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梅
【摘 要】文章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培养读书兴趣,夯实写话基础;培养乐说意识,促进语言内化;训练写话技能,优化写话训练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水平的有效策略。
【關键词】低年级;写话;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54-02
语文新课标对低学段学生的“写话”提出了3个方面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如何将这些目标依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落实到低学段的各个学期,进行有序、有效的训练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读书兴趣,夯实写话基础
1. 乐听(一年级上学期)
初生婴儿在无意识地聆听这个世界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语言。这其中有生理机能的发育,但同时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学写话也是如此,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他们的心理、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自然而然地想说、会说。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以学拼音识字为主,阅读能力较差,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孩子乐听的习惯。一方面要利用在校时间,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要求家长每天睡前给孩子讲20分钟的故事。习惯的形成一般需要21天的坚持,经过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都会养成乐听的习惯。
2. 乐读(一年级下学期)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已学会了拼音识字的方法,并且已认识了一些生字,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这时教师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读书。
教师在每天上课时,可以安排一个小朋友为全班同学读一个小故事,讲故事的顺序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孩子们为了准备这个故事,通常要把故事读上好几遍,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每天晚上的睡前 20分钟讲故事,也应提高要求,延长10分钟让孩子读故事给爸爸妈妈听。凡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小朋友,第二天便可根据家长的读书卡签字情况,由学习小组长为自己加一颗星。根据星星的数量,评选读书小明星。读书卡的具体设计格式为:_____小朋友,昨天晚上为妈妈讲了《 》,听妈妈讲了《 》,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读书卡在学期初发给家长。经过这样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逐步养成了乐读的好习惯。
3. 会读(二年级)
乐读初步建立起了孩子的读书兴趣,但这还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阅读引领不仅要让孩子走进读书的殿堂,还要让孩子会读书,发挥阅读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1)学会积累。随着孩子们识字量增多,读书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可进一步放手,给孩子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和展示的机会。但孩子们此时的阅读主要受兴趣引导,往往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视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利用阅读课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优美词句,并活学活用。
(2)教师引读。
一是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如学习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爱祖国、爱家乡”这一单元课文后,笔者扩充了同步读本“美丽家园”这一部分的7篇短文,并进行有机整合,用一个能够统领7篇课文的共性问题引领孩子阅读:“美丽家园”这一部分,为我们介绍了7个美丽的家园,你觉得哪个家园最美丽?为什么?勾出最打动你的段落或句子。在自读、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品读美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无论是情感还是语言表达都水到渠成。
二是一篇带多篇。指的是教师精讲教材中的一篇悟法,然后围绕本课的双主题(内容情感主题和语言文字运用主题)拓展一篇,进行语言实践。如《哪座房子最漂亮》这篇课文的情感主题是受到热爱学校的情感熏陶;语言文字运用主题是积累叠词。在理解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笔者出示:“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让学生发现规律;接着拓展阅读《爱祖国》,读一读,找叠词;最后积累词语,灵活运用:出示学的叠词,背一背,试着说说这样的词。指导学生运用叠词介绍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有( ),有( ),还有(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通过这样有效地整合、引领,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培养乐说意识,促进语言内化
阅读为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信息,但要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还要有一个内化过程。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书写能力较差,因此,引导孩子多说、敢说、乐说,是这个阶段促进语言内化的最好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说呢?
(1)依托课本,有序训练。教材的每个语文园地都安排了相应的口语交际、写话内容,这些内容和单元内容有机结合,是我们训练孩子说话的有效凭借。教学时要充分依托这些内容,进行扎实、有序的训练。
以“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为例,全册教材安排了6次说话训练,难度系数螺旋式上升:“有趣的游戏”和“我们的画”是孩子们熟悉而又喜欢的内容,说话内容信手拈来。教学时可依照课本的提示语引导孩子说具体,说通顺;“这样做不好”是单幅图看图说话,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并根据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人物语言);“我们会拼图”则训练孩子动手、动嘴,按顺序把话说完整;“该怎么办”则是多幅图看图说话,前两幅图课本已标注内容,第三幅图让孩子在看清图意的基础上,给故事补个结尾;而“小兔运南瓜”不仅是多幅图,还要求孩子根据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把故事过程补充完整。
(2)依托生活,放胆训练。吴立岗教授在《努力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教学新体系》一文中指出:小学和初中的作文教学序列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小学一至三年级)是放胆训练阶段,要求:通过听故事、看图和观察实物,重点进行说写童话体作文训练和说写所见所闻的训练,把胆子写大,把思维写活,把兴趣写浓,把句子写顺,初步形成通过想象、观察产生作文材料的能力和大胆表达自己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感的习惯。因此,低年级的说话重点是要引导孩子敢说、乐说。教学中,除了依托课本有序训练,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进行说话训练。进入二年级,笔者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描述所见所闻,说话内容信手拈来。诸如,老师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今天伙房的饭菜很好吃,今天谁和谁打架了……引导孩子用一段话描述所见、所闻、所感。这些熟悉的内容孩子们张口就来,老师稍加指导就是一个不错的片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学习写日记,引导学生留心生活。
三、训练写话技能,优化写话训练
丰富的听、说、读,为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信息,随着他们识字量的逐步增加,写话教学便可相机进行。
1. 写完整、通顺、生动的句子
教师首先要教会孩子写完整的句子。这里的完整应包含这样3个要素:谁,干什么(怎么样),合适的标点符号。在看图写句子时,经常有孩子这样写:一只小熊猫。笔者告诉他们这不是句子,应该写:一只小熊猫在干什么?或怎么样?然后出示句子:①一只小熊猫在吃竹子。②一只小熊猫在高兴地吃竹子。③一只小熊猫在高兴地吃新鲜的竹子。让孩子阅读比较,你觉得哪个句子最好?然后告诉孩子这3句话都是完整的句子,但是第三句话不仅完整而且生动。经常进行这样的句式训练,孩子不仅能把句子写完整,而且能用上阅读积累的词语,促进了阅读质量的提高。
2. 围绕主题写好一段话
记流水账是低年级孩子写话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低学段的写话一般以画面为凭借,引导孩子写好一段话,然后再逐步放手。教师在教学看图写话时,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画面内容(环境、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展开合理的想象,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并能根据画面内容概括出写话的中心,也就是题目。另外,让孩子围绕一句話进行补写、续写,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如夏天来了,荷花池里的花真美啊!_________。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_________。我妹妹真胖啊!_______……这些生活中信手拈来的话题,都是进行主题训练的很好素材。
3. 学写观察日记
老舍说过,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写日记能帮助孩子提高观察和分析生活的能力。笔者曾让学生完成《美丽的秋天》的写话,学生写得很美: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但却不能说这是一篇上乘的习作,因为这些语言都是从书本中“观察”到的,而不是生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表达内心感受,是写作最本质的要求,写日记的目的也在于此。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日记要求不能太高,篇幅可长可短,但内容一定要真实,并能围绕一个主题去写。
引导孩子乐读、乐说、乐写,是低年级说话、写话的内涵所在。走好这三步,便带领孩子迈进了习作的门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吴立岗.努力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教学新体系[J].小学语文教师,2013,(12).
(编辑: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