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 当前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应试思维背景下体育教学观念和思想保守,教学内容程式化;考评机制下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发展滞后,倦怠心理突出;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对学生职业特征的针对性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职业导向视角下建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可以从制度保障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创新保障机制四方面着手。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保障机制;职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0-0041-04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对处于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知识,也对其体能素质和心理适应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素养和能力的核心阶段,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手段是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并且对提高其职业生涯的工作和生命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以职业导向来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向职业导向的历史必然
随着20世纪末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扶持与推进,原有许多中职学校得以成功升级为高职院校,从而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快速转型过程中,这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并没有及时跟上高职教育转型的內在要求,所投入的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精力和资源有限,在认识水平上没有新的突破,造成该时期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成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延伸。200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强调高职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中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做出了指导性意见,高职院校则很快将其移植到自己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之中,形成了与普通高校形似的体育课程结构。然而,由于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课程培养群体的特殊性,普通高校的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2006年,教育部及财政部共同颁发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一轮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要求公共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职业导向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改革也需要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1]。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望和政策扶持,同时,职业导向下的教学改革趋势也更为明朗,这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以职业为导向明确了方向。
二、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困境分析
(一)应试思维背景下体育教学观念和思想保守,教学内容程式化
受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限制,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3],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考核指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由于体育考核成绩将成为学生综合测评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实际利益颇有影响,并且教师对学生考核成绩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因此对考试内容的教学,教师也不敢懈怠,造成了较为浓厚的应试教学的色彩和观念,“考什么练什么”成为体育课教学的主旋律。另外,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相应要求,因此测试内容也占据了重要的课程教学时间,体育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练习测试内容,以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获得理想的体质测试数据。总之,课程教学中充斥着与考试密切相关的内容,而真正能够实施与学生职业紧密相关的体育教学理念和内容极其缺乏。
(二)考评机制下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发展滞后,倦怠心理突出
高职院校体育师资质量和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和质量。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技能水平以及教科研方面的专业性将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面前,高职体育教师并没有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教学能力的纵深发展上来,而是将主要精力致力于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各项工作量以及应付职称考核和利用业余时间在外进行有偿的体育培训服务工作。面对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高职体育教师也往往表现出工作倦怠的状态。这种状况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师资队伍的壮大跟不上学生扩招的规模,导致当前学校布置教学工作量逐渐加大,教师疲于应付;二是高职体育教师普遍缺乏理论学习和科研探索,往往被动地参与学历发展和业务进修,以应付职称评定机制,自身的素质提升和思维创新很难有所改观。
(三)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对学生职业特征的针对性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基本能够实现三自主的选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选课需要,但是在对不同职业特征学生所需要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结构上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高职不同专业间学生所受到的体育教学仍然体现不出职业导向下的差异化特征。另外,在体育课程的供给结构上,传统体育类项目占据主导,新兴体育项目的设置相对不足,由于场地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高职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力度不足。此外,长期以来校级领导层面对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和认识程度不足,对教学改革的投入主要用于专业课程,体育课程改革被边缘化和被动化。体育课程改革更多的是在形式上进行变换,而在内容和理念上发展迟缓,甚至毫无突破,远未能形成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方案,更未能构建职业导向性的体育课程供给体系。
(四)工学结合教育背景下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价值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持续100多年,1961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支持下所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社会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力,有助于学生就业[4]。为了改变当前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现状以及满足社会岗位对学生的需要,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了实践实习类课程的设置比例,而对于公共基础课,尤其是体育课程则置若罔闻,这成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大尴尬。事实上,高职学生一旦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以及形成良好的體育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对特定岗位身心素质的特殊要求,有助于岗位间同事之间通过体育进行稳固社交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与意识的培养,对提升团队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无形价值,这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
三、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构建
(一)制度保障机制是前提
制度保障机制是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和实施的重要软环境,没有良好的制度规范和激励,体育教学改革也将失去运行的方向和效率。首先,在校级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新型高职人才的重要性,从校级制度上明确体育教学改革要“以职业为导向”的必要性、可行性,给予体育教学部门推进改革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方案。其次,体育教学部门要重点研制适应性强、可行性高的体育教学大纲及更新制度,要紧扣高职学生职业的一般特征,进一步研制适应职业导向的体育教学目标,包括具体的参与目标、技能目标、体能目标、心理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例如,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必须结合各个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地施教,并且要定期反馈教学信息,为进一步更新大纲做准备。最后,体育教学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学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设计,明确职业导向下的体育课程新任务,据此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日常上课制度、考核制度等,并给予完善的配套制度。如建立常态化的教学研讨制度,外出教学考察交流制度等,不断从外界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和教学经验。
(二)资源保障机制是基础
资源保障机制是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的必要基础,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将陷入尴尬境地。首先,人力资源保障。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对体育教学改革深度起到决定性作用,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师进修和培训机制,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质量。其次,物力资源保障。场馆和器材是物力资源保障的核心,学校在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和未来职业特色针对性地开发体育场地场馆资源,同时进一步提高场馆的开放度和利用率。在器材方面,除了保障日常的教学和训练等需要外,应充分调动教师对器材研发的积极性,加大对研发器材的专利保护和推广使用,不仅能提升相关项目的教学特色,也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最后,财力保障。学校层面应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通过行政拨款、项目拨款、科研拨款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支持体育教学改革进程。
(三)质量保障机制是关键
质量保障机制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评价体育课程实施效应必须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第一,是要建立符合改革要求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的制定不仅要涉及常规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比如课堂常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更应将体育教学对职业活动的辅助性、促进性等具体职业导向性的指标列入考核之中,这不仅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效果的保障,也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第二,高职体育教学评价的范围应做到向社会、企业延伸,让用人单位参与到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不仅有利于督促高职教师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不同岗位对人才身心素质发展性的要求。第三,建立完善而丰富的教材内容体系。如对交通运输类、建筑专业类、冶金专业类、机电专业类、食品专业类、农业类、艺术类、旅游服务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上肢、下肢、躯干等活动特点与要求,针对性地给予不同项目的体育教学,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要求和人际交往要求,重点给予有利于锻炼其心理韧性和团队协作力的对抗性和集体球类项目的教学关照[5]。总之,跟踪式的有效性评价和针对性、具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是质量保证机制的核心要素。
(四)创新保障机制是动力
创新保障机制是支持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实现突破性进展的动力源泉,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改革。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树立创新工作的发展氛围。第一,要营造良好的探究式教学研究氛围,鼓励一线体育教师进行实验性教学,搜集整理实验数据和结论,通过教师间交流和外出考察,整理、分析、对比横向和纵向的体育教学信息和数据,从而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第二,要鼓励和扶持体育教师的科研团队建设,加大各个级别的体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力度,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第三,要创新体育课程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手机APP技术,为高职学生开辟网络课程教育模式,丰富高职学生课程学习模式,尤其是要注重视频资源的剪辑、刷选和更新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四,要创新课程设置,针对性地面向高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开设尽可能丰富的体育选修课以及俱乐部课外活动,保证高职学生从入学至毕业长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的习惯,固化其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结论
当前,由于应试思维惯性未能根本扭转、考评机制不健全以及课程改革滞后于学校转型等诸多问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工学结合、职业导向等理念的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要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已成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加大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构建力度,从制度保障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创新保障机制等入手,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软硬件支持,唯有此,高职体育教学才能在高职人才培养转型期体现出其应有的时代价值和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