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鹏+李磊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大学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提出以项目驱动的实践环节为主导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对教、学、考机制的完善和改革以达到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理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2-0082-02
一、引言
汽车理论是汽车专业本科学生及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利用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描述汽车使用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各种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虽然其地位在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但一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结合成都大学(下文简称我校)的实际情况,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二、《汽车理论》课程现状
1.涵盖知识面太广。汽车作为一个机械系统,在建立模型分析其运动学、动力学特性时常常需要涉及到理论力学、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公共基础知识,同时还涉及到机械原理、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否则在学习中会存在极大的理解难度。
2.理论性强而实践性较差。该课程主要利用数学、物理、机械等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汽车系统中的问题,从模型建立、影响因素分析到参数设计、性能预测等都涉及大量的理论推导。而受课程本身具体的研究对象所影响,往往很难对具体问题进行实践性验证,再加上我校现在汽车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处于一种理论明白不了,试验也做不了的尴尬状态。
3.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是汽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在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是独立开设三门课程,采用单独授课、单独考核的方式进行学习,我校也采用这种课程教学体系。但这三门课程在内容上联系十分紧密,并不利于对于知识点本身的理解。一些国外的《汽车理论》教学并不像我国一样对三大课程分割得这么彻底。
三、《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想法和措施
1.增加课程引入环节。笔者在长期从事《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学生在刚接触本课程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如果能引入一些汽车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从本课程的学习联系到前期先修课程的知识,例如上文提到我们解决汽車实际问题中需要考虑到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问题又和汽车结构是密切相关的。通过课程引入环节,增强学生的带入感,梳理以《汽车理论》课程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做到承前启后,使学生能够尽快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适应课程的学习方法。
2.多样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汽车理论》课程中有大量的理论分析、公式推导,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在课程有限的时间内比较准确地理解课程内容。针对我校汽车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在涉及汽车构造较多的内容时可利用动画、视频等动态方式呈现;在涉及公式推导较多,图表曲线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以利用MATLAB等软件在教学中实时向学生呈现数据分析及图像处理的过程。《汽车理论》各章中有大量的性能试验,而实车试验对驾驶员、试验场地、试验设备硬件条件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十分不利于对课程的深入学习。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能引入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虚拟试验设计,不但可以以更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还能增强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3.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其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考虑到我校应用型城市综合大学的基本定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课程的理论性,增强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试验条件所限,多以示教板进行原理演示为主,学生很难对汽车各使用性能有较好的认识,教学效果较差。在现阶段我校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不会进行大的调整的情况下,要想让学生比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来构建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环节具体实施可按照以下步骤:(1)项目构建。根据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汽车工程师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构建项目,项目构建在项目教学法中处于核心地位,一般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项目;项目以团队完成的方式开展,团队各成员应承担相应的任务;完成内容能以数据的方式进行展示,如图表、程序、动画等;难度适中,学生应该在不断的思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完成项目。(2)项目实施。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项目的内容一般按照3—4人一组为宜;各组成员按照具体项目所分配的任务查阅资料,讨论项目实施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完成项目报告书,制作答辩PPT,进行项目汇报。(3)应用案例。以汽车动力性学习为例,针对动力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从汽车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汽车动力性实践环节教学项目。表中作为展示只列出了其中项目之一,为避免重复和抄袭,可根据实际学生分组情况,对每组制定不同的项目任务。
4.更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其考核方式也应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起到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方向、提高学生成绩考核可信度的作用。根据我校汽车专业的实际情况及今后的就业方向,其主导思想应为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课程的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所占总成绩比例30%,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10%,课堂互动占10%。在课程作业出题形式上要进行改革,做到每位学生题目形式一样、要求一样,但具体内容数据各不相同,尽可能杜绝抄袭现象。课堂互动环节的计分机制实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一种方式,起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实践环节。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环节占总成绩比例40%。作为一个最能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的环节,尤其对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其占比应为所有考核环节中最重。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对每一个组内成员的工作内容及能力进行科学考评。(3)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30%。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应以理论知识为主,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注意命题的灵活性,减少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题的分值比例,从源头遏制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提高成绩可信度。
四、结束语
《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如何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一直以来晦涩难懂的课程学习变得简单易懂,对于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的就业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成都大学为例,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专业在《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地从课程引入、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婷婷,刘忠民.《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