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何旭娟
【摘 要】 本文阐释了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其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契合之处,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三点启示意义:尊重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提升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效。
【关键词】 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
一、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柯尔伯格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认知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在批判美国品格教育实施僵化灌输和价值澄清理论导致道德相对论的同时,从伦理学角度肯定存在普遍性的社会基本道德价值,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指出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与社會相互作用发生的有阶段性的连续;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道德发展,而促进道德发展的方式就是在道德冲突下引导选择。并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建立了道德讨论策略法和公正团体法等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方法。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分为道德认知论、道德发展论和道德教育论三部分。
1、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论
柯尔伯格在认识论上继承了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道德既不是由外部强制所致的内化过程而来,也不是生物学成熟的自然结果,道德产生于个体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主客体的交互活动。[1]他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认为儿童有自己价值观问题的思考方式,能主动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又形成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这些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儿童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中逐步发展或构建起来的。他认为儿童自身是道德形成的主体,坚决批判传统道德教育将儿童当做各种美德的灌输对象,认为各种由外在权威强加于儿童的美德如果没有经过儿童内部认知图示的吸收内化都是无效的,即使儿童在行为上表现出大人们想要的结果也只是儿童迫于外在压力的虚伪表现。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是发展的,道德的发展是由个体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个体社会认知的发展通过社会角色扮演实现,在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个体会产生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他还根据个体道德判断结构的发展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三种水平即前习俗道德期(9岁以下)、习俗道德期(10~20岁)、后习俗道德期(20岁以上)三个水平。前习俗道德期分为避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习俗道德期分为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则取向两个阶段,后习俗道德期分为社会法制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两个阶段,合为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还指出道德发展阶段具有不变的顺序性,各阶段按照恒定顺序发展,是不可跨越的。
3、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论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通过自己与社会道德环境积极交互活动将社会基本道德价值和伦理范畴自身身上经过一个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和发展出自身的一套价值体系;而且学生的价值体系是随着学生自身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不断发展或构建中。在此基础上,柯尔伯格建立了道德讨论策略法和公正团体法两种道德教育方法。同时,经过实证研究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教育方法的三原则:(1)必须了解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发展阶段;(2)同传统的道德教育强调成人和教师在学生道德教育中树立权威相反,柯尔伯格认为必须在学生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3)在学生出现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时,教师和成人要向学生揭示高于他们已有的道德发展程度一个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而远远超过儿童的理解水平或低于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道德教育,往往被学生内心拒绝而不能起到教育作用。
二、柯尔伯格德育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之处
1、柯尔伯格德育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具有相似性
柯尔伯格德育理论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的背后,社会价值分化、冲突和道德危机导致社会矛盾突显,犯罪、吸毒、酗酒、性解放、同性恋、堕胎、离婚、家庭解体等社会问题也随踵而至。这些社会问题,向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使青少年面对各种社会道德价值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价值混乱;而原有的以灌输、说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对此却无能为力,原有的道德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遭到社会普遍质疑,各种新的德育理论纷纷提出,柯尔伯格认知发展德育理论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提出也与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焦虑、迷茫等现象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也出现价值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一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认为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导致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许多人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铤而走险,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食品、药品大行其道;社会道德衡量标准下滑,出现笑贫不笑娼的怪现状,黄、赌、毒、骗、偷抢等犯罪行为猖獗;社会民众心态极度浮躁,想通过各种低俗行为“一脱成名、一夜致富”的大有人在,甚至受到一些年轻人的追捧;一些富二代、官二代的炫富行为更是引起社会躁动。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已是刻不容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为了从价值观念上对人们加以引导和扶正。
2、柯尔伯格德育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哲学底蕴具有相似性
柯尔伯格认为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通过权威、强化、说教等形式对个体灌输社会道德规范的传统道德教育方式是无效的;道德教育过程应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但过分的强调个人潜能的自由发展、个人行动的自由选择,主张道德规范、道德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有条件的,认为善恶标准也是相对的,行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个人或集团的态度,这将导致社会价值混乱,倒向道德先天成熟论,从而否定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因此他从伦理学角度提出社会存在普遍的基本道德价值,他认为:“道德决定可以因人而异,但个人都有一些相同的基本道德价值;在不同的文化和亚文化中存在着相同的基本道德价值,而且存在着道德发展的相同阶段和顺序;不同的社会文化产生不同的具体信念,例如不要抽烟,不吃猪肉,但并不产生不同的基本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基本的道德价值在个体身上会有不同表现,主要是因为不同个体处于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水平。”他所推崇的这种普遍性伦理原则乃是以平等和互惠为核心的理性的公正原则。[2]endprin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基本原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其本身包含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具有普遍性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原则,它们也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底蕴。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與柯尔伯格所提倡的“以平等和互惠为核心的理性的公正原则”有着相似的伦理底蕴。同时,柯尔伯格德育理论在认识论上强调主体作用,认为道德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相同的;在发展观上认为道德随着儿童智能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发展的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也是相符的。由此可见,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道德哲学底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似性。
三、柯尔伯格德育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1、尊重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柯尔伯格德育理论坚决反对不顾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忽视学生自由意志和自主性的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他认为道德教育能否产生实效,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使教育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道德价值标准:“儿童道德形成的标志,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自我道德判断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年人的道德判断。”长期以来,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模式,学生只是被作为教育对象,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塑造地位,其主体性往往被忽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互动、参与、非权威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观能动性。
2、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提升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柯尔伯格德育理论认为只有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一致或高于一个阶段的道德教育才能被个体同化或顺应,实现道德原则的内化和外化,低于或远远超过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都会被拒绝而不能产生效果。正如柯尔伯格所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价值交流的失败不是由于价值的不同或价值相对性,而是由于教师与儿童在语言和思维上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他还建立了道德讨论策略法,主要是通过开展道德分组讨论等形式在儿童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或意见不一致,进而推动学生道德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为了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应该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运用道德讨论策略,通过组织辩论赛、主题演讲等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各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在道德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严格遵照道德讨论法的要求保持中立角色,只有在学生讨论最终结果时才能对持高一层次观点方予以支持,从而引导学生道德发展。
3、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效
柯尔伯格除在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道德讨论策略法,还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公正、民主的道德环境也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正团体法。柯尔伯格认为班级和学校的道德环境是促进道德判断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角色担当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民主和集体的理解也能促进道德发展,而且公正团体法可以促进整个团体的道德发展。因此,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必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制度和法规,融入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并严格恪守这些制度和规定,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德育制度环境。同时在民主前提下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集体性社实践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角色担当中自觉提升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魏贤超著.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柯尔伯格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22.
[2] 郭本禹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4)64.
【作者简介】
蒋 林(1979.4-)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何旭娟,副教授,博士,南华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