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17-08-31 17:12秦松林
报刊荟萃(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初步规划学生少年时期的身体状态,对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而在体育课程中加入小游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本文就选择体育游戏素材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实际应用

一、选择体育游戏素材的方式

小区体育教学针对的是6到11岁儿童,针对此年龄段学生的体育内容学习,应当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从儿童的天性着手,将其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作为研究体育游戏选择的重要方式。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差异化的体育游戏选择,从而引发其个性爱好与年龄层次的特点,以及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中的身体素质情况,作为选择体育游戏素材的标准。例如小学生在一至二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可以应用呼啦圈、踢毽子、跳皮筋等简单易学活动量不高的游戏项目。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适当开展小球类的体育游戏,适当增加活动量与体育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区分男女同学的体育游戏喜好差异,将部分对抗性强以及速度快的体育游戏作为男同学的教学素材,而对于女同学则可以选择适应身体平衡性与协调性的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准备活动的体育游戏实际应用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很多学生往往没有集中注意力,此时也是课程内容无法吸引到学生积极兴趣所导致的问题。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或者活动之前,体育教师可以开展部分小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兴趣,并且也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此部分的游戏活动主要以小游戏开展,例如快快集合、反向动作模仿、快速报数等游戏。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令其在接下来的课程活动中提前热身,提高肢体活动能力和兴奋度。而部分课程的开展也可以由体育教师进行小游戏的创编,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动作结构或者性质的拓展,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游戏中,就能够起到激发学习动力的目标。而小游戏的目的也在于引发练习者的诱导性与辅助性教学的方式。以跳绳活动的开展为例,可以将跳绳分别分配给不同小组的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行结合跳绳的特点编创小游戏,再由教师进行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自主评价,从而发挥此学习环节中的各种动作能力的培养。包括抛绳与绳操等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此时的游戏环节中产生相应的创新能力。

2.基本教学部分体育游戏的实际应用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学也应当站在发展学生主体位置的学习方式上进行优化,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通过自行学习体育项目或者活动方式,逐步促进其体育能力的提升。而在此阶段体育游戏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都能够发现学生对于某一些较为枯燥的体育活动中兴趣不高,但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就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在此时的精神状态,进而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那么结合这样的特点,也就为体育教师提供了较高的发挥空间和游戏编排的体验效果空间。而基于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将部分学习内容,转换为具备一定对抗性或者游戏性质的方式中,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构成。以50米跑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以“传递情报”的游戏模式开展教学,在四个小组中哪个小组最先完成组内全员的往返到達目的地,小组成员就获得最终胜利。在这样类似于比赛,又附加了学习兴趣和娱乐性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程度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教师也会在此过程中加强教学效果与质量。

而这一教学过程中能否得到普遍教学效果的提升,也要进行合理规划。一方面,促进学生积极兴趣的同时也要明确指出学生应当重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更加不能因为部分同学速度较慢而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总结出在游戏过程中的个人不足,进而形成下次游戏时的改进方向。此外,当部分输掉比赛的小组情绪低落时,教师也应当鼓励,从而避免学生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失去了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最后,体育教师也不能总用同样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只有通过不同游戏的开展,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短跑体育项目上就可以结合很多小游戏的应用,例如支援前线、鲤鱼跳龙门、追逐跑、十字接力赛、迎面接力跑、换物赛跑等,多种形式的小游戏能够从不同角度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也能够为体育课堂创建轻松愉悦的氛围,以及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3.教学结束部分的体育游戏实际应用

体育课程结束的部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恢复身体的平静状态,从而将告诉活动后的机体组织与心理状态重新回归于日常学习生活之中。那么此时体育游戏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重新建立放松的心态,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而根据这样的要求,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找伙伴的小游戏,促进学生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将心理状态调整至平缓,以及恢复身体的运动疲劳,也就能够以愉快轻松的心态结束此节体育课的学习。体育游戏的魅力就在于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并且培养这种基于身体本能的身体素质成长,进而形成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和积极性。那么在体育游戏的编排上,体育教师也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尤其在课程结束后产生何种的心理状态或者情绪,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组织下一节体育课程中开展体育游戏的方式以及教学素材。而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游戏中,已经忘记了下课时间,或者下课之后还处于游戏中的兴奋状态。针对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只有将其从游戏的氛围中推出来,才能组织其进行之后的文化课程学习,以便于不耽误其他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柳田牛.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9所小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79+81.

[2]周青青.基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18):17.

作者简介:

秦松林(1986—),男,仡佬族,贵州遵义人,小学体育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体育教学与田径训练。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