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党
摘 要: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必须要走向“活”的制度史教学。为此,在制度史教学中,应该在以往侧重制度内容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制度发生的背景,梳理制度变迁的源流,重视制度相关的人事,做好相关制度的比较,联系现实生活,结合生活体验。
关键词:历史教学;制度史;学科素养
制度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制度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政治制度史、经济制度史和科教文化制度史等,其中政治制度史的内容相对集中。而当前制度史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忽略了制度的背景、源流、关联及现实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而且在一线教学中,长期实行以制度内容及其评价为核心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常常把学生导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而磨灭了制度史本身的魅力,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智慧的生长。那么,我们怎样走向“活”的制度史教学呢?
一、重视制度发生的背景
对制度发生背景不够重视,是高中制度史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也导致了制度史教学缺乏历史味,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只有搞清楚制度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制度的内容,进而予以历史的、辩证的评价,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能体现历史学科的“故事性”,从而避免成为不伦不类的“政治课”。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理解等学科素养。
制度发生学一般认为,制度的形成存在自然演化发生模式和人为创设发生模式两种情况,但这两种模式并不能截然分開,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是在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侧重[1]。结合具体制度史史实而言,就是既要横向分析制度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又要纵向分析制度发生的历史渊源,最后加以综合概括。很多制度的发生往往是应对复杂而尖锐的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时,对原有制度做出部分修改或做出根本性变革的产物。
譬如,中国元朝的行省制,往往由于缺乏对于其历史背景的关注,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行省“大而不专”、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究其渊源,行省制滥觞于魏晋南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从民族关系看,元朝行省掌权的蒙古、色目贵族,由于其异族身份和迥异的文化背景,不太可能策动汉族搞分裂。从行省区划看,造成了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格局。从配套机制看,江南、陕西行御史台的设置及其与二十二道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不容行省坐大。行省内部又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其权力运作还受到朝廷诸多牵制[2]。有了对这些背景的了解和重视,不仅能够使学生豁然开朗,还能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的变迁去思考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的客观原因。再以美国的联邦制为例。基于强大的地方自治传统和州权主义的邦联制在并不能解决独立之后美利坚的内忧外患时,深受启蒙思想熏陶和现实问题困扰的华盛顿、麦迪逊、富兰克林等人在制宪会议中创设出了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而像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则可以从地理、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社会环境、人为因素等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其形成背景。
二、梳理制度变迁的源流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水木如是,制度亦然。钱穆先生曾说:“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设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绝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如此讲制度,才能把握得各项制度之真相,否则仍只是一条条的具文,绝不是能在历史上有真实影响的制度。”[3]2因此,在制度史教学中,不仅要从背景的角度讲清制度的“源”,还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制度的“流”,源正流清的制度史才有足够的历史味,才能“活”起来,学生在把握制度的来龙去脉中才能体味历史的厚重感,才能获得学科素养的生成。
比如,中国古代的三公九卿制度,源于夏商周,发展于秦代和汉初,汉武帝设立内外朝制度后,基本沦为单纯的执行机构,东汉进一步弱化,魏晋时期依然存续,但逐渐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隋唐三省六部制正式形成后,三公九卿之实已失,而其形犹存。三公在以后的朝代以不同的具体称谓作为虚衔而存续,蔡京、秦桧还曾以太师而任宰相;九卿的职权和称谓也有较大变动,但到唐朝已基本依据各自的职责而分别归属于六部之下为其职能部门[4]。而三公九卿相应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在三省六部中留下了深刻的“后影”,直到明初废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才告终结。
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魏晋,确立于隋唐后,也处于流变之中。唐初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合署议事于政事堂。唐中宗以后,尚书仆射被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开元中,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唐肃宗乾元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唐一代都作为宰相的官称。唐中叶以后,相权又受到翰林学士和担任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的宦官侵夺[5]。五代时,三省形同虚设。北宋以枢密院掌兵,三司理财,三省制度名存实亡。元丰改制时,废除差遣职,稍有恢复。建炎三年,并中书与门下二省为中书门下。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明初以中书省统六部,旋即裁撤,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直至清末。
三、重视制度相关的人与事
钱穆先生还曾说:“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干燥乏味,无可讲。”“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3]1-2由此可见,要走向“活”的制度史教学,还必须重视制度相关的“人”“事”及其价值意涵,以此方能观照学生的人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动学生的情感。
比方说,在雅典民主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入苏格拉底之死,并尝试从民主制度和公民意识的角度予以解读,必然能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由公民抽签出任的五百人公民陪审法庭,第一轮投票为苏格拉底定下三宗罪:反对城邦的旧神、试图引入新神和腐蚀青年。审判中苏格拉底违背了接受庭审的人让妻子和孩子来到现场,用眼泪来感化陪审员们的惯例,同时拒绝宣读当时最负盛名的雄辩家利西阿斯为他撰写的辩护词,而选择了自我辩护,声明自己无罪。第二轮投票确认了他的死刑。苏格拉底被处死前夕,他拒绝了朋友克里托帮助他越狱的建议。最终,苏格拉底平静地饮下毒堇汁谢世。苏格拉底离世后,雅典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转而去追究当初控诉苏格拉底的人的责任。一些人被流放,还有人被判处了死刑。具有象征意义的是,2012年5月在雅典举办的一次模拟审判,当时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希腊为了重申民主的理念和价值,重新对苏格拉底进行了审判,并且最终宣告他:无罪[6]。苏格拉底的审判完全执行了雅典当时的司法程序,陪审团和起诉方也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败给斯巴达后为维护雅典城邦的利益并坚守民主和法治的原则而为的,苏格拉底也同样出于争取思想和言论自由,坚持贤人以理性和智慧治国的理念,反对直接民主,挽救城邦而“给思想助产”。最终他选择尊重判决,服从法律的绝对权威,不愧是一个真正的好公民。从苏格拉底之死,可以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制度的局限性,而摒弃制度决定论;作为公民,应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树立制度意识;在雅典人的反思和追悔中,依然彰显着民主与法治的价值,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体味当下中国建设制度文明的意义。
四、注意相关制度的比较
制度史教学涉及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教文化制度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想让制度史教学“活”起来,还要做好相关制度的比较。所谓“相关制度”,从广义上理解为有一定关联的制度,包括配套制度、同类制度、相似制度、相反制度等。通过各种相关制度的比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各种制度的特征和价值,并总结其得失。
譬如,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世官制、井田制、师官合一制度就是配套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礼乐制是它们的维护工具,井田制是它们的经济基础,世官制和师官合一制度是其自然衍生的產物。再如清朝的军机处和内阁以及廷寄制度、密折制度也是配套制度。嘉庆时期内阁和军机处作为中枢辅政机构的建制最终稳定下来之后,首席军机大臣必定由内阁大学士担任,内阁首辅必定会被选入军机处,军机处的很多成员都来自内阁。内阁票拟奏章,处理日常政务,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奏折,参与军国大事,重要而紧急的奏折便采用廷寄制度。同类制度譬如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等;相似制度如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民主共和制等;相反制度如邦联制和联邦制等。
五、观照制度的现实关联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既映照现实,也映照未来。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观照现实,联系生活实际,增强问题意识,渗透人文滋养,必将更好地走向“活”的制度史教学。因为知识源于生活,每个人也都生活在一定的制度当中,而学生对于制度史的历史理解也离不开对现实制度的亲身体验,现实的种种制度也都源于历史。比方说对于专制和民主的理解,就可以结合国情和生活体验去理解它们在话语权分布、制度成本与效率、决策的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科举制教学时,就可以和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相关联;在讲授联邦制、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时就可以适当关注国家统一的现实问题;在古代希腊罗马的相关教学中,就可以和弘扬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在讲美国总统共和制时就可以从美国总统大选导入。
总之,制度史教学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教师应积极探索制度史教学中如何横向纵向地将制度史讲“活”讲“透”,融会贯通,使学生感受到制度史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历史长河中凝聚着智慧与文化的体现,并能够为今日、为未来所借鉴。当学生沉浸于制度史的魅力中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贺培育.制度发生论[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2(1):27.
[2]袁延虎.关于元代行省制度教学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14(17):13.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
[4]马永波.中国古代的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是如何演变的[J].历史学习,2007(1):14.
[5]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40-149.
[6]李倩.苏格拉底之死[N].法制日报,2016-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