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走”策略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2017-09-04 18:13金晓星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农村小学美术

金晓星

【摘 要】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是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標准。针对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练习中出现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可通过练习目标“小步走”、练习设计“小步走”、练习推进“小步走”、练习评价“小步走”的实践,激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升个性思维,发展个性情感。

【关键词】课堂练习 小步走 农村小学 美术

课堂练习,即利用课堂教学的部分时间进行的练习。课堂练习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评价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美术教学是一种视觉文化行为,强调在具体行为中提升学生的视觉感知力、视觉理解力、视觉创造力,因此,课堂练习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练习中仍普遍存在“先导后练”“长讲授+大练习”等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尝试采用课堂练习“小步走”的形式,即不再追求所谓一步到位的课堂练习方式,而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宗旨,以自主体验为前提,以适度提升为抓手,以个性表现为平台,从练习目标、练习设计、练习推进、练习评价诸方面,去探寻适合农村小学生认知规律、视野特点和学习现状的美术课堂练习实践策略。本文笔者以浙美版四年级下册《年年有余》一课为例,谈谈“小步走”策略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练习中的运用。

一、练习目标“小步走”——分步实施

练习目标对练习过程具有定向和控制的作用,它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毫无疑问的一点是,练习目标的设定越具体、越明确,对教学的实施就越有利。因此,所谓练习目标“小步走”,也就是用“小步走”的方法去落实练习目标,换言之是细化练习目标,即在教学设计中,将练习目标分成若干个子目标,并把每一个子目标浓缩在每一项学习任务之中。

如《年年有余》一课,其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国传统鱼纹的设计内涵并尝试设计,培养民族文化情感。为了体现小步走,笔者便将这一练习目标又细分为如下四个子目标:1.自主体验,尝试绘制鱼纹;2.探赏传统鱼纹,了解艺术美感;3.活用概括、夸张等方法,设计具有传统特色的童趣鱼纹;4.用自己设计的鱼纹装饰圆盘,美化生活。

上述子目标的制定,围绕的是“体验—探赏—创新—运用”的思路,意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螺旋推进。

二、练习设计“小步走”——突出重点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及教学目标的设定等,最终都要通过练习来落实。而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是:必须既要立足教材内容,又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遵循“学为中心”的理念,做到围绕练习总目标,紧扣练习子目标,设计好体验点,挖掘好学习点,落实好“小步走”。

(一)由放到扶,体验认知之趣

具体到《年年有余》一课,由于受到学生的年龄和美术基础的限制,学生是很难掌握传统鱼纹的设计特点的,因此,为了激发兴趣,保护童真,笔者预设了如下鱼纹设计“小步走”练习流程。

[自主体验,呈现原创][年年有余][赏析鱼纹,自力探究][自主体验,尝试设计][展示作品,探究发现][剪鱼形;添花纹][探赏彩陶盘上的鱼纹;古今鱼纹作比较][运用方法,设计鱼纹][发现简约美、韵律美;相同纹样、类似纹样……][活用方法,巧用点线面设计鱼纹][自主体验,再次设计]

通过以上鱼纹设计“小步走”练习流程,激活学生原有经验,训练思维的连贯性、变通性和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突出重点,感受实践之趣

“蜻蜓点水”般的肤浅和“面面俱到”式的强调,都会让学习重点成为学生思维的桎梏。如何突出重点,优化练习?《年年有余》一课设计的重心是用自己设计的鱼纹装饰圆盘,考虑到绘制多条鱼纹需要大量的时间,避免造型时间不够而带来的窘迫,笔者选用“剪外形、添花纹”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设计鱼纹,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如何组合鱼纹并进行个性化添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主动探究和亲身实践中得到长足发展。

(三)注重展评,分享作品之趣

课堂展览,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空间。每一次体验,每一次提升,都伴随着展览。当学生剪出鱼形后,引导添画;当自主添画后,引导探赏;当发现方法后,引导设计;当体验成功后,引导提升……在一次次赏评中,学习别人的优点,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原有的知识点、经验点上寻找学习点、拓展点,逐渐增强作品的画面感和趣味性。

三、练习推进“小步走”——循序渐进

“小步走”必须遵循的路径是循序渐进,也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原有经验,再经过适度提升,促使新经验的生成。因此,在课堂练习的推进上,我们实施的“小步走”方式,便是始终围绕“自主体验—适度提升—个性表现”来循序渐进。

(一)自主体验,把握起点

“自主体验”是一个发现的阶段,一个倾向于求知、求异思维的阶段,一个琢磨问题、图谋新经验的阶段。美术课“以练为主”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运用“自主体验”。通过自主体验,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和个性张力,也为后面“适度提升”和“个性表现”环节的推进营造了浓厚又自然的氛围。在“自主体验”中,可以通过小游戏导入,引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年年有余》一课伊始,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尝试剪纸:在一张纸上同时剪出八个相同的鱼形。通过自主体验剪鱼形,解决了“一剪呈现多个相同形状”这一问题,而且剪出来的形状具有偶然性,带有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为“自主添鱼鳞”铺设了较好的情感体验和视觉感知基础。

(二)适度提升,内化经验

在自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学习点进行“适度提升”学习,推动学生获得某一个或几个点上美术学习的飞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主体验,再度生成,再度提升。《年年有余》一课,在“自主添鱼鳞”后,教师可以创设条件,营造质疑的氛围。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欣赏古人画在彩陶盆上的鱼纹,迅速抛出一些观点。从中发现彩陶盆上的“鱼纹”跟生活中常见的“鱼”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并从变化中提炼出鱼纹“概括、夸张”等设计方法。此时再引导学生面向问题纵深发展思考,他们最终的收获是丰富而有效的。

(三)个性表现,体验成功

学生视觉创造力发展的核心是教师要充分给予其“个性表现”的空间。“自主体验”形成的好想法,“适度提升”获得的新视野,为学生美术学习的“个性表现”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准备。此时,让学生再次尝试设计鱼纹,他们就能将自己的智慧和古人的智慧巧妙结合,设计出既有童趣又不乏传统特色的鱼纹。这一整个过程使学生的视觉创造力发展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稳步发展趋势。

四、练习评价“小步走”—— 一练一评

课堂评价是包括练习在内的所有课堂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又常常与它的及时性有着紧密的关联。也就是说,就练习评价而言,一定要随机落实在各个练习环节中,以便通过这种及时跟进的评价,去引导学生生发新的学习点、研究点。因此,笔者所实施的练习评价“小步走”的方法,便是一练一评,即结合每一个具体的练习展开相应的评价活动。下表所示是《年年有余》一课的一练一评实例。

[练习环节 一练一评 练习一 练习:在一张纸上一下子剪出八个鱼形

评价:通过“剪鱼形”,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不同的折法、不同的剪法、不同的外形、空缺的细节 练习二 练习:给其中一个鱼形添画鱼鳞

评价:按鱼鳞样式分类展示,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常见的弧形、特殊的点线面等 练习三 练习:运用概括、夸张等方法,采用点线面设计一个有趣的鱼纹

评价:你觉得哪个鱼纹既复古又有趣——发现对称、叠加、疏密、节奏等——体验主体情感 练习四 练习:活用多种方法,巧用点线面完成多个相同或相似的鱼纹设计练习,并试着摆放在圆盘里进行装饰

評价:你喜欢哪个圆盘,为什么——看格调、想寓意——寻找规律,把握节奏 练习五 练习:固定鱼纹,添加元素,美化圆盘,组合展示

评价:从“鱼纹的设计”“鱼纹的排列”“后期添加的装饰元素”以及整体效果看,《年年有余》图给你怎样的感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

在上述一练一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及两者的结合,同时渗透教师富有美术意味的评价语言,一步一个台阶,既能有效提高评价质量,又可有效提升课堂练习的质量与效率。

总之,美术课堂练习“小步走”的实施,对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有着有效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作为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也将更积极主动地进一步去尝试和探索更多、更好的“小步走”的方法与途径。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 314005)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农村小学美术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美术篇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