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梅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有长远的打算,要在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实践经验、探索、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现状;渗透;
语文学科由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因此成为实施德育教育的最佳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我国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在新课标改革下,改革在面向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你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学生知识了,要求语文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也就是要求培养知识品德兼优的学生为目标了。而在前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小学是培养学生素质要求的最好时期,语文也正是以后个人发展的基础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知识的,是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谦虚礼让,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才,而小学生在这一阶段也正是最容易受到外来影响的时期,所以要在这一时期培养好学生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思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到如何分辨善恶好坏,促进学生以后的发展。
同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各企业所要热捧的人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素质就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可是现今由于经济的极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小学生就沉醉于父母的金钱之中,只懂得享乐,有着极强的个人主义,导致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与思想,因此想要改变学生的思想就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利用语文的教育让学生重新纠正自身的不良的思想与行为习惯,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德育教育无小事,人人是可教育之人,时时是可教育之机。我们要将学生特点、学科特点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以学生为出发点,围绕语文学科特点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促进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
(一)挖掘教材内容
语文课渗透思想教育,一般以教材为依据,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含思想性,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无可非议的。由于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内容丰富多彩,有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挖掘一些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比如说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歌颂先进事迹和歌颂英雄人物的文章,还有一些热爱大自然,歌颂美好生活的文章,这些主题都可以用来进行学生的德育,使学生在优美和充满感召力的文章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时最好让学生以自主阅读为主,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自己体味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美好。
(二)拓展课外阅读
德育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语文阅读教学无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会有明确的德育目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充分理解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达到德育的实效。例如:《落花生》一文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理科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向学生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学习花生那种“不求虚名,默默奉献,从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
(三)注重课外实践
教学是课内外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离不开课外实践。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的良好品德来源于实践,也反映在行动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内教学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巩固、加深課堂教学的效果,把德育落实到日常社会生活中。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课外活动。
(四)强化作文教学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再单单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抓住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通过相关统计显示,作文考查的内容就是学生做人处世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假如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思想素质,提供一些作文素材,让学生展开写作,抒发情感,让学生可以在写作中体会体会真、善、美,明辨假、恶、丑,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还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素材,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利用科学技术手段
课改提倡、要求进行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桂林山水中漓江、象山、老人峰、骆驼峰等景点剪映,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外妖娆的美感之中,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浮想联翩,谈谈云浮景色秀丽的蟠龙洞,云雾山等,由此想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处处秀美,爱国之情随之倍增,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
另外,教师可以从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资源上摘取一定的具有德育功能的材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受到熏陶。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快速形成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来渗透德育教育,将起到良好的效果。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通常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这些都能成为德育教育的资源,同时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给他们的价值观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顾秀华.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
[2]李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2(2):148-149.
[3]黄小兰.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老区建设,2009(10).
[4]胡春娜.学前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四个向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