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批判性问题的设计

2017-09-04 13:50黄秋林潘正凯
关键词:文本解读

黄秋林+++潘正凯

摘 要:通过适切的批判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个性化解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迁移语境”“突显矛盾”“弦外之音”等具体策略设计出适切的批判性问题,以此促成学生与文本的深度互动,进而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批判性问题;文本解读;认知层次

文本解读既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阅读过程的重要活动,是建构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当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基础外语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提问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引发会话、促成讨论的基本教学行为。因此,通过批判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必然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本方式之一。

一、批判性问题的内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就将教师课堂提问划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两种主要类型[1],这一做法已被广大研究者所接受和采纳。展示性问题指教师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提问的目的在于进行语言知识练习;参考性问题指教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主要针对回答者的理解和判断进行提问,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应用。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通常指涉不同的思维层次。Bloom等人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划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2],Brown据此将问题划分为识记问题(knowledge questions)、理解问题(comprehension questions)、应用问题(application questions)、推理问题(inference questions)、分析问题(analysis questions)、综合问题(synthesis questions)和评估问题(evaluation questions)等七个层级,各层级的认知复杂性逐渐上升[3](见表1)。

表1

[问题层级 定义 识记问题 引发事实回答,测试信息的回忆、标记以及辨识 理解问题 解释、外推、定义、归纳、概括 应用问题 在新情境下应用听到或读到的信息 推理问题 形成教学材料中未明示的结论 分析问题 将整体分解成部分,将部分关联成整体 综合问题 将各元素整合成新模式、新系统 评估问题 根据某种标准进行好坏、优劣、对错等评判,并给出原因 ]

批判性问题属于参考性问题的范畴,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通过解释、分析、评价、推断等思维活动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以达成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和理解,建构个性化的文本意义。在问答过程中,学生需要省察判断赖以存在的依据,包括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等因素。批判性问题能引发学生推理、分析、综合等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使他们逐步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在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种观点进行评价,从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文本解读中批判性问题设计的案例及分析

批判性问题设计的关键在于所提问题必须有助于调动学生应用(如设计、撰写、解决、检验、推广等)、推理(如质疑、假设、推论、阐述、论证等)、分析(如归类、识别、比较、澄清、阐释等)、综合(如编写、组织、计划、归纳、总结等)、评价(如评判预设、假定、论点、论据、结论、证明等)等高阶认知活动,在问答互动中逐步提升学生思维过程的精确性、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进而形成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思维情感。下面我们结合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中的阅读文本,具体阐释批判性问题设计的策略。

案例一 Module 7 Unit 1中“To phone or not to phone?”的阅读教学

文章介绍了美国阿米什人(Amish)对待当代电器、电子设备的排斥态度,并据此阐释了手机对人们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号召人们谨慎对待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批判性问题。

问题1 If you were a father or mother, how would you regulate your childrens use of mobile phones?

问题2 If you were the principal of the school, how would you regulate students use of mobile phones on campus?

设计意图 问题1和2采用“迁移语境”的策略,赋予学生假想的身份,建构新的语用情境,促使学生将阅读文本的相关信息应用于新的情况,用以解决相关问题。从认知层次看,这两个问题大体属于应用问题,旨在促进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文本的语言知识和话题信息。

问题3 If you and your parents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how you use your phone, how will you solve the problem?

设计意图 问题3采用“突显矛盾”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比较、澄清文本信息,同时依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做出选择和判断,并阐释自己的立场。学生在应用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化了对文本本身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拓展了自己的认知,发展了使用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

案例二 Module 7 Unit 2中“Two life-saving medicines”的阅读教学

文章从历时角度介绍了阿司匹林(aspirin)和青霉素(penicillin)两种药物的发现、研发和应用历程,凸显了两种药物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价值,表达了对科学家卓越功绩的敬意。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批判性问题。

问题1 Why did the government accelerate the approval process for penicillin during World War Ⅱ?

设计意图 问题1属于推理问题,采用“弦外之音”的策略引导学生推论政府决策背后的缘由,阐释其行为所依据的理据,并积极搜寻证据论证自己的判断。在问答互动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客观分析战争对于人类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指引他们从伦理、技术、民族、经济、生产、文化多个维度评判事物的属性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探讨人类的安全需要对人类进步的推动作用,深刻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根本动因,形成对于社会现象更为深刻的洞察。

问题2 Lawrence Cravens report suggested that aspirin had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 risk of heart attacks. Why was his report ignored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设计意图 该问题同样为推理问题,采用了“刨根问底”的策略,指引学生挖掘作者的未言之意。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大量的科学技术在发现之时常常不受待见,其价值往往在日后才逐步得以显现和认可。问题2提示学生对科学发现的社会生存环境进行考察,深刻洞察人类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的傲慢、偏执和无知。这样的问题建立了文本解读和学生人格发展的关联,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尤为有益。

案例三 Module 7 Unit 3中“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的阅读教学

文章由两位学生的演讲词构成。他们针锋相对,分别论述了因特网对于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批判性问题。

问题1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when it comes to building social bonds?

设计意图 问题1采用“优劣对比”的策略设问,属于分析问题。阅读文本中的两位演讲者均涉及网络对于交友的影响,问题1诱导学生归纳各方论述并加以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自身的看法,形成对因特网效用的全面认识。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澄清两位演讲者有关因特网价值判断的依据,识别他们的论据缺陷,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更为理性、合理和周全的判断。

问题2 Based on your analysis of their arguments, who are you with?

设计意图 该问题采用“比较判断”的策略,要求学生在仔细对比双方论据的基础上选择立场,做出判断。学生同样需要识别、澄清、阐释双方立论得以成立的论据,对比二人论点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然后结合自身的思考做出选择。问题2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这一基本内涵。

案例四 Module 7 Unit 4中“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的阅读教学

文章主要介绍了伦敦地铁从筹款建造到拓展更新的历程,涉及伦敦早期的交通状况、坎坷的筹建过程、地铁结构的变化、战时的作用、使用现状等信息。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批判性问题。

问题1 Do you think it necessary for our city to build an underground?

设计意图 问题1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设问,属于综合问题,它要求学生以新的线索重新组织课文相关信息,为自己的判断搭建理据,这涉及从地貌、人口、交通现状、地铁功能、建造成本等角度对比伦敦和自己所在的城市,进而归纳出两个城市的特点,并据此做出判断。问题1既提供一种帮助学生重新组织全文主要信息的框架,又为知识的迁移运用提供新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问题2 If our city is going to build an underground, what lessons can we learn from the London Underground?

设计意图 问题2采用“覆车之戒”的策略,要求学生在新的语境下,围绕伦敦地铁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重新归纳、组织文本相关信息,并根据自身城市建设地铁的需求做出选择和判断。问题2同样有益于知识的重组评析和迁移运用。

案例五 Module 8 Unit 1中“Appreciating literature”的阅读教学

文章先介绍了经典文学(classic literature)的定义和价值,然后介绍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生平以及代表作《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的故事梗概、主题内涵及写作特色。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批判性问题。

问题1 Why is Charles Dickens regarded as “Englands greatest writ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greatness of a writer?

设计意图 文章作者将查尔斯·狄更斯称为英国最伟大的作家,却未阐述自己的标准。问题1属于评估问题,采取“顺藤摸瓜”的策略,旨在引发学生探讨作者评判所建基的依据和标准。由于文本内容有限,教师需要适当引入課外材料,补充有关查尔斯·狄更斯文学史地位的文本,从而形成依据标准和证据做出价值判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问题2 Who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writer of our country?

设计意图 问题2采用“由彼及此”的策略设问,尝试引导学生依据经由问题1得出的评判标准对我国文学人物的成就做出价值判断,形成自己的评判,并依据标准加以证明和阐释。这一问题既调动了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同时又建立文本解读与自身阅读体验和母语文学的关联,彰显了语言学习的思维训练价值和文化认知功能,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三、文本解读中批判性问题设计的实践思考

上文中,我们依据自身的理解和经验并结合具体的案例,从应用、推理、分析、综合、评估等思维层次角度阐述了批判性问题的设计思路,具體介绍了“迁移语境”“突显矛盾”“弦外之音”“刨根问底”“优劣对比”“比较判断”“移花接木”“覆车之戒”“顺藤摸瓜”“由彼及此”等策略。这些本土化的表述具有相当程度的情境局限性和认知片面性,旨在为读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我们的实践体会,批判性问题的合理设计与有效运用还需关注以下问题。

(一)批判性问题提出的时机

通常情况下,学生首先要了解文本主要信息,进而才能对文本的内涵、意义、体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Bloom的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法具有“累积层次结构”的特点,即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建立在低层次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批判性问题通常对应着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认知层次,需要以识记、领会等认知活动为基础。不过,有时我们可以在阅读起始阶段提出一个批判性问题来促进学生带着特定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文本内容进行聚焦和深入加工,以高阶认知活动促进低阶认知活动。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低阶认知活动常常伴随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机械等弊端。

(二)提供适当的铺垫和支架

正因为批判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宏观性,问答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铺垫。教师可以根据问题性质和提问目的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或讨论时间,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或齐答。在学生遭遇困难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地深入问题内核。在学生语言缺失的情况下给予恰当的语言知识支持,学生通常能够对相关语言形式进行深度的认知加工,语言吸收与内化的效果好[4]。如果学生的回答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教师则需要展开追问,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此达成对文本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信息类文本的批判解读

英语教材中充斥着大量信息类文本,即这些文本主要以提供事实为主。新奇的文本信息常可以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不过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中学生信息来源广泛,很多教材话题并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介绍圣诞节、感恩节习俗的文章已经难以吊起学生的胃口。对于这类文本,我们更需要凭借批判性问题引领学生对事实信息的识别与加工。比如,对于圣诞节介绍类文本,我们可以采取前述“比较判断”的策略,设计这样的问题:“What a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ristmas and Chinese Lunar New Year?”以此引发学生进行信息对比。这符合前文提到的以高阶认知活动引领促进低阶认知活动的基本思路。

提问是课堂中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鉴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设计批判性问题来引导学生实现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和理解。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设计方法,仅限于我们个人的观察和经验,希望借此能够引发大家更多的讨论。

参考文献:

[1]SELIGER H, LONG M. Classroom-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3: 268.

[2]BLOOM B S, ENGELHART M D, FURST E J, et al.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M].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1956: 3.

[3]BROWN D H.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San Francisco: Pearson Education, 2007:220.

[4]潘正凯. 英语课堂提问过程的微观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5(11):27.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体学理论与策略视野下的《孔乙己》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