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银冈书院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路径

2017-09-03 03:37李雪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文化内涵

李雪

[摘  要]在历史长河中,古代书院曾经对社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铁岭银冈书院是东北地区清代建院最早的书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东北地区的文化历史中发挥了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经典等学术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铁岭银行书院在当代发挥的作用呈现式微态势,存在着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传承国学文化的学术氛围、书院文化的德育价值尚待开发以及研究书院文化的科研人才紧缺等发展问题。鉴于此,从凸显书院的东北地域特色、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挖掘书院精神的德育价值以及推动书院的内涵式发展四个方面探索铁岭银冈书院发展的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书院的文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古代书院的复兴具有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银冈书院;文化内涵;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C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12-0067-04

銀冈书院从顺治十五年?穴1658?雪建院至今,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其记录了辽北人民保护、修建银冈书院的历史过程,也是东北地区清代书院发展教育的一个缩影。对银冈书院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丰富铁岭的历史文化内容,也是增进对中国古代书院复兴问题的积极思考。

一、银冈书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一)银冈书院的历史沿革

银冈书院是清代东北地区现存的建院最早、保存最好、办学时间最长的古代书院,是湖广道御史郝浴谪居铁岭时的居室和讲学授徒的场所。郝浴在这里潜心修学并设立学堂教书育人,他还亲自题写学堂匾额“致知格物之堂”,将其作为学堂的办学宗旨,以此实现“昌明理学,启迪后贤”教育主张。郝浴在铁岭生活了十八年,他开辟了辽北教育的先河,使得辽北荒芜的文化有了生机。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郝浴复官还朝,临行前将自己的书室、田产、书籍、器物,无偿捐归铁岭地方办学之用,并正式命名为“银冈书院”。

1683年,铁岭人民为纪念郝浴在铁岭所做出的贡献,将“致知格物堂”改作为“郝公祠”。因铁岭没有文庙,一些祭祀活动大多都在银冈书院院内举行,前来郝公祠的祭祀者络绎不绝。但后来书院被八旗兵占领后,书院的教学活动被迫停止。“在1710年,焦献猷担任铁岭知县,在赴任时,郝浴之子郝林嘱托他到任后一定要恢复银冈书院,请他‘清理旧产,仍归书院。焦献猷到任后经过努力,‘始经盛京户部暨奉天府尹两衙门断出原有房地归还。此外,徐元弼等人捐资‘购旗丁新建侧舍三楹,隙地一块,并为书院。”[1]

除此之外,郝浴的弟子等人还筹集捐资,对书院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书院作为教书场所的功能,还为《银冈书院记》《银冈书院题壁》《跋银冈书院题壁》等刻石立碑,以此记录银冈书院的发展历史。在1714年,郝浴之子郝林被任命为奉天府府尹,在这段时间内,书院教育事业发展兴盛,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如有“字震九州”的著名书法家魏燮均。他们经常在银冈书院进行创作,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等,而这也成为清代辽宁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银冈书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存在时间来看,银冈书院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也是东北地区最早引入西式教育的古代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辽宁地区的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由此也被世人誉为“关东第一书院”。另外,1910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曾在这里读书并由此接受到西式教育,开启了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征程,而在周恩来1962年再次来到铁岭视察时,他较为清晰地回忆了他在银冈学堂读书的情形,可见,银冈学堂给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堂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少年周恩来学习观的塑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978年,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在民族独立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共铁岭地委对书院旧址进行了修复改造,在原有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并于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随后相继在198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冈书院现每年的游客接待数量平均在8万人次以上,在对传播和弘扬书院传统文化、传递和弘扬伟人精神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银冈书院的发展现状

银冈书院坐落于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的银冈小区,现占地面积近10000平方米,是一座清代园林式建筑群。银冈书院现作为铁岭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宣传铁岭、扩大铁岭影响力的功能。特别是国家加大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银冈书院更加注重自身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传递伟人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举办活动方面,银冈书院还经常聘请高校专家学者、中学小教师等给不同层次的听众进行书院文化、国学知识的普及。由于银冈书院属于两块牌子一个机构的特殊性,所以除了有关于书院文化建设的研究上,还包括纪念伟人周恩来的各项活动,如举办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活动、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党风楷模周恩来专题展”成为全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学习基地、举办了关于周恩来相片的“风采永存——杜修贤摄影作品展”、“学习周恩来同志,做‘三严三实好干部专题展”等活动,虽然这些活动与书院文化建设方面的关系不是十分紧密,但在不同程度上也提高了银冈书院的知名度,有利于增加人们对银冈书院的认识与了解。

二、银冈书院蕴含的文化内涵

古代书院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银冈书院,作为东北地区建院较早的古代书院之一,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东北地区的文化历史中发挥了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经典等学术贡献。具体而言,银冈书院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名人文化:博学多才之士,利国济世之才

银冈书院蕴含的文化内涵首先要从它培养的人才说起。银冈书院在存在的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广招生徒,扩大教学规模,培养了大批人才,涌现了大量的学子精英,是当时的社会建设的栋梁人才,为铁岭乃至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作用。对银冈书院的创立以及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历史人物如郝浴、郝林、焦献猷、曾宪文、邓士仁等,以及在银冈书院接受教育并后来成为栋梁之才的历史名人如周恩来、任辅臣、石璞、冯广民等,他们都可堪称为利国济世之才。

具体来看,银冈书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或攻经济,或究理学,或擅词章、书法等,都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如书院创始人郝浴讲学教授的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为辽北及东北一带的文化名流,如左暐生、左昕生、戴遵先、戴盛先、徐元弼等,随后又有史学著作《尚书》作者李锴、有“清代的王羲之”之名的大书法家魏燮均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堪称博学多才之士。除此之外,在民国时期,有革命烈士任辅臣、邓士仁、石璞,水利学家彭济群等等,而1910年周恩来就读银冈学堂更为其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除此之外,关于名人信息挖掘上还存在着信息的遗漏,为此,进一步完善对书院文化名人的研究工作也是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治学文化:坚持经世致用,孜孜不倦勤于学

治学文化是一个书院的精髓,决定着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自从郝浴创办银冈书院以来,他始终秉承致知格物,坚持经世致用,孜孜不倦勤于学,为银冈书院治學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郝浴在他因揭发吴三桂而被其陷害,被贬到铁岭的极其困难条件之下,让然“潜心义理之学”[2],“取圣贤穷理尽性之书,日循其说”[3],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最初将银冈书院命名为“格物致知之堂”,就是《大学》中“格物致知”之意。他对理学的大多数流派都有研究,对其代表人物的理学观念大都胸中有数,把握神髓。[4]从他敢于揭发吴三桂这件事,也可以看出郝浴的为人之道深受官方哲学理学影响,理学中的注重修身、不畏权贵的崇高品质。

“郝浴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认知基本上是遵从二程之‘即物穷理之说。在《论礼》一文中郝浴提到,致知而无庸格物,非圣之所谓致也。”[4]总体来看,郝浴经过三个阶段的勤奋钻研,才获得了学术上的成果:第一阶段日日苦读圣贤穷理尽性之书,又不断地“于求道之家密证切问”;第二阶段又出入诸家,“求精入其所以然而抉其弊”;最后即第三阶段,他“反之于曾子、孟子及两程子之学,孜孜研入”,才真正有所收获。以上也可将其归纳为银冈书院的治学文化:坚持经世致用,孜孜不倦勤于学,是银冈书院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银冈书院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银冈书院虽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现实的文化建设中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书院的进一步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

对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是当前铁岭银冈书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从书院的文化资源的保护轨迹来看:虽然银冈书院自从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已编制完成《银冈书院保护规划》,东院园林的去现代化改造与书院地面修缮工程也在开工过程中,书院院落景观将更具有文化气息和质朴感。但银冈书院在对书院文化资源的征集和保存上工作存在滞后性,如银冈书院因欠缺经费而不能征集和购买到民间个人收藏的书院历史文物;如银冈书院内文物库房的储存条件有限,导致部分文物因室内温度、湿度亦或其他因素而受到磨损,而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与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经济投入不足有直接的关系。由此,书院文化的挖掘和建设上存在短板。

(二)缺乏传承国学文化的学术氛围

开设讲坛、传播国学文化,是古代书院现代价值的最集中体现。然而受书院场地条件限制和国学文化宣讲人员的匮乏等因素,导致书院在此项功能的发挥上严重受限,尚未形成传承国学文化的学术氛围。

(三)书院文化的德育价值尚待开发

古代书院存在的当代价值不应该仅体现在它作为一处文物古迹而让世人瞻望,也不能够仅停留在它作为一段中华历史而引发人们的些许回忆,而应该作为传递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书院文化中所蕴育的德育价值。书院文化是中国古代大学文化的核心,包含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学术创新精神、书院的教化精神,而这三个精神的实质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人才,但从当前众多书院的发展轨迹来看,书院似乎大多都在承担着文化旅游的功能,而传递书院文化精神,发挥德育价值的功能却呈现式微之势,这不得不引起当代书院文化工作研究者的重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古代书院德育功能的发挥,但这并不能说明书院文化丧失当代德育价值,而是应该将古代书院的德育教化功能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方法结合在一起,如将书院文化中“立志、勤俭、慎独、内省”的修身教育和“孝悌、义节、诚信”的人伦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将书院文化作为青少年德育内容的重要补充。

四、银冈书院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分析

从当前中国书院复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来看,存在着在观念上、制度上的严重滞后现象,对体制内高校的过度依赖和对非正规、体制外有效探索的极度漠视,都将成为束缚书院复兴的枷锁和障碍。[5]针对当前书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特别重视和促进书院的转型发展,具体解决途径如下:

(一)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肩负国学复兴的使命担当

“书院制度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因为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中兴和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6]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促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方向,而古代书院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必须肩负起国学复兴的使命担当。这也给银冈书院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契机,作为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书院,只有重视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才能更好发挥古代书院的现代价值。当前社会上流行一种称之为“国学文化游学”的国学教学模式,这属于教学方法上的一大创新,让学生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体会“读万卷书”的道理,银冈书院已与抚顺、沈阳的游学俱乐部展开了合作,已组织多次国学文化游学活动,如穿汉服、举行开笔礼仪式、小型国学知识讲座等,但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如何使类似活动更具组织化和时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学文化的传承过程并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这才是此项活动开展的方向目标。因此,银冈书院要在发挥原有继承书院文化的同时,将弘扬国学文化融入到书院的各项活动开展中,助力国学的现代复兴之路。

(二)挖掘書院精神的德育价值,加快书院的现代化转型

书院精神是书院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书院精神对于引领社会思想潮流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银冈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自身的书院精神,提升德育价值,从这3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练书院精神。银冈书院从最初在清朝期间传授儒家传统文化到后期民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递新思想、新思维的革命文化,见证了我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周恩来同志少年在此读书并接受了革命思想启蒙,为该书院增添了浓重的革命文化气息,而将这些文化思想进行凝练——“银冈精神”应运而生。银冈精神的凝练并不是单纯的将各个时期体现的文化特色进行罗列堆积,而是要对厘清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深远影响,如银冈书院创始人郝浴身上所具有的“以修己爱民、廉洁自律为务,以负荷担道、解救苍生为志”的人生观,这与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对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得益彰的,同时也验证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基,在此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更具实效性,由此可以将二者相结合既凸显了书院精神的德育价值,又使得书院的发展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同轨,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各种不同讲学活动来扩大“银冈精神”的影响力,切实提升书院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书院发展的现代化转型。

(三)努力争创地区的文化品牌,促进旅游产业链的构建

鉴于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因此银冈书院积极与市旅游局沟通,挖掘文化资源,开发银冈书院的文化旅游潜力。此外,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与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局合作,对银冈书院网页进行调整和完善;与辽宁省文化厅沟通,将银冈书院网页与其网站链接;与百度等知名搜索网站联系,争取利用技术手段,在百度等网站上设置银冈书院、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的搜索优先权,目前这一工作正在持续协商的过程中。关于文化旅游,银冈书院目前一方面以“书院文化”为主题,对旅游者讲述古代书院礼仪,让旅游者身临其境置身于古香古色的书院建筑中,品儒家思想精髓“格物致知”的思想;另一方面,积极和民间艺人合作,开发例如美术绘画、文房四宝等文化体验旅游纪念品,有针对性的制作一些凸显和反映书院文化和伟人精神的纪念品,使得文化品牌的创建上不仅有纯粹精神上的丰富,同时还有借以留念的纪念品,从而搭建实物与文化之间的桥梁。

综上所述,银冈书院应该从学术科研、书院功能发挥、书院保护以及书院文化旅游建设等方面着手来全面加强银冈书院的文化建设,以期更好地发挥书院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秋,姚尧.试论银冈书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J].辽宁师专学报,2008,(2).

[2]清史稿:本传[M].

[3]郝浴.寄夏峰孙徵君书[Z].

[4]于景祥,张艳秋.郝浴思想三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7,(7).

[5]程方平,王艳芳.中国书院复兴的当代价值[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5).

[6]王洪才.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J].大学教育科学,2013,(1).

责任编辑  杜福洲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文化内涵
长征精神和青年成才
学校红色文化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研究初探
大学生篮球选修课的德育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学生游戏的德育价值及游戏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