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琪
【摘要】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环境催生了微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话语存在方式。“微时代”环境促进了“微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诞生,表达内容和形式呈现出简化和碎片化的趋势,道德叙事主体呈现出而多元化的趋势。为此,高校思政工作应更注重师生平等对话、与时俱进以及价值引导,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升工作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微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意识 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078-01
一、“微时代”环境的特点
首先,“微时代”促进了“微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诞生。微文化环境之“微”体现在对“微小”的个人主体进行关注,焦点由社会本位转变为个人本位,将每一个个人主体看作是事件的见证者或亲历者。比如目前,以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为代表的草根道德模范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用易于接受、亲切的姿态叙述自己的道德和对道德的理解,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由此,道德模范跳出了教条的束缚,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将抽象的、概念范畴意义上的道德转变为对现实问题以及对个体经历的关注,体现了思政教育的生活化回归。
其次,“微时代”下表达内容和形式呈现出简化和碎片化的趋势。比如微博、微信有字数的限制(140字以内),而微电影也有时间的限制(30秒—300秒),这种短小精悍的内容形式符合大学生在快节奏社会下追求思维平面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因此受“微时代”浸润的大学生再次面对以宣扬传统主流价值观为主的思政教育时,容易失去耐心或者转移关注焦点,其教育效果显得较为有限,体现了思政教育创新意识的迫切性。
第三,“微时代”下的道德叙事主体呈现出而多元化的趋势。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道德事件,在经过无数参与主体的点击与“@”后,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在无形中为每一位旁观者塑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种由来自社会各个角落不同主体广泛参与,由微小的事件辐射为值得思政教育者值得关注,体现了思政教育的价值观向多元化转变的趋势。
二、“微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策略
面对“微时代”环境下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思政工作策略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其一,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上升。教师在课堂素材选择时,应当首先消除可能出现的道德相对主义以保证素材案例的可信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由表象性的描述引导至本质上的道德内涵,让大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去反思和追问生活中的道德精神,注重“媒介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或自己身边感人道德故事的机会,通过“对话”阐明故事背后的道德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道德故事上升为道德认识,并最终促成学生道德知识与经验的统一。
其二,注重与时俱进。强调私人叙事的“微时代”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变得碎片化和肤浅化,缺乏深层次的价值挖掘,导致道德深度的苍白无力。在思政教育中,无论是课堂之内还是课堂之外,都应注重让微环境的独特文化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内涵,要让私人叙事与宏大叙事实现有机统一与结合,才能使传统的思想内容变得更有生机,更富有现代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利用新媒体与学生交流互动,在互动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把握校园舆情,从而防患于未然,如利用QQ、微信,建立官方微博运作机制实现平等对话交流的空间。
其三,注重价值引导。在事实呈现过程中“微时代”强调的是对现实的生活化解读与多元化的理解,这会使其本身蕴含的价值倾向淡化,趋向中立。“微时代”是传统文化与社会的拓展与延伸,“它们源于草根,以亲民的形态将向真、向善、向美之心聚拢在一起,并且从网上延伸至网下。”传统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在“微时代”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时,教师一定要谨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价值性,让理论与案例成为价值诉求的呈现手段,通过道德场景的创设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现出政治性与爱国性,讓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最终完善人格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正逐渐改变。“微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应当从形式、手段,内容以及参与主体几个方面有所创新。将高校思政工作与“微时代”环境相结合,将更贴近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更体现出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关怀精神,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升工作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唐爱民,杨丽萍. 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3,06:11-15.
[2]吕国辉,林松.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5,(21):229-230.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