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呈飞速发展趋势,以微信、微博、手机为主要应用主体的网络客户端其强大的虚拟性、开放性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以思政教育的方法为指导,积极探寻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校园两微一端 思政教育 路径研究
一、网络背景下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局
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对大学生的影响日趋加大,同时也给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冲击:一方面青年自主甄别信息能力差;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西方现代主义、自由主义,所谓人本主义借助网络进行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传统思政研究注重形态研究,但与新媒体的应用融合研究较少,很多基于理论层面,缺少实际应用价值。[1]
二、校园两微一端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思路
1.校园两微一端的具体形式设定
现有的高校网络平台,基本分为校级公众號发布平台、以学院为单位的院级公众号发布平台。很多高校的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校级和院级都存在重复发布,冗长复杂的情况,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也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递、发布信息。因此,在现有的校园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发展情况下,高校应有效整合现有校园官方公众号,包括校园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正确划分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门类,明确信息发布主体,无论是校级公众平台还是院级公众平台加强合作,改变原有“大杂烩”式的信息发布渠道;依据限定门类、按照有效规整、信息统一发布和管理的原则,形成相对稳定的两微一端思想教育传播体系。[2]
2.校园两微一端传播力量的固定化建立
校园公众号的规范化是基础,而传播力量更不容小觑。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借助两微一端的传播载体以有效力量进行传播是重点。目前校园两微一端还没有相对固化的传播主体,还处在零散化传播的阶段,没有相对固定化的传播主体。因此,高校需要实行统一监管,层级负责制;思政教师应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管理资源,在团、学、联中建立一支固定的校园公众号传播团体,在规范传播内容的基础上,完善主体任务,既有专门丰富内容的群体,提倡内容原创、新颖,把握住青年群体意识形态的主流风向标,又建立有效的传播主体及机制,提升信息传播效率。
3.建立长效的校园两微一端管理机制
思政教师利用校园两微一端开展工作并不是一句空的口号,需要纳入到工作实践当中。高校应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的管理,积极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学习多应用,积极推动工作方式方法的灵活化。注重利用两微一端开展工作的方法研究;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将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根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思维中。
4.如何利用校园两微一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活发展
网络发展促进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全国各大高校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也迈入了信息化校园时代。各高校官方微信平台种类纷繁复杂。诚然,思政教育工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利用校园两微一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价值,但纵观各大高校的的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大多发布的信息缺少趣味性,大学生对于一些主旋律的内容并不易接受。校园两微一端依托于校园这个具化背景,校园文化的政治、教育主导性导致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其发生和发展既不能偏离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又不能内容太过枯燥乏味。高校应继续丰富校园两微一端的内容形式,不断增强其趣味性,注重发掘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寝室文化、党团活动、学生日常管理等内容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高校可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专门的公众号内容编写团队。可以创作、制作节目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结合当今最为流行的《中国有嘻哈》,以娱乐的形式制作内容;或将当今最为流行的《王者荣耀》游戏人物巧妙植入公众号链接当中,以新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
另外,高校应充分发掘并灵活利用两微一端的各种功能进行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等立体化传播,既实现公共信息的发布、又能实现师生情感的私密交流,还能实现教师、家长对学生的齐抓共管。应继续拓展思路,改变过去单一的网络信息传递功能,逐步推向公众平台的交流功能,将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教师现场答疑解惑模式“搬”向网络平台,一方面思政教师在线育人当中,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交流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发挥能动性,促使其在作为教育受容者的同时成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主体。[3]
结语
正确利用校园两微一端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并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手段;增进学生工作的良好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高校思政教师创造性地应用校园两微一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有效管理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及传播、提升思政教师队伍整体学习能力和业务素质。[4]
参考文献
[1]毛欣《自媒体时代高校青年网络行为与引导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
[2]韩晓峰、张天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11)
[3]吕新革《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6
[4]闫奕《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教育手段探析》[J]新教育时代2015(5)
作者简介
安桂颍,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