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习近平历史观视角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探析

2017-08-15 00:49高烨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文化

高烨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基于习近平历史观视角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探析

高烨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历史是一种过去,却昭示着现实和未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错误的政治思潮,不仅是对过往历史居心叵测地否定,也是人为地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设置障碍。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历史的观点,为意识形态领域正本溯源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是引领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清晰认识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灯塔,是指导我们克服这一错误倾向的思想源泉。

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历史观;危害;政治思潮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1]22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教训深刻地表明,对待历史的态度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灭亡。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加深之际如雾霾一样再度泛起,它片面地解构历史、主观地解释历史、恶意地歪曲历史,导致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信仰迷失,危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深入地探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危害和克服办法,揭露其迷惑性和欺骗性,能够使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缘起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2]85-86笔者所探讨的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概念中,历史主要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并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的近现代历史,包括其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评价;虚无主义中的虚无仅取其否认、否定的含义。除此之外,要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不但是一种社会思潮,更是一种政治思潮。这种思潮借“反思历史”、“重新评价”之名,行反历史、反中国共产党之实,它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否定以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认知体系,是一种具有极强渗透性和颠覆性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本体论上,否认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具有“否定过去”、“割裂传统”的倾向;在历史认识论上,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具有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倾向;在历史方法论上,否认历史的现象与本质,具有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倾向;在历史价值论上,否认历史的神圣性和不可亵渎性,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

我国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伴随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殖民地化不断加深,人们的社会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社会上开始出现学习外国的思潮。而后多次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又致使一部分中国人盲目崇拜外国。由此,西方中心论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逐步分化为三支主要力量,即马克思主义、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其中的全盘西化论即求新声于异邦,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采取虚无的态度,把近代历史上中国落后的根源单纯地归咎于文化方面的衰败和落伍,认为“要前行就必须摒弃传统、否定历史、全面接受西方文化”[3],这可以说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批林批孔”,本意在于批判封建的意识形态残余,实质上却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再次泛起埋下了隐患。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为以“反‘左’纠错”为口号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历史观的重新泛起,表面上以清算个人崇拜为名,实施的却是一系列的“批毛”活动。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及本质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和自媒体时代,这也使历史虚无主义广泛地和隐秘地传播变得更加有机可乘。历史虚无主义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借助于新媒体、融媒体等新兴媒介,制造和衍生出各种符合网络传播特性的表现形态,表现出标题化、碎片化、隐蔽性、弱辨析性和时机针对性等特征[4]。历史虚无主义不是虚无所有的历史,它以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价值观和政治目的为根本,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选择性的解读和评价,歪曲新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史,从而试图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具体表现为:

1.反叛历史传统,鼓吹“告别革命论”

以学术上的理论创新为名,通过否定争取民族和国家独立的民主革命,以达到颂扬资本主义改良的目的;不择手段否定中国根据具体国情和社会实践所做出的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和道路抉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许多主义和思潮。然而,包括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在内的多种思潮,都没能带领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拜托任人宰割的命运。历史事实已然证明,历史虚无主义所吹捧的改良主义根本无助于中国实现独立和发展。

2.否定和诋毁毛泽东同志伟大的历史功绩

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5]一个历史人物处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其功过不能片面地归因于历史人物本身。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因为毛主席在晚年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和质疑他之前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从而达到抹黑重要历史人物,动摇人心的目的。历史早有例证,苏联解体正是前车之鉴。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先是全盘否定斯大林,抹杀其历史成就,后有所谓“告别过去”的改革,混淆了人们的是非观念,动摇了共产党的统治基础,最终国家失控而解体。

3.宣扬“黄色文明没落论”和“华夏民族劣等论”

受西方中心主义和西方反共势力企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大力宣扬西方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不断贬低中国所做的道路选择,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固执地抱着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观点,只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糟粕,就忽略其中的精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否定和批判,意图否定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根基,打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4.恶搞和侮辱革命先烈、英雄人物

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为中国历史的革命、建设和实践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习近平书记曾指出,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和外来殖民统治、侵略作斗争的人,以及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开辟道路、不断创新的人,都是“民族英雄”和“国家荣光”。历史虚无主义者歧途通过诋毁、恶搞英雄人物来消解他们带给人们鼓舞和激励作用。

5.随意戏说红色经典、经典文艺著作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近些年来,影视创作领域中商业化、娱乐化倾向明显,为了夺人耳目、吸引受众,随意戏说红色经典、篡改经典文艺著作,肆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抛弃了背后的时代精神和文学价值,将其庸俗化、低俗化。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本质。”[6]309从学术角度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的一种,但是这种观点却不存在任何学术价值。原因在于,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历史认识和历史研究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据此,他们全面否定历史本身和历史认识所具有的客观性,把历史简单地变成“我们要它成为什么,它就是什么”,主观臆想历史事实,“将历史片段绝对化、孤立化”[7]70;“并以情绪化和片面化‘重估一切历史’”[7]68,否定历史的必然性并竭力主张历史的偶然性,只用主观主义的视角去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会导致“认识论上的实用主义和不可知论”[8]8,就会不认可历史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带有主观主义倾向和怀疑主义倾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由此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沼。

从政治角度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选择重大历史节点作为切入点曲解历史事件、歪曲历史人物,否认革命,意图吹捧资本主义改良论;肆意渲染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否认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创造;通过否认历史文化的继承性来消解历史根基,以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这一切都以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为根本政治目的。作为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在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下,历史唯物主义以更加快速、更加隐蔽的方式流传和泛滥着,动摇着人们的思想信念和政治信仰,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极易导致价值观的混乱、颠覆甚至是民族精神的丧失,危及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阻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尤其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巨大威胁。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其克服办法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通过对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的分析和探究,可以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意图在于通过否定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继而否定革命所带来的伟大成果;通过否定中国近现代的奋斗发展史,继而意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其核心是歪曲中共革命与民族抗争的历史、否定中共的领导。[9]

首先,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动摇共产主义信仰和政治信仰。历史虚无主义根据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主张历史选择论,并采用实用主义态度,片面地、孤立地选取历史并对其进行随意的拼凑和解读;不断割断历史本身的联系,从历史的支流中刻意夸大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消极影响,企图混淆视听。历史虚无主义所秉持的观点和散布、传播的言论,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是非问题,而且怀疑和否定我国的文化自信和立国之本;不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原则,而且没有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任由他们随意解读关乎国治久安的原则性问题,就会诱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社会主义必然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怀疑,从而在根本上混淆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会失去它所具有的凝聚力,就会无法立足和发展。

其次,抹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消解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无疑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其中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重要因素,其中存在着必须要加以继承和发扬的精华,也存在着需要抵制和克服的糟粕,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出的的正确选择。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正是抓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部分,不断地进行夸大和过度批判,造成了瓦解人们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削弱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消解中国民族精神和灿烂文明成果的恶劣影响。

最后,迎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妄想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不轨企图。和平演变是国际帝国主义为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生内部演变,最终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渗透活动。从历史史实可以发现,每当社会主义中国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困难或者处于改革关键期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各个方面的渗透,不断传播自己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和模式,并且加紧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历史虚无主义也随之愈发蠢蠢欲动、甚嚣尘上。一方面抹黑、否定中国过去的历史,一方面质疑、唱衰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了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疑迎合了西方国家的利益需求。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克服

习近平同志曾在讲话中专门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在实质上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了在精神上武装自己,必须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10]

1.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是我们面对现实、走向未来的镜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历史观。”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极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趁机传播的事由。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带有主观随意、怀疑主义和否定主义特点的思维方式。对待历史是有选择性的、碎片化的夸大解读,“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的观点的背离,它抛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看待问题的正确方法,因而具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

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11]8因此,我们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科学的历史观,就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以及解释历史,[12];要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科学的历史观来筑牢防线、坚持底线、守卫路线,坚定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客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和看待历史,不陷入片面性、主观性的误区,不落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这对于我们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来说尤为重要。

2.始终坚定文化自信

历史虚无主义解构民族历史、颠覆文化传统,必然会导致历史和文化领域虚无现象的产生。而文化和历史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基之所在,必须要受到尊重。自信是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1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政党,对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所做出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抱有十分坚定的自信。文化自信不仅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而且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之中,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可以说互为表里。回顾历史和现实可以发现,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无法实现发展的甚至是会自取灭亡的。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最有力武器。

正因历史是文化的诞生母体[7]201,历史虚无主义才竭尽所能地以所谓还原历史真相之名行虚无历史之实,企图以此搅乱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实现“其动摇国家和民族自信的目的。[12]为此,首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只有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坚定自信,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13];其次要坚持唯物史观,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以实践的观点、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为基本观点,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对待历史;最后,要不断坚持社会主义信仰,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开放包容的眼光,以去伪存真的方法来对待外来文化和外国思潮,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让历史虚无主义毫无立足之地。

四、结语

过去是现在和未来的模型。[14]29习近平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15]6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在当前中国改革进入决胜期的背景下,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必须要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从中汲取营养,坚定文化自信,为我们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找到可行的克服办法。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张首吉,杨源新,孙志武,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名词术语辞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

[3]任志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4.

[4]杨建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0-114.

[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的文献,2014(1):3-1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杨金华.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8]康恩.穷途末路的资产阶级历史哲学[M].张书生,乔工,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62.

[9]郑科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警惕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三股思潮[J].政治学研究,2008(1):8-11.

[10]宗和.习近平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EB/OL].(2015-09-25) [2016-10-10].ht tp://www.zgdsw.org.cn/n/2015/0925/c 244522-27634787.html.

[11]鲁迅.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2]习近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N].人民日报,2015-08-01(001).

[13]吕薇洲.尊重历史、坚定自信,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J].红旗文稿,2014(21):8-11.

[14]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M].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The Harm and Overcom ing of Historical Nihi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Xi Jinping's Historical View

GAO Ye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China)

History represents the past,but reveals the reality and the future.The history nihilism,a wrong political ideology,is not only the negation of the past history but the handicapping of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After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a series of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by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vides scientific viewpoints and methods for the original source of the ideology,is like the lighthouse leading us in the new era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hazard of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is the source of thinking to guide us to overcome the wrong tendency.

historical nihilism;Xi Jinping's view of history;political ideology

D61

A

1009-4318(2017)01-0088-04

高烨(1995-),女,河南洛阳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研究。

2016-10-22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谁远谁近?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