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时代价值

2017-08-15 00:49杨芳慧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化思想建设

杨芳慧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时代价值

杨芳慧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业化思想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经验,有效构成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领导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提高我国新时期工业化水平、处理好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推进农村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理论渊源;时代价值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领导人,十分注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作为党的领导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指导地位,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践,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工业化思想体系,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在我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认真思考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时代价值,从而有效指导我国工业化建设。而且,借鉴和吸收毛泽东带领我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能够给我国新时期工业化建设带来科学启示。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毛泽东在带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积极借鉴前苏联工业化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长期的建设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对指导中国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

经济基础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是构建工业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必然成为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值工业化逐步诞生和发挥作用的新时代。尽管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表现出巨大发展活力,但是该制度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原则,科学分析工业化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工业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阐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科学内涵。

首先,工业化的行成。在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欧洲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率先开辟工业化道路。而且,在欧洲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情况下,需要加快推进工业化步骤和进一步开辟国际市场,以有效满足国内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1]273。”15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欧洲需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给资产阶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欧洲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此外,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的生产地位已经被工场手工业所取代,为大工业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恩格斯也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明确指出:“工场手工业又被大工业所排挤,而这种大工业是由于前一世纪的各种发明[2]335。”在欧洲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商品市场的范围也逐步扩大,这就直接催生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其次,工业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19世纪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出现了许多大都市和工业城市,也催生了机器化大生产,并向世界各地供给商品。而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原来从事农业的人口开始逐步在工业中寻求发展机会。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有许多人开始间接从事农业生产。另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就业方式、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时,广大农民的文明程度也得到极大提高。因此,在欧洲国家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也逐步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使得世界各地工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新型关系,对推动全世界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工业化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科学分析社会制度与工业化关系而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在思考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时深刻指出,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快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个新建立的社会组织里,互相竞争的工厂主不能组织和领导工业生产,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1]216。而且,在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在这种社会制度下,能够生产出丰富的社会产品,切实满足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发挥他们的力量和才能创造社会条件。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初步认识到工业化对社会主义的催生作用。

(二)列宁工业化思想

面对俄国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现状和革命的现实要求,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直接推进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列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业化思想,对带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方面,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俄国经过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建立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奠定政治基础。面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提出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列宁在分析俄国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出要把生产资料生产放在优先地位,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手工劳动逐步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代之以技术水平高的新机器。机器和制造机器的必需品在国家全部生产中所占的地位愈来愈大[3]88。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业化思想,也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着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全过程并取得显著成就。

另一方面,充分借助了市场和外资的优势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列宁深刻剖析了工业化建设与公有制,以及工业化与计划经济的内在联系,及时提出了需要借助市场经济的优势作用激发社会活力,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4]510”,以有效借助外资的优势来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水平。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精髓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势力加强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对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我国直接按照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阶段。1956年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虽然毛泽东在带领党中央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列困难和问题,但是他善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调整政策,逐步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对指导中国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重工业为基础,农轻重协调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在我国开始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面临着国际威胁、国内一穷二白的现状,只能向苏联学习工业化的经验。《共同纲领》指出,“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5]9”。毛泽东带领全党要求优先发展重工业,切实为实现工业化目标奠定工业基础。而且,“一五”计划事业也集中国家主要力量,切实发挥我国重工业的优势,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6]2”,毛泽东还指出,工业建设应该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为人民群体提供更多的生活产品以满足生活需求,同时,也能够为重工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二)建立完善的工业化体系

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实力不足。面对这样的国情,毛泽东指出,中国需要构建完善的工业体系,才能够有效保障经济稳定和政治独立发展。随着苏联工业化弊端的暴露,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吸取苏联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独立的工业化体系。而且还指出,“我们必须逐步地建设一批规模大的现代化的企业以为骨干,没有这个骨干就不能使我国在几十年内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7]399”。在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化的先进性,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工业化水平,及时赶上国际工业化步伐。

(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

由于党中央决策失误,且农、轻、重的国民经济决策得不到落实,导致我国经历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困难,毛泽东提出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强农业发展,必须以工业为基础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各行各业也要支持农业的发展。这一决策得到党的领导集体的一致认同。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还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总方针,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至此,毛泽东提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科学思想体系,科学界定轻工业、重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同时,也形成,毛泽东完整的社会主义中国工业化建设思想。

此外,毛泽东同志也十分注重知识分子的作用和科学技术对工业化的推进你作用。毛泽东认为,中国需要全面、彻底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能够运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行业,要尽力采用先进技术有效推动我国经济面貌的改善。同时,毛泽东还要求党中央在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优势作用,善于凝聚这股力量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新道路。

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应用到中国工业化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对指导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我国妥善处理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构建健康和谐的城乡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我国新时期的工业化水平

在十六大报告上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目标,引导全国人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8]14”。新时期,世界各国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想在世界上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需要切实提高工业建设能力和工业化水平,切实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竞争水平,以有效保障我国的优势地位。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新时期党中央正确处理好工业建设过程中的难题,构建起更加独立、完善和先进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新时期我国的重工业建设依然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根据当今社会面临的困难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指导地位,也是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城乡之间还存在工业布局不当、就业结构不合理、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和贫富差距大等问题,使得城乡之间各方面的差异不断扩大,并影响到了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9]10”。这就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有效凝聚城乡优势资源和力量,切实增强我国的工业化物质基础和人员力量。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指导作用,科学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关系,坚持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建设方针,也是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重要理论指导。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按照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要求,加快构建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协调并进的发展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化解我国城镇化中的矛盾。同时,有助于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关系,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三)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毛泽东在领导我国农业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高度重视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提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毛泽东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为新时期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发展农业经济,加快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0]2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梦。这更要求重视农村发展,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对毛泽东关于农业发展思想的引导作用,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11]212。在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指导地位,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四)有效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毛泽东在推进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着重强调要综合平衡中推动工业建设。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围绕着切实调动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有效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推动我国工业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必须加快对工业、农业、轻工业等全方位的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沿海、内地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以有效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在这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科学指导地位,正确协调好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利用社会上积极因素,有效解决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而且,我国全面改革的薄弱地方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坚持综合平衡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地区发展平衡、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大力激发我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活力,确保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选编: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9]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 and the Value of the Times of Mao Zedong’s Industrialized Thought

YANG Fang-hui
(School of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China)

Mao Zedong’s industrialized thought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dustrialized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n the new era.Marx Lenin’s industrialized thought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pre-Soviet 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o Zedong’s industrialized thought,the leader of China’s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To adhere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o Zedong’s industrialized thought will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handl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Mao Zedong;industrialized thought;theory origin;value of the times

A841

A

1009-4318(2017)01-0084-04

杨芳慧(1991-),女,河南安阳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

2016-09-20

猜你喜欢
工业化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