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亮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如何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在这个新时期不断改革,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为导向 VR技术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81-01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哲学课堂,此举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在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公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凸显理性精神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要求。基于此因,笔者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中,设计了“体验生活 感染学生-反思生活启迪智慧-感悟生活 指导人生”三个环节,打造了一个生活、思辨,充满理性精神的哲学课堂。
一、体验生活 感染学生
笔者认为,对学生而言,掌握本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哲学具体知识,其实并不难。但怎样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哲学课堂,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在教学中,先播放一段视频《三分钟读懂VR 》导入新课,介绍“VR 技术”会给我们的未来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强烈的视觉冲击,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对未来生活情境的哲学思考——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接着,通过情境问题——“畅想VR技术下的未来的购物?未来的教育?”这个情境问题,像导火索一样瞬间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讨论热烈。在充满思辨的氛围中共同交流和探讨,共同得出结论未来的购物、未来的教育等采用VR技术体现了智能化、信息化,这些都代表了未来事物的发展方向。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使学生自觉地体会到: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有克服、有保留、有创新,所以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新事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教学“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哲学观点,我设计了“目前,VR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的讨论话题”,师生共同探讨交流,从中感受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哲学源于生活,生活话题的选择,可以在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内容中,激起学生探究思考的兴趣。这样,既能使哲学走进学生生活,又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哲学智慧。
二、反思生活 启迪智慧
应试教育只强调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教学,使哲学变得过于枯燥和乏味,缺乏作为一种“爱智之学”应有的思辨之趣和丰富意蕴。“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从哲学的特点来看,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反思。所以,我们要用哲学的方式教哲学,以反思的精神对我们的生活不断追问,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在理性的思考中、在心灵的对话中,获得哲学的智慧,还原哲学本身的魅力。
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教学中,我设计了“VR是不是虚拟技术发展历史的终结”的发展话题引入,设计了一组问题:1.今天的VR被大众喜爱和接受。它的出现离不开创新,但是它可以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之前产生吗?2.量变怎么引起质变?3.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一些实力雄厚的老牌计算机生产商却在此浪潮中失利,比如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为什么?4.我们强调抓住机遇,促成质变,质变一定是发展吗?5.VR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能完成的?学生在对问题的层层剖析中领悟哲理,在反思和追问中拓展思维空间、收获思辨成果,从生活话题上升到理论思维。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学生在充满追问与反思的课堂中,自主地创造、发现、体验、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超越了固有的认知,开启了智慧的思想,学会了用哲學的思维观察社会、反思生活。
三、感悟生活 指导人生
当代教育家叶澜提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我们的哲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具体哲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哲学的智慧能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本课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感悟生活指导人生”,请同学们上网查阅南平市地理、历史、区位经济、科技教育等情况,要求学生围绕“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展开讨论,探讨我们南平市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学生畅所欲言,发表感想,能自觉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哲学道理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通过此环节设计,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指导生活,培养他们理性精神、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其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60-64
[2]赵建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反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6):55-5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