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芳娇
摘要 合理使用教材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教材“二次开发”能力,即能对既有的英语教材进行灵活运用,并能合理整合和自主开发教学资源。这不仅是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有效实施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材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提高自我培训意识和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自身教材“二次开发”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学英语教师教材 “二次开发”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33
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是中小学英语课程教材摒弃了“一纲一本”制,实现了“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发展,形成了基于同一标准、多种教材并用的局面。以初中教材为例,我国现行初中英语教材的版本就有人教版、外研版、上海版、译林版、翼教版、北师大版等,名目繁多。多样化的教材为基础英语教育增添了丰富教学内容,但也给不少教师,尤其是习惯了“一纲一本”的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留下了诸多疑惑,影响到了该地区的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如何有效使用教材成了一线教师及英语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和教师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版本的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英语教育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在教材的“二次开发”方面,为民族地区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合理使用教材的理论依据和宝贵的教学经验。然而,间接的教学经验固然对课程实施有促进作用,教材的“二次开发”却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观行为,教师只有具备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的主观意识和能力之后,才能真正做到正确解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利用和自主开发教材。因此,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是解决民族地区中学英语课程有效实施问题的根本。
1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
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并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教材的“二次开发”不仅涉及对教材本身的调整、取舍和补充,还涉及对其他课程资源的“教材化”利用。中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无论是哪种版本,都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依据,遵守了《标准》提出的要求,涵盖了《标准》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标准》提出的多维教学目标,因此具有“普适性”,而非“独特性”。教材的“二次开发”的目的和目标就是使教材的“普适性”转变为符合教学实际的“独特性”。要达成此目标,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适度调整教学目标,并以既定的教材为基础,适度调整、替换、删减、补充、扩展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从而达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使教学实现最佳效益的目的。简单地说,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是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二次开发”。
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就是指教师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和加工并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资源的能力,其构成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对《标准》和教材的研读能力、灵活处理和使用教材的能力、合理选用其他教学资源的能力以及自主地开发其他教学资源的能力。
2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是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有效实施的需要
《标准》在教材使用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我国的中学英语新教材的编写,如上所述,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及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并预设具有不同形式和一定学习难度的学习活动、任务和练习,因此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然而,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所选用的教材往往与实际的教学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以中学英语教学为例,改革后的中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教材城市化”的倾向。不仅教材内容及其呈现形式多体现城市生活和情景,而且教材的起點较高,语言容量大而杂,语法结构分散等,给专业素质和英语水平相对低的民族地区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教与学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材“二次开发”能力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并推动当地的课程实施。
2.2是民族地区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带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能力,即包括了解学生能力、处理教材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协调师生关系能力等。随着英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教材不再被看作教学的唯一资源,而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工具。教材功能的转变,也赋予了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新的角色和任务: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教学的研究者;英语教师除了应该具有普通教师完成一般工作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体现其职业特点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以及体现英语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专业发展能力。其中,英语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它包括了课程标准解读能力、英语教材的处理能力、英语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监控等能力。同时,如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能根据当地学生英语学习需要和教学情景去选择教学内容、改编教材内容。可见,教材的选择、编写和使用能力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构成之一。
2.3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体现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独立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自觉地采取教学反思等手段,重审自己的课程教学行为,提升自身课程设计、监控和评估课程教学的方法和能力,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并从中获得专业满足感。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教师的主观行为。它不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简单的增减和加工或教法上的调整和改造,而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际教育情境的“课程重构”。
3教材“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策略
3.1树立新型教材观
观念总是决定行为的方式。培养和提高教材“二次开发”能力,首先要改变观念,树立新型的教材观。传统的教材观念认为,教材是不可改变的“圣经”,是教学的唯一知识资源,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教材”,因此,教师不应该自行选择或增添教学资源,更没有必要去开发其他教学资源。这种“圣经式”教材观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知识、生活和活动空间,而且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持有这种观念的教师不但不会具有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而且还会因为过分依赖教科书而导致教学丧失技能(deskilling)的现象。而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制的“教学材料”,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因而也不具备规范教学的能力。因此,教师不应该盲目服从教材,应该批判性地研读和使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自主改造,使教材成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工具。
中学英语新教材起点高,内容丰富、新颖、时代性强,提供的内容可能会多于实际需要的内容,因此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然而,再完美的教材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教学情景的需要。现有的英语教材中仍有不真实、无意义的语言材料或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如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教材中选用的话题Howtoyoumake abananamilk shake?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学生来说确实比较陌生。而高起点的初中英语教材对于小学阶段没有开设英语课程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初中教学来说更是难以适应。因此,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树立新型的教材观,才能够在课程实施中做到合理选用教学资源、活化教材、跳出教材和发展教材,提高自身教材“二次开发”能力。
3.2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
如上所述,《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学英语教材编写和选用的依据,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因此,英语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标准》的理念后才能做到正确解读教材、灵活处理和运用教材。
首先,要正确理解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个性发展需求;优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正确理解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后,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认真研读教材,自觉思考教材中哪些内容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哪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其次,要正确理解课程目标。《标准》提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标准》采用分级的方式对不同阶段的英语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并从多个维度对各级目标进行具体描述。在新教材中,各级目标是通过各阶段的教材目标具体体现出来的。然而,英语教师应该明白,教材目标虽然可以指导教师如何妥善处理教材、设计教学,但此目标并非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和学情实际,对教材目标进行“二次开发”,把教材目标具体化,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教材,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第三,要正确理解《标准》提倡的教学建议。《标准》倡导在教学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TBLT)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现行的教材预设了大量的任务。这为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大方便。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一定要采用TBLT进行教学,毕竟TBLT是外来之物,不一定能随时随地适合我国英语教育教学实际,因而教材中“预设”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而不应该成为束缚教师选择多元教学方法和“照本宣科”的依据。
3.3提高自我培训意识和能力
自我培训是教师提高教材“二次开发”能力的有效手段。尽管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有些地方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效果依然原地踏步。其原因之一就是当地英語教师缺乏自我培训意识和能力。实际上,新课改以来,为提高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教育部或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加大了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标准》解读、新教材实施的问题与对策、课堂教学设计与有效实施等,不仅提升了当地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教材“二次开发”能力的提高。然而,培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培训带来的间接经验和知识对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有些参训教师只会对培训内容“拿来”套用,不会用心思考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就目前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接受这样的培训。因此,要真正提高教材“二次开发”能力,参训教师要在培训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筛选自己能够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并于训后主动付诸实践。没机会培训的教师,除了要主动争取培训机会外,还要坚持自我学习,主动去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结合当地民族风俗特点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避免对教材的机械传授,这样才能生成丰富的、多样的教学内容,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3.4加强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有研究发现,如果学校里的教师经常与同事相互交流和观察彼此的教学、一起研讨教材,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般会比较高,而大多数教师也显现出较好的专业成长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加强与同事交流与协作,谋求共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材“二次开发”能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式是多样的。最常见的是相互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他人处理和使用教材的经验,并自觉地把个人经验和“他人经验”进行对比研究,提高教材“二次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而更直接有效的是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实际上是一种研究课,即同一个教材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个人特点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并上课。这种交流形式可以实现同一个教学内容下的不同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的多样展示,最大限度地展示活用教材资源的可能性。比如,在高中英语定语从句同课异构展示中,有的教师喜欢采用传统的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进行教学,有的则喜欢利用教材中的语言资源采用指导发现法(Guided dis-coverymethod)完成“感-知-究-用”的教学过程,有的则巧妙借用语料库辅助语法教学。参与这样的研究课,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与切磋,比较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与整合,更好地完成教材二次开发,最终取得共同提高和发展。
4结束语
教材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基于《标准》的现行英语教材无论从内容安排还是从组织形式上都给民族地区的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条件,更给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预留了广阔的空间。然而,教材内容是有限的。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效,教师除了要掌握增删、调整、扩展等基本的教材处理技巧外,更要具备教材“二次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结合当地实际对教材进行无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教材“二次开发”能力并不是知识和经验的简单积累,它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师理性地去审视自己的观念和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教/做什么”、“如何教/做”、“为什么这么教/做”,同时自觉主动地去寻求交流与合作,最终取得专业自主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