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2017-09-03 06:59:54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模态交际评估

邢 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0045〕

高等教育与教学

信息时代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邢 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0045〕

信息时代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观念只涉及个人认知行为,忽视了其他模态系统对意义构建和信息传递的贡献,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现代化的挑战。在多种符号系统集合而成的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模态的选择和协调、多模态评价体系四方面构建大学英语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尤其要注意培养和发挥教师作为设计者和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监控者和评估者的角色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多模态意义的构建和传递,提高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多元识读;教学设计;教师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图像、声音、动作和颜色等表达意义的符号元素与语言符号相互依赖,并共同构建意义的多模态系统。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提出,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观念只涉及个人认知行为,忽视了其他模态系统对意义构建和信息传递的贡献,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现代化的挑战。[1]因此,我们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Multi-literacy)和读写多模态(multimodal)意义的能力。在此背景下研究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内容创新应用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多模态英语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来设计调用不同的模态,成为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学习者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对于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需求、教师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多元识读的理解程度和信息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三个层次的标准,即一般、较高、更高。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多元识读水平、信息技术水平、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动机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模态;这不仅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精神的体现。

二、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教师依据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优化的创造性活动。多模态教学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符号的系统资源,以多模态符号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3]信息时代背景下,多模态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促使教师面向未来,深入思考多模态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设计是所有模态和模态组合的运用,是在某个交际语境中实现话语的手段”。[4]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语境因素(包括影响学生学习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教学材料的难度和深度,教学条件),进而确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原则的优化组合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师设计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信息,即采用合适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步骤来实现教学目标,并最终形成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包含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模态的选择。我们以大学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设计的程序。

表1 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多模态教学设计程序

此设计能够通过真实性、建构性、分享型等语言交际活动,创设良好的英语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推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参与学习。话语由师生通过多模态共同建构,教师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结果悄然融于课内。展示突出多媒体环境下以计算机为演示工具的多模态外语教学,它区别于以教师为主的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及学习小组基于任务的课堂展示。协同作业突出任务型合作学习,倡导结对、小组、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活动,强化师生、生生对话与合作,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际互动的多向互动过程,同时也避免了多模态教学形式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知识点的记忆。体验性突出体验式英语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体验式英语学习,使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条件优化多模态学习。课外自主活动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学生也有机会体验教师如何对学生做出评价,利于学生自我调整,达到教学预期。

三、模态的选择和协调

新《课程要求》强调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即在真实语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缺乏真实交际语境,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不同模态的协调、强化和互补关系,选择和调用最有效的模态及模态组合,为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的教学情景;同时,教师利用教学环境、使用现代教学媒体(PPT、同传教室、微电影等)能够模拟真实语境,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赛视频引入主题——肢体语言在交际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后,通过口语模态,辅以PPT上与主题相关的图像和文字突出面对面交际的重要。在讲解“肢体语言存在文化的差异性”时,教师以美日首脑会晤的视频作为学习的实际环境,以口语模态,同时配以视觉模态——日本首相和美国总统握手的表情图片来表达重点信息,文字解释提供详细信息——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接触近乎真实的语境,获得的语境知识更加具体,感受肢体接触在不同文化中存在的巨大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模态的选择和协调为多模态话语交际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表达方式,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和构建意义,比单模态话语更易理解,且印象深刻。例如,在讲解肢体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时,教师在PPT上列出图表,并配以详实的数据“According to the social anthropologist, Edward T. Hall, in a normal conversation between two persons, less than 35% of the social meanings is actually transmitted by words. So, at least 65% of it is conveyed through the body (non-verbal channel).”再加上关于表情、衣着、手势的图片,让学生讨论每张图片所传递的信息和其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解时,也通过视觉模态来补充和强化自己的话语信息。例如,以手势表示节奏强调重点,以身势语模拟、强化信息和概念,以语速、声调、表情的变化突出讲授内容的重要性。我们读出PPT显示的文字是教学的主过程,而配上文字、图片和视频则是对这个过程的强化,让第一种模态表达的信息更加突出;同时,教师的发音、声音等半语言模态和表情、着装、身体移动、动作等非语言模态也一定程度影响到教学效果。这种结合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多种符号系统的搭配使用是多模态话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还能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充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多模态化的评估过程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多模态化的教学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往往采用教师评估的方式,在期中或期末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方式重视共性,把分数和对知识的掌握视为重点,导致部分学生依赖教材,甚至于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区别于以往的单一评估方式,多模态化的评估体系是动态评估体系。教师采用多模态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以自评和小组互评等形式参与到课程评估实践中,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评价的重要依据。首先,多模态评估体系包含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演示、角色扮演、校内实践等多种形式。学生自评和互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改进学习方法。其次,多模态评估体系提供了多模态化的评估内容。除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还加大了对教师及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的评价比例。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媒介识读能力和多模态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多模态评估体系体现了评估主体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估、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识读能力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教师评估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红线。教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了解存在问题;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也需要教师进行审核,不仅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还能对学生产生争议的问题进行复议,力争在评估主题间达成共识。阶段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小组活动和学生自主性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以恰当方式及时反馈。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将评价纳入其中,对每堂课进行总结性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模态组合,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程度改善。

五、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当我们已经从读写时代进入了超文本时代,整个社会越来越趋于多模态化。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带来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

1.设计者和组织者

多模态教学环境下,教师是行为的发起者,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阶段使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并以此设计调用多种符号模态来构建和传递信息,组织实施和教学执行。[5]因此,教师要更深入地学习多模态相关理论,并以此指导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绝不是机械地操作电脑,简单地播放课件,而是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多元识读能力。例如,教学过程中注意合理运用多模态话语的媒体系统。除了以声音符号和书写符号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还要重视伴随语言的媒体形式,如语速、音调、频率、语音语调,及字体、版式、空间布局等;协同肢体语言和表情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传递的信息。重视训练学生非语言模态(视觉、听觉、布局设计等)的运用;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口头表达的效果,有效地传递信息等。

2.引导者和参与者

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具有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学生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教师通过设计协作性强的教学活动,主动积极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活动,并以平等的参与者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改进教学效果。从计划、监控、实施到评估,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这就形成了高层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中,教师、多媒体技术、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呈现流动状,通过多模态协同作用构建意义和传递信息。教师充当了激发学生主动性、解读各种符号资源及其意义潜势、辅助其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3.监控者和评价者

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参与小组协作、成果展示等活动进行交际。这势必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并对其运用、辨识和处理多模态信息的能力进行评估。缺乏教师有效的监控和评估,就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会出现无目的性和无计划性的误区;教师作为监控者和评价者,所给与学生的及时反馈与评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多模态教学主体与客体间的互动交流。

六、结语

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人际互动。当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出生于且成长于信息时代的“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6],教师不仅要思考多元化和技术化的现在及未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更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问题,总结和归纳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和角色转换问题,以满足大学生当前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1] New London Group.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96, 66(1): 60-90.

[2] 邢琰. 大学英语多模态视阈下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探析[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102-106.

[3] 张征.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外语,2010,(03):54-58.

[4] Kress G R,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2001, 54(2004):318-320.

[5] 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 中国外语,2010(3):48-53.

[6] Prensky, M.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J]. On The Horizon,2001,9(5):1-6.

[7] 代树兰.多模态话语研究——电视访谈的多模态话语特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樊 霞)

2017-05-30

邢琰(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教研室讲师,硕士。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6A880029)。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4.012

G642.0

A

2096-2452(2017)04-0062-04

猜你喜欢
模态交际评估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评估依据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计算物理(2014年2期)2014-03-11 17:01:39
最终评估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外语学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