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摘 要]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通过任务来诱导、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提升教学实效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目标驱动、问题驱动和评价驱动等方式,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主动地探索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阅读教学;策略;目标;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41-01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并在问题的强烈驱动下,进行学习实践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有效改变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的驱动下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达到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那在语文教学中,任务驱动式的阅读教学如何实施呢?
一、目标驱动:选择有效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风向标,设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站在教者的立场上设定目标,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实施目标驱动,能使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的《泉城》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教学目标。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目标设定的情况进行梳理、提炼,归纳出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泉城的美丽景色;二是找出文中描写泉水流动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三是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这就为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使课堂的教学目标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让学生自行设定学习目标,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在明确的目标任务驱动下,学生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驱动: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
在阅读教学中,离不开课堂提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对问题引领的片面理解,致使阅读教学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收效甚微。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就要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精选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提升阅读实效。
如,蘇教版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主要通过高尔基给儿子写信的叙述,使学生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走向深入,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给永运比‘拿愉快?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或者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感受。”在这样有价值的问题驱动下,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思想主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上述教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采取了问题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有了明确的思考路径,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解读,教学效果显著。
三、评价驱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恰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积极有效的评价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如,苏教版的《神奇的克隆》一课,主要讲了克隆技术在目前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未来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由于学生对克隆技术了解较少,因此课前教师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在教学时,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把握,教师先让学生就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问题谈一谈,并及时给予评价。这样,在积极有效评价任务的驱动下,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他们争先恐后,把自己搜集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演绎了语文教学的无限精彩。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评价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师的期待与认可中,学生的学习走向了深入。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还有许多。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文本内容的特点,设定合适的内容,才能真正起到以任务促高效的作用,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