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作探究实效性,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7-08-22 10:47蔡秉坤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实效性信息技术

蔡秉坤

[摘 要]审视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弊端,通过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时间、方法、过程、技能五大要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培养信息技术小组中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关键词]合作探究;信息技术;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4-0076-02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显得更为重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策略。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在组织上存在一些弊端,如合作探究过程任由学生发散,课堂纪律混乱,教学实效性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探究,注重方法,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合作探究的误区

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会比较刻意地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往往一节课中要安排多次小组探究活动,但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为了合作而合作。部分教师在上课前备课不充分,对合作探究的内容、设计、过程等欠考虑,只是为了迎合新口号而进行合作探究,所以对应该讨论哪些问题或方案,对于探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缺乏思考,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

2.合作过于表面化。小组合作探究时间匆忙,让人感觉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有时由于时间紧促,学生刚讨论出点结果,就被教师中断;有时虽然探究已完成,但是组间交流却被教师总结取代,学生也因此养成依赖和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3.合作過于自由。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如果小组间不分配好每个学生的任务,有些学生就会人云亦云或散漫自由。出现这种自由化的合作情况,究其原因,其实是教师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没有让学生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把握五大要素,提高合作探究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合作”二字最重要。只有正确处理好合作内容、时间、方法、过程、技能这五个要素,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1.探究内容要紧扣学生心弦。合作探究和传统学习模式相比,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知识冲突,用现有知识去拓展和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深入研究。要使得探究有实效性,教师就要通过引导,让学生从被动探究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学习。如果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方向不明确,就会难以操作,此时教师应该选定探索任务,让学生通过探索去发现结论或创造作品。

例如,“数据透视表”一节,要求学生学会数据分类汇总并掌握具体操作。本节课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安排可借助于事先准备好的表格数据分派任务,通过任务单发给每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完成作品。这样就把本节课的难点分解为若干个任务,使学生在合作中顺利完成任务。探究性学习任务中,学生会合作分析方案,然后通过小组汇报得出最佳方案,从而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探究时间要充分。由于受到课程教学进度的约束,学生课堂上的探究时间有时不够充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做好计划,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思维的提高。只有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合作探索,才能使其体会到通过合作带来的挑战性以及自我价值的认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提前设置好目标,然后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把机会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享受获得成功的乐趣。

3.探究方法要多元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传统讨论区别很大。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建立在完成一个共同任务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分工明确,是人人参与并发表见解的一种学习模式。小组成员可以由教师安排。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元化的,其关键所在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4.探究过程要人人参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操作环节,教师更应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到成果并展示成果,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例如,“数字化音频的采集”一节,教师可事先和班主任沟通,开展“信息时代的班会”主题班会。有了“为主题班会进行拍照、录音、摄像,经过简单加工发布到校园网上”这个任务驱动,使学生明白合作探究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全员参与,通过互相交流、相互帮助、自我评价,共同完善,共同提高。

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为了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引导学生积极配合,相互沟通,最后完成任务。

5.探究技能要科学合理化。合作是创造出来的,也是培养出来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探究技能非常重要,教师不能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探究,而应通过课堂上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从而使探究技能科学合理化。课堂上教师要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沿着本节课的主线进行探究,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并进行技术操作,就会增强合作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提升与人交往合作的技能。

三、以合作探究为依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在上课前,可明确任务型探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方法、思维拓展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探究,让学生步步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信息发布”一节,当学生已初步学会制作网站之后,需要将网站发布到网络上。教师先简单演示,然后强调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将制作好的网站通过合作探究发布到网络上。在这个探究过程中,需要每个小组完成如下两个表格。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形成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以合作探究为依托,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合作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探究,实现知识互补,解决个人无法完成的问题,并让学生体会小组合作中的不同角色,从而展示个人的才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合作。这样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实效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