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问题导引教学模式与分析

2017-08-29 15:21朱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8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摘要】目前的高中课堂教育教学比起传统教师的灌溉式教学更侧重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学生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引领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BL式教学应运而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背后涉及的课本知识,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拓展。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182-01

一、PBL式教学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式教学,指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基于现实情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目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PBL教学,是指基于课程标准并在对学情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情景资源,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符合地理学科特色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素养。

二、教学分析——以《洋流》为例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课标要求解读

课标要求主要涉及一个概念、两个结论和三个行为动词。一个概念即洋流的概念。两个结论即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行为动词即应用(应用图表)、总结(总结规律)和说明(说明影响)。

(三)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学会画洋流模式图并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2.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设置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整个世界的海洋是相通的,那么你们知道是谁发现了这一切吗?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在没有先进的导航仪,没有无处不在的通讯信号,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没有足够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淡水的条件下,借助自然的力量,历时整整三年时间,終于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展示麦哲伦航线)那么请问大家“自然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2.探究过程:

探究一: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了解洋流的概念。其中把握住两点:稳定的方向和大规模的运动。考虑:从性质上洋流可以分哪两类?怎样区分这两类洋流?

探究二:结合所给材料分析,洋流从成因上可以分为哪三类?在此过程中明确洋流的主要成因是大气运动。

探究三:洋流的分布规律。首先复习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根据全球风带示意图,小组合作尝试画出全球的风海流。在此基础上补充补偿流,完成一幅全球洋流模式图,并且根据探究一得到的结论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寒流和暖流。在模式图上把洋流标出序号,并且对照全球洋流分布图分别说出各个洋流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的名称。

观察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思考一下几个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全球洋流分布的规律。

(1)以中低纬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有什么规律?(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2)以中高纬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和性质有什么规律?(北半球逆时针,大洋东部是暖流西部是寒流)

(3)北印度洋的洋流受什么因素影响?有什么规律?(受南亚季风影响,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流动)

(4)西风漂流有什么特点?(西风漂流为全球性的寒流)

总结:

(1)中低纬度海区北顺南逆,(大洋)东寒西暖。

(2)中高纬度海区北逆南无,(大洋)东暖西寒。

(3)40°S附近海域形成环球的寒流性质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探究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说明洋流对人类航向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洋流对人类航行还有哪些呢?

(2)洋流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判断下列说法体现了洋流的哪个地理意义。

①墨西哥湾石油发生泄漏事故,使欧洲西岸都受到了污染。

②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而位于43°N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每年冰期长达3个月之久。

③北海道渔场既有暖水鱼类也有冷水鱼类。

④撒哈拉沙漠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

本课小结

1.洋流的概念、性质、成因

2.洋流模式图及规律

3.洋流的地理意义

(五)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大家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共同进步。在PBL教学中教师既是课堂中的辅导者又是课堂进程节奏的控制者,在学生分析研究后仍无果的要及时提点指导。

三、总结

运用PBL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课堂中的主动性,学生通过活动讨论,敢于主动阐述自己的见解以及在分析解决问题时的思考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化理解。从另一方面也让教师清晰的看到了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更好的因材施教,使课堂效率到达最优化。

作者简介:

朱丹(1983-),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理学学士,中学教师,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PBL教学模式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