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传荣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当丰富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影视资源的引入是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历史影视资源进行欣赏、表演和鉴别,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提升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影视资源;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7801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插图以及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内容丰富多彩,但实际上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的学习过程相当枯燥,无非是不停地记忆;另一方面,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目的冲击下,学生无暇在历史上多下功夫。为改变现状,教师应适应新课改潮流及学生特点,改变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让学生进行片段欣赏、角色扮演以及判断鉴别,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升华学生的素养。
一、片段欣赏,直观感受
在教材的讲解过程中,适当地为学生播放相应影视片段,能够使教学内容更直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教材用较多的篇幅描写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前因后果,还有一张《虎门销烟池的遗址》的图片,但是这些并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荼毒以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于是,笔者为学生播放了电影《林则徐》的片段。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一同扣留鸦片船,于1839年在虎门把烟土全部焚烧的历史事件。在片段欣赏后,学生对虎门销烟的场景感到非常震撼,演员精彩的表演以及场景的布置,高度还原了这一历史事件,恰当的配乐还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通过对“销烟”这一片段的欣赏,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以及林则徐为禁烟、销烟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由衷地对林则徐感到敬佩。
适时、适当地为学生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影视片段,让学生透过场景以及演员的表演,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中的屈辱、自豪、赞叹、鄙夷,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二、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如果时间、地点等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将影视资源改编成“剧本”,让学生亲自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当时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而且深化了对该段历史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伟大的开端》一课时,“每课一得”中提到了“南陈北李”,其中“陈”指的是陈独秀。为了让学生对陈独秀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笔者找到了电影《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围绕1921年前后的中国历史展开。其中有一场“北大辩论”的戏让笔者印象深刻,这场戏展现了在那个时代思想的激烈争锋和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笔者将剧本稍作改编,并为学生准备了道具,让学生用30分钟的时间,将这一情节再现。辜鸿铭的诡辩,胡适、陈独秀的反驳等,学生都进行了演绎,虽然与老艺术家们的水平相差甚远,但是精彩之处也引来了阵阵掌声。观看的学生用一种新奇的方式“看到”了历史,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思想水平感到赞叹,从而对当时的历史环境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仔细体会、揣摩历史人物的心情、历史背景等可以获得对人物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三、判断鉴别,升华素养
学生放学回家后,看电视是一种常见的娱乐行为。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抗日神剧”,这些电视剧都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观的树立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学生对“血战台儿庄”这样艰苦的战役表示质疑,因为大量的抗日剧都在向学生灌输一种错误的观念,即中国神人辈出,战斗力极强,可以扔手榴弹炸飞机,可以“手撕鬼子”,还可以造出“包子雷”。笔者对这种“抗日神剧”的泛滥感到愤怒,战士们浴血奋战八年,到这些“神剧”里,却像是日本侵略者“硬扛”了八年,才从中国“逃”出去。这是对革命先烈们的不敬,也不利于学生体会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为了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笔者为学生展示了《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电影的片段,并让他们在观看结束后,理性分析哪一个更符合先烈们奋战的情形,更符合中国和日本的史实。通过分析,学生都意识到了“抗日神剧”中的不合逻辑之处,也树立了对先烈们的正确认识。
很多电视剧都有忽略史实的缺点,历史教师有责任教导学生判断鉴别,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升华素养。
总之,将影视资源引入历史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学生直观感受历史、深化理解历史、提升自我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用好影视资源,让学生爱上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