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梦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高等教育与教学
“信息茧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与应对
王晨梦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学生构建的“信息茧房”,让思政课的效果大打折扣,随之形成的“认知茧房”,学生的偏见和错误极化,甚至部分同学形成了“思维茧房”,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茧房”,应从融入、碰撞、扩大循序渐进地应对,打开沟通渠道,整合信息传播形式,创新思路赢得主动,以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
信息茧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策略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第一次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虽然信息时代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是跟着自身兴趣走,只听只看自己喜欢的信息。久而久之,用户就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
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裂变式发展,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多元化信息的不断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对庞杂的信息应接不暇。另一方面,随着搜索引擎的变革,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选择所要接受的信息,而为了迎合用户的选择性心理,“推荐时代”悄然来临。而这些又加深了用户接受信息的片面化和狭窄化,每个用户都在构建“我的日报”,陷入“信息茧房”不可自拔。尤其是对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这种构建“茧房”的趋势更加明显。
1.学生构建“信息茧房”,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打折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但是所获取的信息其广度却十分有限。虽然当今的大学生不同于其他时期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但是由于其年龄、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还未完全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群体认同,价值观认同。因此,容易被与自己相同价值观的信息所吸引,所以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
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可获取性较其他信息来说,更加简单快捷。因此,更受学生的欢迎,这势必会带来人际关系交往比其他时期有所减弱,社会成员间的黏性减弱。桑斯坦认为,在网络时代,随着个人有能力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输入,信息的获取就会因人而异,这就减少了群体的共同经验,不同意见群体之间的冲突就会上升,难以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社会黏性便会相对减少,原本的群体维系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当“信息茧房”出现时,社会成员间的联系变弱,而反映到课堂上就是师生间的联系减弱,互相的认同减弱,从而减少了主客体之间的对话和信息传递。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自身的特征,学生对思政课不热心,不重视,对所传递的信息不感兴趣的,甚至有些学生潜意识里也不认同,并且师生之间的交流有限,学生有时会向网络寻找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信息,这样“信息茧房”就强化了。一旦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不感兴趣,大学课堂纪律性又不强,再加上互联网的信息的多样性,学生们会自发脱离课堂,不理会老师课堂讲的内容,只需动动手指,直接屏蔽老师的授课内容,甘当“上课低头族”,这样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将难以为继。
2.学生认知产生“认知茧房”,错误信息和偏见极化
“信息茧房”使学生在信息获取中产生了“免疫”功能,只有自己所关心的和所能关注的信息进入自己的范围之内。一方面,因为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高度同质化,而这些同质化的信息强化了学生对某些领域信息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接触到其他信息的机会变少,最后只能陷入自己构建的“茧房”之中,其信息的有限性,造成眼界和认知的局限性。
眼界和认知的局限性使“茧房”内个人的错误更加极端化。一些人生活在自己所构建的“茧房”中,花费了时间和精力独享自己的“天地”。当要对某一个具体事情表达看法或者是要提出解决方案时,恰巧这时候得到同处“茧房”的其他个体“赞同性”的暗示,个人将会放大自己的偏见,甚至散布错误。所以,一旦学生所形成的“茧房”里边信息是偏驳的,甚至是错误的时候,由于其茧房的封闭性,错误的信息将不断深化,内化于学生的思想之中。错误信息的增多,会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极大地挑战。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茧房”会锁扣同类信息,包括共识和偏见,而这种所谓的共识很可能在网络上迅速放大和传播,形成“恶性循环”。凯斯·桑斯坦曾指出,“极化”是团体成员开始有了某些偏向,在商议讨论后,群体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将会形成极端的观点,而且错误观点将会赢得更多支持。学生之间的错误极化,虽然不至于演变到如此可怕的地步,但是如果放任错误信息的滚雪球式发展,学生的错误极化会加剧“上课低头族”的现象,学生可能会对思政课老师上课的内容产生排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面临很大的阻碍。
3.部分学生形成“思维茧房”,大学生思维窄化
学生构建信息茧房之后,一旦茧房加固,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认知的局限性,进而会形成思维的局限性,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思维不断强化,但这种强化会在一定情况下造成自我认知的膨胀,对于其他的消息进行排斥,形成信息回音堂,信息的不断重复,最终形成思维的不断变窄。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现实网络世界的开放自由,极大地赋予了个体发挥主体性意识的快感,个体化思维被足够的尊重。这些都使得人们脱离了公开的信息广场,不用理会不同的声音,这种模式的反复叠加,个体接收到不断相同的信息,就更加难以克服自身知识的局限,形成自身的偏见。
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较长,这种由个体偏见引起的不自觉,将学生自己的眼界变得狭窄,而且一旦定向重复巩固这些错误,不全面的信息必将导致思维窄化、认知僵化懈怠、思维模式狭隘。这不仅有害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将是巨大的危害。
“信息茧房”从其心理角度分析,是受众选择性接触心理的体现,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茧房已经成为常态。对于“茧房”我们只能应对,融入、扩大、再造,却不能直接破除。因此,我们的应对策略应从融入“茧房”,碰撞“茧房”,进而扩大再造“茧房”三个过程来进行思考分析。
1.融入“茧房”,打通教育沟通渠道
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要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关键还是在人,特别是要发挥教育者的信息传达方式。只有积极转变交流方式,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才能真正打通教育话语渠道,让教育者融入到学生的“茧房”之中。
(1)改变交流姿态。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老师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信任,一味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示人,只会使关系疏离,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信息传递会变得不畅通。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强制性、命令式的语言,改变原有的信息传递方式,对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要给予倾听和妥当的回应,努力塑造一个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教育者形象,让学生认识到这种信息的获取不是绝对强制的,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之上的。这是教育者打通教育沟通渠道,融入学生“茧房”的第一步。
(2)共建生活场景。课堂是大学生生活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在这个场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信息传递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主动地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主动运用可能存在于学生“茧房”之中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地从教育者这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观点看法。教育者通过与大学生的平等沟通,调查研究当代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使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课堂真正成为大学生乐意参与的生活场景。
2.碰撞“茧房”,整合信息传播形式
(1)直面“茧房”。 在碰撞“茧房”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直面“茧房”,只有直面这样的客观现实,才能真正地提高信息素养,整合信息传播的方式。首先,教师应当从认知层面帮助大学生了解“信息茧房”的含义和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觉去认识自己是否身陷“茧房”当中,从而引发大学生对自身信息生存状态的理性反思。然后,从价值判断层面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信息茧房”。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展开讨论,甚至可以把“信息茧房”作为辩题,在学生之间开展辩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信息茧房”的理解。最后,从观念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息传播观点,提升信息素养。
(2)构建信息“人行道”。 桑斯坦在其书中提出构建“人行道”模式。他认为,无论是物理空间,比如公园、商场等,还是大众媒体,比如报纸、网络、电视等,都属于公共领域,都应该像人行道一样,可能会遇到各种不想要和非计划的情景,不同的人群会有与以往不同的新鲜体验;而这些未经事先筛选而遭遇的情景状况,会引发人们的言行互动,引发不同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构建这样有复杂新鲜的“人行道”,让更多不同的信息进行碰撞,产生“大脑风暴”,通过碰撞让信息不再单一,让学生各自的“茧房”有了新的血液,甚至会去除原来不当的内容,思维广度不断扩大。
3.扩大“茧房”,创新思路赢得主动
网络的变革发展,改变着大学生的网上行为,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提出新课题。因此,教育者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及时采用新方法、新形式,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赢得主动。
(1)着眼于“第一课堂”。当打通了沟通渠道,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之后,就应该充分运用“第一课堂”的优势进行主动地教育培养。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其次,教育者应该主动植入各类信息,比如社会要闻,国内外事件,当前行业背景等,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原本的知识,但不能偏离太远。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2)建立新的视野。扩大视野,不仅仅着眼于思政课这个“第一课堂”,应该运用高校的各类资源。首先,可以利用“信息垄断平台”,打造校园信息共享系统。比如校园网平台,有其各自“垄断”的信息。这类平台为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设定了固定通道,通过这类共有的信息平台,灌输更多的信息资讯。其次,还可以运用社团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文化,获得更多新的观点,从而更好地扩大“茧房”开拓新视野。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6-140.
[2] 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70-89.
[3] 岳金霞,李佳.“信息茧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途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79-83.
[4] 贾瑞.新媒体时代“信息茧房”现象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07):214.
[5] 赵石强.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03):27-29.
[6] 胡婉婷.“信息茧房”对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破坏[J].青年记者,2016(15):26.
(责任编辑:李瑞兰)
2017-05-15
王晨梦(1993- ),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4.014
G641
A
2096-2452(2017)04-0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