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丹 黄凤婷
摘 要:朋辈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促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第一,学生社团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朋辈教育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团中的优势;第三,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策略解读。
关键词:朋辈教育 学生社团 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策的开放,高校学生总量随之增多,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但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社团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朋辈教育化的社团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1]
一、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团活动缺乏创新,表现为以传承性活动为主,社团每年的活动模式都一样,学生没有了参与的兴趣,社团成员也得不到锻炼,社团的凝聚力因此无法凸显。
第二,社团管理存在漏洞,内部制度不完善。部分不良社团组织者利用社团的名义宣扬不符合校园核心文化的思想甚至为广告商做虚假宣传,导致社团里的学生上当受骗,严重影响了社团的活力和生命力。[2]
第三,人才资源流失严重,优秀学生在社团中不能获得满足感,其他学生在社团中学不到有用的东西,社团留不住人才也培养不了人才。
第四,社团的优秀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容易丢失,在换届之后可能会出现断层等一系列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朋辈教育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团中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社团成员资源共享。社团为志趣相投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共享各类资源。在社团中,朋辈教育的育人功能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社团成员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朋辈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刚进入社团的学生更加了解社团,也有利于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有利于社团文化的提升。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朋辈教育化的社团是进行思想建设的重要平台。朋辈群体在社团中交流思想,发散思维,建设新鲜而有活力的社团文化;树立标杆,奖励优秀,引领社团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理念,确立导向,形成更具创新和价值的文化成果。
第三,有利于培养社团骨干。朋辈教育的形式可以让社团中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生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充当教师的角色,提高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有利于培养社团的骨干精英,为社团的后续发展储备力量。
第四,有利于加强社团的凝聚力。社团的凝聚力是一种隐性文化,朋辈教育的形式可以加强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为社团活动出谋划策,完善活动方案,也有利于拉近社团成员的关系,增强社团的凝聚力,保持社团活力。
第五,有利于高校良好校风的形成。社团是大多数学生的聚集地。充分发挥社团的朋辈教育优势,利用朋辈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减少学生“被管”的抵触情绪,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对良好校风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减轻学院学生管理的压力。
三、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策略解读
1.开展朋辈教育活动,形成朋辈教育模式的社团文化
通过开展朋辈教育活动,在社团内部传播朋辈教育理念,将理念融入到社团环境中,使更多人了解并接纳这一概念,形成朋輩教育模式的社团文化,培养社团人才,并不断创新朋辈教育的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社团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让学生掌握更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技能,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多举办社团活动,锻炼社团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考察社团成员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培养社团骨干;以学生社团为单位,组织素质拓展训练,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增强社团的凝聚力;社团定期举行内部交流会,互相交流活动组织经验,学长学姐分享个人生活经验,为社团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新思路,为社团文化的传承提供新途径,推动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2.树立朋辈榜样,组建社团朋辈队伍
通过培养社团精英骨干,树立朋辈榜样,利用朋辈榜样效应,组建社团朋辈队伍,完善社团的管理模式。
对社团中能力较强、态度积极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培养,以社团日常活动的参与度和在社团的影响力为标准,全体成员推选出优秀代表并号召向他们学习。学生自己推选出来的人才,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在社团内部开展朋辈队伍建设,利用帮扶机制和榜样效应,采用一对一或一带多的形式,重点帮扶“困难”对象,完善社团的管理模式。通过优秀社员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扩大优秀学生在社团乃至整个校园的影响力,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3]
3.联合外部力量,扩大社团的朋辈教育影响
在社团发展过程中,应秉承“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联合外部力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社团“走出去”,传播朋辈教育理念,扩大朋辈教育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与外校社团之间的紧密联系,积极地将外校经验“引进来”,推动本校社团活动的创新,给社团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契机。
建立同类型社团联盟,利用外部力量扩大朋辈教育的范围,借鉴优秀社团的经验,带动本校社团的发展;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社团中利用朋辈群体的优势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建社区论坛,提前确定交流主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集合不同社团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总之,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面对高校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团领导者应善于利用朋辈教育,针对本社团存在的具体问题,寻找适合社团发展的可行之路,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推动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云. 大学生朋辈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6):51-52.
[2] 王玉辰,杨乐. 朋辈教育在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管理,2017(3):22.
[3] 林鸿雁. 发挥朋辈教育功能,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J].高等教育,2017(1):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