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2017-08-30 07:56谢伟铭
人民论坛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谢伟铭

【摘要】传统文化在个人修为、社会运行、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和启迪,是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由以自信的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强大提供思想浸润和动力支持的同时,也为社会制度、国家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方向指引。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厚德载物 修己安人 博施济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以“厚德载物”为代表的人格塑造

《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塑造的内容非常丰富,诸如“克己复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文约礼”等,均要求人们不断向君子和圣贤的境界努力。这样的文化基因造就了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这正是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由以自信的文化资源。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易经·象传》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取法自然,仰望天空,天体运行不息,自然流转不止,所以倡导人们效法天道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同样,大地的坦荡宽厚、容载万物,又启示我们要不断修养道德、涵养品性,使自己的内心充实、境界扩展。

自强不息包含着有刚健有为之意,它强调主动性,并启迪我们: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发愤有为。孔子曾这样评价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司马迁云:“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均反映了中华文化孕育下的中国人拥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信仰坚持;从鸦片战争以来奋力拼搏摆脱亡国灭种的危机,到众志成城、浴血奋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身上的充分体现。

自省。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儿女,使我们成为顶天立地的人,但又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妄自尊大,要时刻保持自省的态度。孔子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是要求我们不断自省。看到有德行的人,要努力向对方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缺点。一个人要有自省的能力才能进步,一个民族要有自省的能力才能推陈出新。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不久,周恩来对博古推心置腹地讲:“我们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我长期做军事工作,但有自知之明,你虽有才华,但不懂军事;你我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不合适做领袖、当统帅。”①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自省自警,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传统文化的自省精神。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要“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一要求与中国的自省传统一脉相承。

不动心。“不动心”就是内心不被外物所役,保持自己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动心”是人内心成熟和内在力量的表现,也是需要修养锻炼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程中,“不动心”赋予我们的是一种意志的坚定、眼界的高远、内心的通达。面对各种遭遇、各种选择,我们要做到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操守。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传统,不论是“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还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都要求我们修身养德,不断塑造自我,从而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以“修己安人”为代表的群己关系

修己,即自我涵养;安人,即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传统文化以修身为起点,最终指向的是他人、社会、国家。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从儒家的角度来看,《易传·文言》提出“与天地合其德”;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儒家指出,天的道德属性包含在人性之中,天则和人德是统一的。从道家的角度来看,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天人同源;庄子则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可见在这一观念上,儒道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强调天人相通、万物同根。

“天人合一”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从事物的本性出发,顺应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自然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行,由此实现和谐相处。

“和”观念。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和”的观念,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长久以来,“和”的理念在人与人相处和社会安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和”体现着包容的胸怀、开放的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提倡“以和为贵”,从而达到群体融洽、社会和谐的理想境界。

运用“和”的理念,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合作与协商的机制,达成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共识。自古至今,“和”已经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小到家庭,中国人追求家和万事兴;大到天下,我们期望协和万邦。由此可见“和”理念发挥的强大凝聚作用。

以“博施济众”为代表的家国情怀

群己关系的发展,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意识。我们固然应该独善其身,但更应该兼济天下。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的孕育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传统,即博施济众的家国情怀。

忧患意识。所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辭下传》),强调的是一种生存状态,即在生活安逸、平顺的境遇下依然保持一定的忧患防范意识。对于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我们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同时,放眼国家,我国的安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所以我们更要人人保持忧患意识。

大同兼济。孔子对于“博施济众”有着很高的评价和期许,它体现了儒家大同兼济的理念。儒家大同思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是民众、是社会、是国家,是无私、是公平。在今天,“公”这个观念还可以融入丰富的现代文明元素,如公德、公正、公心。当前,公平正义已成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诉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公正已被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与民同乐。从执政理念的角度出发,“与民同乐”反映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和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孔子说,“独富独贵,君子耻之”(《孔子家语·弟子行》),并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理念。所以儒家指出,统治者应向古代圣王学习,顺民心、厚民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人民生存状况、权力利益的尊重和关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个人修为,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再到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文化自信是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文化自信的充实来源,它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强大提供了思想浸润和动力支持,更为社会制度、国家政策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方向指引。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注释】

①石仲泉:《再论遵义会议——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党的文献》,2015年第1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