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人格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2017-09-06 10:12邓生德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人格塑造教育心理学

邓生德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西方教育学家将中学生人格的定义为:学生在一定情景影响下,由身体本能反应出来的真实的自我。然而,受到传统型教学模式的影响,众多中学教师仅仅是将学生的人格塑造定义为思想教育工作,其实这是错误的!

关键词:中学生人格教育;人格塑造;教育心理学

在许多教育工作者看来,中学生人格塑造工作无外乎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朝更加积极的心态发展!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按照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人格表现为一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行为模式以及本能反应。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仅仅是把培养学生人格的工作重点放在与学生交谈上,那是不全面的。教育心理学讲究的是潜移默化的学习发展行为,教师上课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塑造。

一、人格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人格教育就好比是青春迷茫学生的指南针。众所周知,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都处于急躁而又敏感的状态。对外界的风吹草动都抱着一种敏感的心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极力构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必要的!或许很多教师认为,在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人格教育工作同学生的应试成绩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教育发展观。其实不然,众所周知,良好的人格心理特征能够指导个体朝向特定的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当中就算因为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也会因为人格心理素质的支持,继续不屈不挠的前进。在较低层次的教育阶段,许多教师容易将学生的人格与成绩的好坏形成一种定势的心理。认为成绩較差的同学一般来说人格都较为低劣,成绩较好的同学一般来说人格都比较社会化,阳光化。其实,学生成绩的好坏与人格确实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但是前者却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学生形成好的人格能够促进成绩的进步,但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成绩的好坏。因为成绩除了受到人格因素的制约之外,还受到智力的影响,所以不能将成绩的好坏定义为人格的标准!在教育实践活动当中,教师还更应该将更多的目光与关怀投放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当中,因为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总而言之,人格教育同学习教育而言是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二、人格教育工作的现状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人格教育的实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识,甚至将人格教育工作等同于思想教育工作。其实,思想教育工作仅仅是人格教育工作的表现形式的一种。对一名教师而言,需要将人格教育工作摆在第一位。然而调查发现,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众多教师都不重视人格教育工作,导致目前的中学生人格素质偏低。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经过长期调查,统计出来的我国学生人格分布情况。独立自主型人格占15%,依赖倾向型人格占10%,中和随性型人格占45%,极端暴力型人格20%,孤僻自闭型人格5%,骄傲自我型人格5%。

通过调查研究中学生人格类型分布,我们发现中和随性型人格人数最多。这一类型的同学往往对于事物的发展没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对于主观性较强的事件不能表述出自身的内心态度。对于个体的发展而言,需要有一种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对主观性较强的事件进行明确的判断并且发出自我陈述意识!当然,较为偏激型的人格观念也是不能受到社会以及教育者接受的!因为对于个体而言,虽然需要及时对于某些主观性较强的事件进行自我判断和人格概念性分析,但是过激的人格心理特征对于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过激的人格会导致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不考虑事件发生的后果,而是按照自我的形态和意识进行主观的行为!然而极端暴力型人格群体占了学生总数的20%,这足以体现了我国人格教育工作还处在相对薄弱的阶段,需要引起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教育实践当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学生接受人格教育工作的风格。如果教师过于激进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培养,容易使得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这种心理被许多教育专家称之为主客不同体的心理发展观念。学生虽然需要明确的人格设定标准,但是却对于人格培养的手段容易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造成的。我国教育学家做了一个教师对于学生人格塑造影响的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关心无所谓的占30%,抵触教师关心的占20%,期望得到教师关注的占50%。通过该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希望得到教师关注的学生人数占了将近一半。这也就说明“场依存”的学生占了学生总数的大多数。何为“场依存型”学生呢?简而言之就是指心理状态缺乏自我意识感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一类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面进行人格设定。因此,这一类的学生也最在乎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某一个细节都容易影响学生人格!

三、人格教育工作的优化

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课堂,学生的阅读材料,与家长沟通等方面着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一个长远性的规划。

1.注意课堂的一言一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否会经常拖堂,是否会经常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批评某位同学,是否会因为领导的检查而将某节课堂当做一场表演作秀。这些看似简单的情景都容易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影响学生,而不是单凭一通谈话来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注意课外读物的熏陶

课外读物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与人格塑造有关的书籍!例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俄国教育经典《复活》。这些结合现实的名著往往能够激励学生的求学意志,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人格!一个故事将感动一个心灵,一本好书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3.注意同家长沟通交流

教师应时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才能够从根本走入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学生成长过程当中不利于人格塑造的偏激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量身定做一个较为完全的人格培养方案。

总结

通过中学生人格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人格教育工作的形势并不乐观。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完善学生的人格,从工作的点滴做起,给学生塑造一个较好的人格榜样!

参考文献:

[1]方祥原.《谈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J].教育探索,2003(8):5-7

[2]李晓盼.《浅析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25(1):99-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格塑造教育心理学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不忘初心 幸福前行
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思想政治研究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