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芬
摘要:新课程理念在多种学科方面已有几年实践经验,经反馈情况,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多数学科在新概念理念下利大于弊,大大增加我们在阅读理解方面运用此方式的信心;忧的是我们还刚上路,未来会遇到很多遇到的困难。但是老师应当迎难而上,积极探究新课程理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找到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每一个英语教师的责任。本文探究的就是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解题技巧。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方法
现在的阅读理解题主要是测试学生对英语语篇和理解的能力,作为一种比较好的考查和检测形式,已成为中考的必考题型,阅读理解试题的篇幅在中考题中的比重逐渐增多,约占试题总分的30~45%左右。为使考生完全掌握该题的做该题的做题方法,笔者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弄清问题点,做到心中有数
解题前就是要先看问题再通读全文,一般阅读理解的精华都会在提问里面被提及,分清楚不同题目的不同的考察点,不同的题目要不同地对待,在看完所有问题后就将全文浏览一下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对于问题的整体把握就更加有信心了。
(一)分清考察点,不同问题不同样对待。首先是阅读理解的细节事实题,做这类题的一般方法是先要找出题干或是选项中的关键字,再通过scanning快速确定该细节在文中的信息源,仔细对照题目要求,再排除或选择。
是非判断题一般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三对一错或三错一对”。若该信息句是长句或难句,要学会找出主干部分,分析句子结构,正确理解信息句的意义。例证题一定要注意以一些副词的提示句入手,找出细节出处。
排序题要先仔细观察选项,找出首尾相同的选项分组,进而通过具体细节信息比较进行排除和选择,一定要仔细审题。主旨大意题要注意首尾两段,要分情况来处理:如果主旨表达是一致的,那么文章的主旨便是两段重复表明的语句内容表达,找出选项中与归纳的主旨表达重复最多的选项即为最佳答案;如果主旨表达不一致,则需要观察文章的段落篇幅量是倾向于首段或是尾段,从而确定主旨段落。
(二)细读全文,抓住要点。要确定所需查找的信息范围,同时注意观察信息的特点。例如: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到人名或者地名,就应该找首字母大写的单词;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时间、日期、数字,就应该查看具体的数据。还要注意试题难易,应暂时绕开那些少数较难的题目,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题目,也就是此类题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的。而对于那些要通过对文章归纳判断、逻辑推理的题目,需要再对全文快速阅读,仔细分析思考,反复对比、推敲选出正确答案。
若文章短可先读短文,若文章长,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看文章,可以帮助你去掉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要善于找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干。此外,还应该细读文章,因为有时的试题是考细节。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画出来,一目了然。
二、屏气凝神,通读全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阅读理解题也是中考的一种重要题型。初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较快将一篇短文理解并且解答问题。但是在中考阅读理解中的要求就是在做阅读前就是要聚精会神,通读全文,将全文的大概意思了然于胸,这样对于做题是十分有益的。
(一)细品全文,边读边记录。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记录,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这样处理之后,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解大意,初选答案。一般短文都設有五个题目,对那些表层理解的题目可以断然选定。对那些深层理解的题目,应再查阅原文,但决不是简单重读,应找出依据,把所答案代入文中,再确定正误。在确定答案时,对文章和题中的词语应结合上下文思考其确切意思,切忌望文生义,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复读全文,核对答案。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瞻前顾后,首尾突破。对一些具体的事情不要拘泥于一词一句,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这样,应该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晴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因此,抓住首尾往往抓住了主要方面,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结:
初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但是因为其分数占比例高,而且还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英语总体水平以及日后从事工作有关。总之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解题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路华.细节理解题重在理解细节[J].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0(3)
[2]曾治琴.谈阅读理解解题[J].考试(高考文科版),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