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及“95后”成为当今高校的主流学生体,“95后”表现出的对家长过于依赖,使得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当今高职院校大都沿用以往的育人方法,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不能适应“95后”的心理特点,同时不利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育人机制的构建。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资源,鼓励家庭教育在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形成高校家校双向合作育人的新机制,共同培育健康的大学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校合作;育人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95后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家校合作育人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加强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家校合作育人能够发挥出高校单方面教育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以家校合作育人的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一、高职院校家校合作育人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由于生源数量的减少,在生源争夺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新的特点,如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厌学、独立生活能力弱、心理随能力差等等。如果单方面依靠高职院校本身来管理教育,学校管理人员往往会疲于应付,得不到很好的效果。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育人的效果,必须要结合家庭教育,让家长们对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都 能够清楚的了解,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介入,协助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承担家庭在育人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一,在内容方面,家庭教育和高职院校教育相互补充。高职院校在短时期内以最集约的成本为更多的学生带来教益,而家庭教育则灵活得多,可以更加直接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领,这是家庭教育无法实现的,对针对特殊学生细微的心理或情绪变化,高校很难做到及时觉察,而家庭方面可以通过细心的交流发现学生的心理或情绪问题,并及时联合学校加以疏导。
第二,在时间、空间方面,家庭教育和高校教育相互拓展。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数在校园内部进行,通常是基于课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平台进行。家庭教育大多数是基于电话、微信、QQ等渠道,时间基本上是课后时间、休息日或寒暑假,可见家庭教育和高校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均有差异,同时又可以相互弥补空缺。
二、高職院校家校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长参与共同教育的意识不够。与中小学相比,进入高职院校后,家长对于子女的关心程度大大减弱,认为把子女送入大学就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再操心了。笔者所带班级学生,能够主动联系辅导员询问女大样情况的家长并不多见。
第二,高职院校建立家校合作育人机制的主动性不强。一部分高职院校认为靠学校自己的管理可以促使学生成才,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低估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育人的教育能力。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家校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只停留在表面,需要进一步的深入。
三、高职院校家校合作育人机制的探索
第一,在国家层面,教育行政部门需要结合国内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政策法规,可用于指导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工作,在赋予家庭参与学校教育权利的同时,对家庭在家校合作育人工作中的责任给予明确的界定。
第二,在学校层面,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在家校合作育人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劝性。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为家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供了便利。学校可以利用微信或QQ群,组建家长群,群主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来担任 ,定期与家长进行学校信息层面的沟通和班级情况的汇报,通过图片和文字呈现孩子的校园生活,引起家长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意识,同时可以通过私聊的方式进行个别问题孩子的沟通。
第三,在家长方面,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非常重要,但是因为家长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的差异,导致家庭教育的质量千差万别。构建高职院校家长委员会,由高职院校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引导,让不同地域的教育理念进行碰撞,从而改变家长的固有思维模式,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要加强家校合作育人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品质,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需要提高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高职院校要加强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杜丹,胡颖.家庭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5).
[2]刘艳丰.高校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的应用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6(09).
[3]付昌辉.网络时代高校与家长之间的零距离交流与互动[J].教育与创新,2013(12).
作者简介:
冯程程(1984.1~),女,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