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贝贝++丁希望++王明贵++姜述海
研究以黔南某高校680名学生为例探究黔南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自编民族认同量表及SCL-90施测,结果表明:(1)积极认同组的心理健康各指标与消极认同组并无显著差异。(2)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在性别、是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上均有统计性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民族认同及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女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被试的民族认同及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父亲是少数民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父亲是汉族的学生,母亲亦然。
黔南民族认同心理健康大学生一、前言
个体的最佳健康综合了生活的生理、智力、情绪、精神、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罗鸣春等人对中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30年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文献量虽逐年增加,但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属起步阶段。1987~2008年发表在9种心理学专业期刊上主题为“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文献仅32篇,說明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还十分薄弱。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4.7%,吴永忠等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有较大问题,男女生均出现比较一致的情况,同时也指出引起少数民族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个人、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文化和环境等。黔南州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地,有汉、布依、苗、水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55.92%,而关于黔南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少,贵州数字图书馆收录的有关黔南地区的心理健康研究目前为止只有六篇,近五年只有1篇。张东秀对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的研究表明,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体质优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好于“体质一般生”。黄乾玉对黔南民族地区三所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黔南高校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即心理健康水平略低。曹显明2013年对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表明,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有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以黔南幼专大学生为样本,探讨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现状,为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过程
1.对象与方法
被试为680名大学生,包括中文、数学、学前、音乐、美术等专业,具体被试构成见表1。研究工具采用先前研究中获得的民族认同量表,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5,分半信度为0.825,验证性因素分析表面量表的结构模型拟合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工具使用。该量表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联结、民族形象、民族依恋和民族身份六个因素,心理健康量表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十个因素。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纸笔施测,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和AMOS17.0软件进行处理。
2.统计过程
将总分按高低排序,将得分高的27%和得分低的27%划分为民族认同积极组合民族认同消极组,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得分差异显著,说明高低分组划分有实际意义,可以作为两个群体进行比较。同时说明,民族认同积极组得分明显高于民族认同消极组,得分越高表示民族认同情况越好,所以积极组的民族认同要明显好于消极组的民族认同。
以往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差异性比较通常在民族、年级、或年龄和性别三个维度上展开,本研究增加了是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父亲的民族、母亲的民族这几个维度。
但在以民族认同得分高低所划分的积极认同组和消极认同组的心理健康比较中,积极认同组的心理健康各指标与消极认同组并无显著差异。考量影响被试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因素可能包括性别、是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自己是否为少数民族,父母是否是少数民族,以上指标为分组比较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各自的差异。
各测量指标被试间差异: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均在性别上有统计性差异。民族认同总均分(t=2.215(639),P=0.034),主要体现为民族认知的差异,男生的民族认同分数显著高于女生,这与Phinney以及万明钢、王亚鹏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认为民族认同在性别上并无显著差异。也与张翔在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做的研究结果相反,其研究表明女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普遍高于男生。一般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中,女性会因为接触到更多的民族文化遗产而比男性具有更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但本研究却发现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可能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迅速,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公共事业中,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主流文化,与此同时男性也要在家庭及传统文化中投入更多的时间,而且男孩和女孩关于民族的体验不同,男孩比女孩更可能被他人视为威胁,因此男性的民族认同感高于女生。
心理健康总均分(t=-2.010(639),P=0.045),女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恐怖因素上,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男生,这与以往的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结果类似。但也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在性别上并无显著统计差异。
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在“是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上统计性差异显著。民族认同总均分(t=2.962(621),P=0.003),主要表现在民族认知上,这与张翔以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为取样范围做的关于青少年民族国家认同与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果类似,这可能是因为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有关本民族的文化信息,深受本民族传统的熏陶,对本民族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他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都会有本民族文化的烙印。
心理健康总均分(t=2.444(621),P=0.015),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素上,均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被试的均值高于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即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被试。这可能是因为习惯于本民族文化的被试通过学校途径接受的是以汉文化为主的教育,尤其是进入大学后,更加远离本民族文化,相对的,更深入系统地接触到汉文化,而这个阶段又是处理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时期,他们对文化差异尤为敏感,心理困扰也更加突出。何莹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好于少数民族聚居学生,尤其是在非认知因素上,学习适应性不良会增加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引发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心理健康。但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杂居学生之间的学习适应性无明显差异,说明造成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后天生活环境,进一步证明了加强民族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张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庭居住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统计差异。
在“自己是否为少数民族”这一维度上仅体现为心理健康差异,心理健康总均分(t=-3.032(676),P=0.003),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因素上,少数民族被试的均值显著高于汉族被试的均值,即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汉族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后因其独特的民族性格、生活习惯等原因,尤其是因为使用语言的变化而导致不适应。而汉族学生心理状态更好一些,这可能与黔南民族幼儿师范学院的入学门槛不高,即生源不太优秀有关,学习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的自我期待值也不高,也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校应重点关注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学校环境,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同民族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另外,发现虽然汉族被试与少数民族被试的民族认同感并无显著差异,但汉族被试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联结显著高于少数民族被试,少数民族被试的民族认知显著高于汉族被试。而张翔在贵州做的相关研究却表明,汉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高于少数民族青少年。
在“父亲是否为少数民族”这一维度上也仅体现为心理健康差异,心理健康总均分(t=-2.868(667),P=0.004)父亲是少数民族的被试的均值显著高于父亲是汉族的被试的均值,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另外,父亲是汉族的被试的民族情感、民族联结显著高于父亲是少数民族的被试,但前者的民族认知显著低于后者。
在“母亲是否为少数民族”这一维度上也仅体现为心理健康差异,心理健康总均分(t=-2.997(666),P=0.003)母亲是少数民族的被试本均值高于母亲是汉族的被试的均值,即母亲是少数民族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母亲是汉族的被试,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另外母亲是汉族的被试的民族情感显著高于母亲是少数民族的被试,但前者的民族认同显著低于后者。
三、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积极认同组的心理健康各指标与消极认同组并无显著差异。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在性别、是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上均有统计性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民族认同及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女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被试的民族认同及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父亲是少数民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父亲是汉族的学生,母亲亦然。
这一现状的形成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有关,全国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的比例还不到10%,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人口却达到全国贫困人口的40%,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紧张。这一现状会影响到家庭环境,特别是家长的文化层次及教养方式,进而影响青少年个性的形成。相对而言,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教养方式缺乏温情,很少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产生自卑、无助等情绪。伍业光等对壮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表明,壮族父母倾向于严厉惩罚,而很少对子女倾注情感上的理解,甚至母亲也很少对孩子有过分保护的表现。李玉欣等对汉族与蒙古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发现,蒙古族的父母在子女家养上比较宽容,而汉族父母会给予子女过多的惩罚和干涉,较少的理解和情感温暖,同时又表现出过多的保护行为,表明汉族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较重。
也可能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有关。任胜洪,张国强以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心理适应状况的研究表明,高年级女生的性心理适应、恋爱和学习能力比一年级女生要高的多。赵燕,韦磐石等人在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随机选取469名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的研究表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水平也越高。且随着教育阶段的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自尊水平也呈递增态,但不同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并不显著。
高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以及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出針对性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上应更加开放,增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对本民族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还应重视心理健康课程,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并掌握应对一般心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以帮助那些无法自行缓解的学生。
Hughes等人指出,不同民族的父母向他们的孩子传递民族特征以及有关他们群体成员身份意义的信息,父母的民族认同较大的影响着他们对子女民族信息传递的频次和内容,也会影响子女学习自己民族以及各民族间的关系,因此父母的民族身份会影响到子女的民族认同感。McHale等也发现,母亲的文化社会化与青年的民族认同显著正相关。但本研究并未发现父母的民族身份对被试民族认同的影响,也未发现民族认同在被试本身民族身份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即少数民族与汉族被试的民族认同并无显著差异,这与Phinney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少数民族汉化,以及一部分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有关,因为家庭文化社会化实践影响着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但父母的民族身份会影响子女的主流文化认同。
另外发现,1990~1994年出生的被试的民族认知和民族身份分数显著高于1995-1998出生的被试,且前者的恐怖因素分数低于后者,说明尽管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并未表现出年龄的差异,但年龄越长,对自己民族的认识越成熟,也越能够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与Phinney、Quintana以及张翔的研究结果类似。Phinney对美国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比中学生的要更加强烈。年龄越长,其与主流文化的接触时间也越长,也就越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待民族身份,全面而理智地看待民族文化,从而发展出多文化视野。Quintana认为,民族化视野与成熟的民族认同显著相关,成熟的民族认同意味着更积极理解群体间的关系。张翔以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反映了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随年龄增长的状况。后续的民族认同研究将考虑年龄因素,以探索民族认同感随年龄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常永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量与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05):72-79.
[2]曹显明.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贵州民族研究,2013,(152):189-192.
[3]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44-47.
[4]黄乾玉.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5):46-49.
[5]李玉欣,赛音朝格图,张艳敏,郭艳梅,白淑英.汉族与蒙古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04):307-308.
[6]罗鸣春,黄希庭,苏丹.中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30年文献计量分析,西南大学学报,2010,(03):17-20.
[7]秦素琼,吕志革.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25年回顾与反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03):95-98.
[8]Hughes,D.,&Johnson,D.J.Correlates in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parentsracial socialization behavior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2001,(63):981-995.
[9]任胜洪,张国强.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05):147-148.
[10]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学报,2004,(01):86-87.
[11]萬明钢,赵国军,杨俊龙.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05.心理科学进展,2007,(01):185-191.
[12]吴永忠,杨鑫,洪明毅.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06,(112):144-148.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贵州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建模分析及干预路径探究——以黔南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6qn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