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17-09-02 17:05徐彤周紫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供给侧改革

徐彤+周紫璇

[提要] 本文針对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就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发展服装创意产业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实施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5日

一、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服装创意产业现状

(一)供给侧改革对服装创意产业的影响。供给侧改革作为党中央提出的与需求侧并行的另一重要制度,现在已经深入各个行业,服装行业也不例外。目前,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从供给端入手,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生产领域的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服装产业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传统产业,服装业的供给侧改革具有自身的行业特性——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品质高、价格优的产品。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对于市场的反应较为迟缓,缺乏市场调研和有效引导,产品较为单一,以及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缺乏有效性和目的性,传统的服装产业出现了单方面的服装供量过剩。由此可见,服装企业要改变,就要升级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创新设计的投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传统的服装企业只有进行产业升级,结合文化创新产业,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转型为服装创意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改变如今服装产品在供需方面所形成的不合理的配置。

二、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分析(S)

1、武汉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武汉素来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地处整个中国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交通区位相对优越。“海、陆、空”三种交通运势方式在武汉都能实现,多样的运势方式催生了强大的物流集散运输系统,不仅提供了生产材料输入和产出品的快捷输出,而且也是拓展其他服装市场的一个重要优势条件。

2、武汉服装批发业20多年的历史积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武汉市汉口的大夹街、扬子街、汉正街集中出现了“前店后厂”模式的小规模服装企业。凭借着交通和交易渠道的通达,迅速占领市场,最早的汉派服装品牌由此而生,如太和、中英。武汉汉派服装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基础,并且累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对今日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

3、传统纺织工艺设计的传承。汉绣是武汉市出产的特色刺绣纺织工艺品,承载着悠久的地域文化和代表着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作为武汉文化的一种代表,武汉汉绣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等展会上展出。历史上,1910年和1915年,武汉首次将汉绣制品送选至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且获得金奖赢得了知名度。武汉汉绣大型挂壁“三棒鼓舞”、“闹莲湘”等作品被选送北京,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服装创意产业体现文化创意的价值,而文化创意的实现则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工艺,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的汉绣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为如今的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艺术创作方面的引导,也是武汉市发展服装创意产业的先天优势。

4、充足的人才优势。武汉地区的人才资源丰富体现在高校众多,科研成果丰富。武汉是全国第四大高校密集地,每年都输送着丰富的人才。其中,武汉纺织大学以其出色的纺织科研成果和具有创意的服装设计产品,成为武汉高校纺织服装的领头军,荣获科技进步奖。同时,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也拥有一大批与创意服装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创意设计,进一步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劣势分析(W)

1、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武汉市大多数服装企业呈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如今武汉地区服装企业经营者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在汉正街、扬子街从事服装贸易的个体业主,其中只有小部分业主是以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而绝大部分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落后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使得武汉市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困难,制约其自身的发展,导致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2、创新能力欠缺。服装产业在供给侧方面的转型与升级,发展创意产业,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突出表现为服装具有独创性和鲜明风格。然而武汉地区大部分的服装企业没有重视其服装的设计和风格的创新,设计出来的服装款式多为模仿与抄袭其他服装企业或者其他服装派别,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知名品牌。

3、生产设施不够完善,技术支持不足。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硬件条件,但武汉市服装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仍然是以人力为主导,操作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导致了产品质量与生产速度之间产生差异,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生产设备的重要性,但由于技术支持不足,仍使用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设备。根据调查,武汉属于中部城市,相对于沿海地区吸引力较小,这就导致能够收到的投资额还是占全国少数,从而影响到了设备的更新速度,导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融资需求存在缺口,企业规模较小。目前,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融资形式是从银行贷款,但是大多数银行的业务对象还是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资服务不到位。并且武汉地区的服装创意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共享效应不强,使得融资方面处于劣势。目前,武汉服装创意产业的相关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还没有形成大型的企业模式,大都是以服装创意产业工作室的形式存在,比如武汉希乔服装设计工作室、臻馨服装工作室等,由于其刚成立,其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资金筹集有困难。

(三)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机遇分析(O)

1、“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出台。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服装产业要想在这个洪涛中存活下来就需要让生产销售的产品不断根据市场情况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快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出台给服装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机遇,一个转变的机会。服装创意产业应该抓住这次机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行业。

2、武汉服装创意规划的出台。2015年,武汉市政府正式印发《武汉市振兴服装产业专项规划(2015~2020年)》文件,加快武汉市服装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报告指出:武汉要以棉纺织业为基础,以女装和针织服装高端加工为核心,以服装贸易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平台,打造教育、设计、展示、媒体、营销、物流为一体的服装完整产业链。为实现武汉市“十三五”服装行业发展规划,武汉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1)着力培育区域品牌;(2)提高产业创新能力;(3)做大做强营销市场;(4)培养专业设计人才;(5)发展时尚展示产业;(6)打造产业服务平台。政府实施的这些措施无疑给武汉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汉正街的升级与转型。汉派服装把一个地区的产业资源、行业优势通过一个概念表现出来,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服装代表。因此,汉正街的转移为武汉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随着《武汉市振兴汉派服装产业专项规划(2014-2019)》提出打造“中国服装名城”的口号,相关扶持政策已经出台,每年相关专项资金将用来支持服装产业的发展。

(四)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1、服装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以往的武汉汉派服装主要市场为中低端市场,随着如今的技术改革和经济增长,中低端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小,以往的武汉地区服装产业低廉的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但是与此同时,武汉服装产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也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样意味着市场的流失以及无法面对其他地区服装产业的竞争。这对于武汉的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造成冲击。

2、服装发展模式转换慢,电商化程度较低。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模式将是线上与线下协调发展。互联网销售与支付也越来越普及。武汉的创意服装产业对于电商化、互联网化的适应较慢,与正轨发展模式的转换较慢,无法跟上全新的营销发展模式的潮流,最终会导致市场被瓜分,对武汉地区的服装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三、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建议

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从总体来说,刚刚起步,发展缓慢,虽然有自身优势和目前供给侧改革的机遇,但是其自身劣势与大服装环境的威胁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由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改进发展模式:

(一)提高企业的创新创造意识,打造良好的创造环境。创意服装产业,其主要侧重点在于创意二字,“创意”则体现于服装独特的设计和理念。武汉市服装企业应该将产品设计研发的环节放在首位,增加该环节中的资金支持,鼓励设计师大胆创新,结合荆楚地区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相融合,推出具有自身地区特色的产品。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在服装产业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风气,使更多的企业能树立创新创造意识,最终形成良好的服装创新环境。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有能力与其他地区的服装派别相竞争,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二)企业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向管理现代化迈进。武汉市大多数服装企业的管理处于较为传统,较为低层次的水平,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服装企业则会在经营中的各个环节产生一系列问题。服装创意产业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的创新更是应该体现在经营管理上的创新和现代化。企业管理者拥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既能够加强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同时也将为企业产品设计的创新提供相应的企业内部保障。

(三)完善服装企业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的管理与建设。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服装企业,武汉市服装企业在自身基础设施上投入的资金较少。武汉市当前还没有建成一所独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服装创意产业园,在相关领域建设仍是空白,一些已有的独立设计工作室则是挂靠在其他企业或者是依附于大型综合的创意产业园。这样的服装创意产业现状无法形成相关凝聚力,无法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服装品牌。所以,加快服装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能够有效地集中服装创意工作室和创意企业,增进企业间的沟通,加强凝聚力,形成规模效应。服装创意产业园的建立也能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圈的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

(四)加强人才引进,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和加大人才需求。武汉市现在已经有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学府进行相关服装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武汉市的服装就业环境对其吸引力较小,加上学校的学习课程以理论为主,真正具有创新意识的服装人才人数较少,且流动性较大。东部以及沿海地区对其吸引力远远大过武汉。因为,武汉市相关服装院校应该调整教学方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的人才,并且还应改善武汉市的就业环境,对于当地的服装人才进行支持和引导,增强对其的吸引力。同时,也要加大服装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对于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和外国人才,丰富武汉市人才体系,增强多样性,完善就业制度和对人才的保障制度。协调引导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其对于武汉服装创意产业的适应。

(五)增加融资渠道,加强金融支持。服装创意产业属于新型产业,需要足够资金的支持来发展。从融资渠道来看,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放宽融资渠道,增加更多的融资服务。因此,武汉市应该积极建设多种对于服装创意产业的融资平台,比如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采用风险投资并且不断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完善服装创意产业的投资专项基金与引导基金;积极搭建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平台,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协调合作过程,共同推进政府对服装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

(六)加快服装创意产业的营销模式升级,与互聯网电商进行深度合作。如今的社会,互联网经济越来越发达,线上销售平台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出现与壮大,更新着企业的销售模式和渠道。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支付平台的出现也为企业的收支方式指明了一条新道路。因此,武汉地区的服装创意产业应该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加快电商化步伐,符合消费者如今的消费习惯,实现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的同时进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以雄,刘君,李春英.服装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探讨[A].纺织学报,2010.6(6).

[2]李敏.我国服装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797(22).

[3]黄灿艺.泉州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3.

[4]刘晓红.服装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浅析[J].轻工科技,2016.8.

[5]李建明.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3.7.

[6]徐超群,张嘉欣.武汉市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J].现代企业,2016.5.

[7]宁俊.服装产业链理论分析[J].纺织学报,2008.7.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供给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