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高等教育与教学
河南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李艳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河南省正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农业产业集群,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校的学科建设。河南农业类高校一直以服务好农业为目标来开展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农业科技骨干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河南农业类高校在学科建设中仍然面临有新的困境、机遇和挑战,表现出在科技创新更新上难以支撑农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因此,及时把握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并针对这些人才完善学科建设,将有助于提高两者的协同发展,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科建设;农业类高校;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可以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贡献先进的技术、专业的人才以及创新的理论,帮助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类高校只有建设好学科以及学科体系,才能在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下,研究出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型的理论成果,培养出高技术含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来促进“三农”建设的发展甚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与农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顺应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为了服务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农业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要与时俱进,探索式前进。河南农业类高校坚持培育重点专业,加强团队建设、积极探索相关专业跨学科建设等先进的融合学科建设发展理念,根据河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来调整单个学科甚至多个学科的方向设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理论有效运用于实际的平台,期待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献计献策,培养人才,真正地助力我省农业产业集群的改革与发展。
1. 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是指高校针对不同的学科投入专业性的师资力量和配套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打造一个包含学术团队建设、科学研究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以及学科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一个高校学科建设的好坏是评判其竞争力高低的体现。学科建设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指不同专业的建设,比如,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纵向指纵深的科学研究水平,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不同层次的学科建设。高校可以根据学科建设的纵向层次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常规的人才有博士、硕士和学士等。
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该院作为刚成立的农业类本科院校,在学科设置、重点学科建设以及跨学科建设等环节中虽然还处于探索时期,但是因其发展迅速。目前专业设置已经涵盖了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种不同学科门类,建设有100多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畜牧和兽医专业已经成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财务管理专业成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13个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成功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农林经济、农业机械化、会计学以及投资学等都已经跻身重点学科行列,而且这些专业正在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这将对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2.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以若干个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相关服务机构为辅助,以加工聚集地为核心,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围绕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种养、加工和物流,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综合效益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群体。
根据河南省政府规划,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认定标准为:一是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产业链相对完整,并辐射带动一定的区域。二是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由多家经营组织连片发展、特色产业较为集中的区域。三是种植加工类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带动1万以上农户,养殖加工类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5000以上农户。四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0%以上。五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生产加工型企业自建基地生产的原料或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签订合同收购的原料,占生产加工原料的50%以上。[1]
河南省自2012年开始启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工作,截至到2014年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已达540个,涵盖了米业面业、畜禽、乳业、果蔬、油脂等12大类;其中,30亿元以上的集群有70个,50亿元以上的集群有21个,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集群有7个。[2]学科建设作为衡量农业类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丰富的、有层次的、相对集中的学科类别是农业类学科建设系统化发展的基础。目前虽然有河南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河南省部分农业类高校也建设了一批特色农林类的学科,比如,河南大学的棉花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的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但是这些特色学科建设进程缓慢、发展与创新程度有待提高。因此,相对于河南省的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学科建设的发展速度是较慢的,造成这种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河南农业类高校学科之间的合作度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高校与产业集群的无缝对接是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可以把人力资本和技术成果积极地运用到企业实践中来,促进企业的升级换代,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经过实地考察,在河南省的农业类高校中,学科之间的合作甚微,产学研合作机制没有建立。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该院虽然有经济类学科与动物医学类学科,而且彼此都有农业产业集群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但是两者难以在学科建设中结合起来,一起与农业产业集群对接。造成这种学科建设单独对接产业集群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农业产业集群本身比较复杂,可以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分类,不同的产业集群与高校的对接特征也不一样,这种复杂的集群特性使得高校学科集群难以快速地把握不同产业集群的特点,所以使得农业类学科建设滞后于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其次,许多企业在研发上面,主要与政府、科研机构、技术服务公司进行合作,与高校的合作并不积极。
2.河南农业类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创新力度不够
目前河南农业类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创新力度不够,表现在难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学科调整,难以根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专业调整,缺乏对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积极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专业调整,例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已经关注到河南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资金缺口比较大,金融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积极申报了本科投资学专业,目的就是培养一批投资学人才来助力地方农业的发展;会计学院也针对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设立了涉外会计专业,为企业与国际接轨培养专业性的涉外会计人才;另外,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不同学科之间专业教师的相互流动渗透,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教师“一专多能”的教育模式。但是鉴于农业类高校普遍比较注重传统学科建设,对新学科的设置缺乏远见,因此整体创新度不高。
但是不创新难以持续发展,不创新难以服务多变的市场经济,实现农业类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使之在相互影响中推动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提高河南省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实现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才能为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提供科技和理论的双重支持,进而实现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的协同配合,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对高校学科建设支持有限,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缓慢
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与农业产业集群的深入合作,政府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目前河南省省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在项目申请时都在强调产学研合作,政府每年也会拿出一定的资金来支持产学研合作,帮助搭建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的桥梁,但是由于现有的各种制度、管理体制、科研体制等不完善,收效不够明显。因此,政府对于它们的合作要做长远的科学规划,才能引导二者协同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面临“低端化锁定”倾向明显、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加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全球价值链中依附式发展、产业链不紧密、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等问题。政府必须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帮助企业克服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推进产业化集群的转型升级。河南农业类高校学科创新迫切需要政府的资金以及政策的支持,而且创新驱动离不开各种层次创新人才的加入。例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虽然正围绕牧业经济开设许多学科,但是创新团队的开发不到位,学科建设表现出难以迅速培养出相关的专业人才的现状,也就无法迅速满足我省相关专业人才的农业产业集群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4.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规模不经济,难以集聚经济效应提升集群竞争优势
农业的集聚经济效应会继续强化农业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了农业产业集群与市场相互促进发展的机制,并且产业的规模化聚集产生了产业技术的强大需求,吸引了相关技术供给者和创新者进入,产业内的细化分工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又会创造新的技术创新机会,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创新和学科集群创新的共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科建设创新与产业集群创新的效率。但是河南省的产业化集群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表1 2016年6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数目
表1是去年6月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数目,在给出的郑州市和26个地市的农业产业集群的数量,虽然每个地市都有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项目,但是数量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最高的信阳市有17个,而兰考县、长垣县、邓州市和鹿邑县都只有2个产业集群项目。可见,地区之间集群数量的差异是比较大的,而且这项集群项目都由各地区的政府直接单独指导和支持,导致地市之间的集群建设项目难以相互渗透和融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表2 2016年6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生猪集群名单
表2是以去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生猪集群名单为例,从表中数据可见,河南省确定的生猪集群建设项目一共是18个,但是确分布于13个市区,隶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管理,因此相互合作起来就比较困难,难以激发出协同发展的潜力,难以形成规模经济。[3]
5.农业类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农业集群缺乏专业性人才
人才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河南省农业类高校比较少,而且针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综合人才的培养意识不高。现代农业集群发展难以依托农业类高校来提升其创新研发的能力。比如,襄阳生猪产业化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所有生猪及相关生产厂家都没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研发队伍,生猪良种繁育几乎全都要靠引进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国的种猪,在围绕消费转型、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等方面技术都要靠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科研院所学科建设来提供,但是这种产、学、研的结合很松散,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一种利益整合体。这样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综合性的效果不理想。反观我国一些肉食加工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和队伍,如双汇集团就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有一支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支撑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可见,加强河南农业类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迫在眉睫。
1.探索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集群对接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类高校学科集群有效对接当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要在农业产业集群涉及的企业设立实验基地,采取“一对一”的对接模式。比如,河南农业大学与安阳县永和镇共建了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与河南农业大学共同建立的,一方投入资金,一方进行技术开发,这种共建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探索,是学科集群与农业产业集群“一对一”对接的范例。其次,农业类高校与农业类企业一一对接,一起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不限形式。比如,企业占主导而高校配合、高校占主导而企业配合或者高校与企业混合主导的模式,这些模式都可以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并把研发的科技成果快速的对接到企业的生产中,使之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升级换代,培养新的盈利增长极。
高校的基本功能简言之,就是培养人才、提供科学技术和为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是实现学科创新能力提升和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平台。我们应不断探索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共同转型升级。一是企业生产与高校教学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模式。比如许昌学院派多名博士到河南众品企业,帮助企业攻克了冷却猪肉卫生安排控制的企业技术瓶颈,帮助企业积极研究新的生产工艺、研发新的产品,可见这种教学与产业真实对接的模式有效的实现了产学研的协同发展,不但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同时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众品企业的专家到许昌学院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实训要求、学生的就业创业进行实际的指导,积极以企业的身份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员工缺理论的难题,解决了高校教师缺实践的困境,双方实现了所谓的“优势互补”。众品到学校进行培训交流活动,学院派博士等高技术人才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二是成果转化的经营合作模式。校企双方积极搭建了“众品许昌食品学院肉制品联合研发中心”平台。这个平台将通过学科建设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实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实际生产力的应用能力。三是技术对接的研发合作模式。双方合作共同申请国家、省、市三级的计划项目,争取更多的科研资金,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实践基地模式。根据学生意愿,建立“众品班”, 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不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做好更好的职业规划。这些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工作。[4]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也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平台,2017年,该院与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战略合作期限为6年,雏鹰农牧集团每年为学校捐资50万元,共同建设雏鹰农牧学院、雏鹰农牧经济技术研发中心、实施 “雏鹰计划”、开展奖教、奖学及助学等活动,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科学研究、助困奖励、人文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享共赢,真真实实地加强学科建设。另外,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领导也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学院积极和南阳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和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比如合作项目“高温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2.建设大学科技园,提升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
自从我国提出要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就业政策的出台,我国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都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大学科技园正以燎原之势在各个高校蓬勃发展开来。鉴于资金的支持力度,目前大部分大学科技园一般都处于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为资金支持力度等因素,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发达地高校中,汇集了大批高技术人才,比如,博士生导师、创新性专业的教授等,因此,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科技文化氛围普遍良好,而且具有明显的创新优势,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师资力量。大学科技园不但可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承担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而且有先进的研发硬软件配套设施,所以学科综合性研发能力要比普通的高校单一学科建设强,技术集合度更高。可以借助国内企业的实际技术项目,依托科技园的平台,研究一些有产业发展需求、影响力较大的项目。可见,大学科技园是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与农业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的代表性模式,这种模式不但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而且提高了高尖端技术的创新水平。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参考模式,参考大学科技园不但可以帮助农业类高校优化创新环境,也可以提升技术的转化能力,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类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3.加强政府参与力度,推动以产业为导向的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的转型升级
河南省农业类学科建设和农业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离不开政府全方位的支持。从政府层面上来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持续推进对农业类高校的政策支持,首先,政府要从宏观层面上加强对农业类高校的宏观调控,指导其学科建设中的专业设置和校企合作,农业类高校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加强建设,希望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其次,政府要发挥农业类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帮助农业类高校根据企业的发展来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在高校搭建好校企合作平台;第三,加大农业产业双集群甚至多集群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第四政府要引领高校明确学科集群建设的目的,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引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河南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支持,2015年河南省曾投入31亿元帮助河南省高校建设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位居国外与国内前列的特色学科。大学都积极响应,全省首批共有17所高校的35个学科入围一期建设。可见政府对学科建设的支持从政策落实到资金的支持,随着后续一系列政府支持的落实,农业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必然能得到快速发展。
4.改善农业产业集群的环境,提升其规模效应
为了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省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要明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根据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根据河南省的建设重点,对学科建设和农业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进行相应的政策指引与支持。首先,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促进农业类高校和企业的相互沟通是其政策目的,所以政府要为建立农业类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扶持。一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学科建设从落后的、短期的以及低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的旧模式转变为先进的、长期的和更深层次的学科建设新模式;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给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弥补学科建设中技术创新的资金缺口,帮助农业类高校改善学科建设中技术创新配套的硬件设施,为农业类高校自主创新研发解决后顾之忧。可见政府正在通过从政策和资金面上,帮助建设好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和农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共享平台,并且维护好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类高校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例如,河南省可以根据上述表2中18个生猪集群建设项目相互独立的状况,提出一些可行性的顶层设计,促进这些分布在不同地市的同一类型的集群建设协同发展,比如,定期开展一些新技术、新经营管理方法的分享,来促进同一类型的产业集群的整体经营效益,形成规模经济的态势。
5.创新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为农业产业集群提供多层次人才
河南省农业类高素质人才供需不平衡,需求大于供给。而且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中的职工,根据调查,其高学历文化程度的占比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农业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人才机制的灵活与否、公平与否决定着该市场吸引人才的能力。河南省政府为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改革人才发展体制,积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用人机制,来达到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的目的。例如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农业产业集群与知名农业类高校的密切合作,为农业产业集群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农业类企业也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实施权力下放政策,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农业产业集群内企业个体和人才个体的决策权,因为一旦企业有了高度的自主权,就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企业管理中相对落后的一些体制,比如用工机制的改革,可以打破陈旧的企业员工的晋升习惯,比如论资排辈,铁饭碗等旧的计划经济的遗留用工习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合同到期也要和普通员工一样根据考核成绩来确定人员的去留。另外,企业要实施多种类型的人才创新驱动工程,为农业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可以采用建立有技术含金量的农业专家库和农业技术成果库,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最后,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与农业产业集群员工进行对接和联系,为农业产业集群提供尽可能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实现它们之间的资源共享。
[1]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R/OL].(2016-02-28)http:// www.henan.gov.cn.
[2] 张丽叶.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思路研究[J].河南农业,2014(14):18-19.
[3]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2016-06-06) [R/OL].http://www.henan.gov.cn.
[4] 肖东海.“变形记”角色互换带来的共赢[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10):35-38.
(责任编辑:李瑞兰)
2017-01-20
李艳玲(1981-),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助教,硕士。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YBYJ-054)。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4.015
G642
A
2096-2452(2017)04-00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