教学内容的质疑两个方面。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二、批判式英语阅读培养
(一)批判式英语阅读策略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都是采取老师翻译,学生做笔记的方式,老师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负责吸收和背记,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批判式阅读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批判式阅读包括释义和评价,可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分辨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确定文章的观点,分辨事实和理据。当然,既然阅读方式也不再是粗略阅读,而是精读,扎住文章中的有效信息。
例如 “Two weeks earlier,her father, a retired official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had died of a heart attack as he emerged from the Moscow Metro while on his way to visit Politkovskayas mother,Raisa Mazepa,in the hospital. “,这句话是阅读原文,从中可以分辨出多条有用信息,分别是事实:A retired man had died;He was a official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He died of heart attack.由这些事实可以推测出的文章所隐含的信息有:He was not died in work place;He was died on the way to some place;He was died of a disease.运用批判式阅读我们能够从文章中读到的信息不仅仅是课文给的信息,还能够得到文中所隐含的信息,这对学生应对阅读型题目很有帮助。
(二)批判式提问策略
批判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多媒体,并结合教材进行课前导入,引导学生以阅读课本以外的方式粗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学生一定的课文内容印象;再引导学生描述文章内容,由粗到细,循序渐进;最后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尝试寻找答案。在这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勇于提问、勇于解答,答案不在乎是否标准,有理有据则给予鼓励。
例一:首先针对学生对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推断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暂时抛弃以往“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的提问方式,而换做“what is included in this passage?/can you have a better title for this passage ?/do you think Yuan Long ping was a student who asks questions,and tell the reasons?/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use the title?”给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解答,这些偏主观性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大胆探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里对学生的讨论结构不做一一叙述。
例二: 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和行文背景推断词义和词语在文中的临时意义。常见的问题格式为“The underline word probably refers to...”/“The word or sentence means…”等,推断词义是对英语词汇灵活使用的一种能力,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对今后的考试阅读很有帮助,因此,首先,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词汇储量,这是根本前提;其次,全面理解阅读文本,理解词汇在文中的用法用意,判断词汇的地位,缩小有效信息的范围;最后,准确判断词汇的词性,并联系上下文得出词汇的临时意义和指向。例如“Minibuses with scats for 12 passengers offer an alternative to expensive taxis crowed public transport in some areas”中,显然,“minibuses”是一个关键词,且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是“minibuses”为什么能够成为交通拥堵时人们出行的另一个选择呢,联系上下文可以得知,它是一个“alternative”,这就立马找准了词汇的意义。
三、结语
批判性思维现在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一种思维模式,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学习才是一个灵活应用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学习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吸收,并适当地否定不恰当的课文内容、教学思维、教学模式,从而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老师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已经被纳入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中去。
参考文献:
[1]巫麗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00084.
[2]曹恬慧.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2017(3):00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