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劼+刘少枫
摘 要: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生、高校及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提高英语能力有效手段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分析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9-0045-03
随着社会进步,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对于学习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无法达到各院校特色教学以及学生面向社会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需要。从各方面需求变化而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改革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为顺应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从初期对英语课程的忽视,至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及落实,发展到大学英语课程课时量的加大,体现了国家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要求压缩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开设满足大学生需求的英语后续课程。
随着时代变迁,因需求及课程发展程度不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也发生变化,从1999年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发展到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至沿用至今的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关于教学要求的提法,从《大纲》到《要求》的变化,体现出对于英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深化。从简要的大纲性意见,发展到较为具体的水平要求,如对于英语能力要求从注重阅读能力,发展到强调英语听说读写全方位应用能力的提高。从简单的提高词汇量要求到对英语教学的分层要求、即提出对教学效果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可见对于英语教学更加清晰的策略指导。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成熟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基础的语法、词汇或是应试类的学习。因此重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改革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社会适应的需求。大学生在完成基础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后,巩固并掌握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英语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那么有针对性地设立满足学生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后续课程就十分关键。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发展符合《要求》的规定。《要求》不再局限于对英语水平的一般要求,认为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提高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强调本科学院对英语学习的较高要求及更高要求。对本科学生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1000多个单词,同时对于英语听力语速、阅读速度的要求也提高了20词/分钟。这些都反映出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也为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对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研究现状
近2年来,各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多位学者对后续课程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马武林(2011)对后续课程的设置内容提出建议,重点分析了后续课程的定义、课程设置等,并认为应重视学术英语的发展[1]。蒋艳(2013)从学生需求角度分析了后续课程的设置。在问卷调查的实证基础上,她提出最佳的后续课程内容设置、学时、教材、师资配置及授课方式等建议[2]。马武林(2014)从教师观角度讨论后续课程的设置,通过调查得出教师开设后续课程的偏好及局限,提出借鉴MOOCs的教学设计形式[3]。刘梅(2013)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连续体模型,提出5个阶段的教学方式[4]。朱建新(2011)侧重从应用型工科类院校入手,讨论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提出后续课程设置应针对该校的学科和学生特点,不能盲目[5]。张瑾(2013)则从教师队伍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入手,讨论后续课程的开展。提出学中教,教中学的思想[6]。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者对后续课程改革的分析来自各个不同角度,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需求的角度,包括学生学习就业需求、社会发展及教师提升方面的需求;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包括后续课程内容的侧重点、课程学分及学时的合理安排;第三:关注工科学院特点及教学理念等方面,包括对于工科院校应侧重专业英语的开设及高校对于英语后续课程的调研和理念的变化等。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多集中于学生英语程度较好的本科院校,多强调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较好完地成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认为后续课程设置要倾向于专业英语的学习。这些建议有很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但是对于学生程度、教师配置及教学要求有差异的独立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因此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研究有利于为合理设置课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分析及对策
对于高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许多专家学者在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马武林(2011)提出应“开设相应的后续课程,与专业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接轨”。潘赛仙(2014)提出在大学英语后续改革中,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技术才能应对改革提出的挑战[7]。符雪青(2014)认为后续课程设置应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实现从“单纯的英语语言学习”到“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技能”的转换[8]。
独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发展可以借鉴前者的研究成果和建议,同时也应立足本院校的特点。独立本科院校存在自身的独特的发展和教学特点。首先,学生水平的不同。该类院校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习后,英语水平只能基本达到普通要求,离大学的一般要求有一定差距,仍需要通过1—2年的基础学习进行巩固。其次,学生要求不同。多数独立本科院校学生对于就业及英语学习实践的要求比较迫切,对于英语的学术运用要求较低。再次,对于教师队伍要求不同。院校中教师多由英语专业毕业研究生或讲师组成,教学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较缺乏开设后续课程的经验。最后,学院发展要求不同。独立本科院校比较侧重应用型的发展,強调教学中与实践的结合,不十分强调教学中的学术研究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