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贵有效开导择时机

2017-08-11 04:20黄继红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启发时机语文课堂

黄继红

【摘 要】语文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教师要找准有效的时机,巧妙地点拨、启发、补充、比较、分析甚至质疑,让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表达情感、享受美好、体验激情的课堂。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启发;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63-02

孔子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而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苦想却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教师只有选取合适的角度,提出合适的问题,抓住合适的时机,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的点拨启发就能最大化地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增强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对学生逻辑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大的益处。

一、有效体验,升华情感

1. 再现生活情景,唤醒情感体验

现在的学生享受着多方面的关心和疼爱,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情感显得有些麻木。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去唤醒、培植、充盈。例如,在教学《献给老师的花束》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当我上一年级的时候,_____老师教会我______,他_____地对我说:“_________。”

当我参加入队仪式时,______老师为我______,_____对地对我说:“_________。”

当我_________时,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地对我说:“_________。”我感到_________。

以上逐层递进的说话内容,唤醒了学生的生活情景——在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如有源之水,喷涌而出,自身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2. 联系生活积累,调动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阅历相对缺乏,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或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就需要补充资料或启发学生调动生活积累,感悟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向命运挑战》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看到过的癌症病人或课外书中的史铁生、海伦·凯勒的事迹,感悟霍金活着的艰难,体会霍金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

3. 参与情境体验,升华学生情感

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当时所营造的情境也成了课堂资源,引发了学生的真切感受。例如,在教学《在向命运挑战》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设计环节向自己挑战,可以左手两个手指写字,或尝试一只手脱衣服或不用手脱衣服,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深地感受到霍金生活的艰难,加深了对霍金不向命运屈服、顽强拼搏精神的感悟。

二、有效链接补充,深化学生感悟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学生不甚了解课文中事件的背景。这时,教师需要补充链接相关的背景资料辅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笔者链接了一段视频,使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反动派常常迫害进步人士。结合了时代背景,学生就能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这句话中鲁迅用幽默的语言抨击了旧社会的黑暗,革命者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多次受到挫折与迫害,体现了鲁迅乐观、幽默、坚强的品性。

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诗人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时,笔者适时地引入诗人被贬的一段经历,引领学生对诗的领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三、有效提问启发,体现高效课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去学习感悟。

1. 科学设计问题,体现高效课堂

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出能突出重点、化解疑点、突破难点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能力的提升。问题的提出应注意量的把握和难度的控制,由已知出发去探索未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标记划出描写灾难发生后乘客及哈尔威的表现的句子,说说读后的感受。这个问题难易适中,大部分孩子有话可说,理解得或深或浅都行。

此外,教师设计的問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启发性,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注意力高效集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两难”的问题,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对话或思想碰撞中获得启迪。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笔者提问:“你是怎样评价哈尔威船长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行为的?”有的说:“船长是个尽职尽责的人,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他这样做是忠于职守。”有的说:“他与船有了很深的感情,船像他的孩子一样,他不愿意离开。”有的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应该撤离,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他还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各抒己见,在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思维得到了发展。,

又如,在探讨《雪地贺卡》中,刘玲又写了一张贺卡,“我”需不需要再回一张时,学生讨论后,有的说:“不需要,刘玲是个相信童话的天真的孩子,童话给他带来了快乐、神秘、期待,这是童年最宝贵的财富。”有的说:“需要,否则文中的‘我就在欺骗刘玲。”还有的说:“现在暂时不告诉刘玲,等刘玲上初中后再告诉她,让她为拥有这样一段奇遇而感到兴奋。” 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被老师提的两难问题牵引着,在思维的碰撞中享受着充满活力的讨论的快乐,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2. 灵活调控课堂,问题导向明确

由于预设不够,教师在课堂上会临时生成一些问题。这就考验教师调控课堂的综合能力了。例如,教学《种一片太阳花》一文,学生在交流太阳花艳丽夺目、经久不衰的原因时,一位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将答案说得很完整。教师就说:“你将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原因阐述一下。”于是学生就谈到了太阳花主动让位,新旧交替很活跃,因此太阳花艳丽夺目、经久不衰。可是对于一朵太阳花开得艳丽夺目的原因应该先深入探究,再来谈整片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既符合课文叙述的顺序,又使教学的层次性更明晰。教师应这样引导:“你回答得非常完整。我们先来看看一朵太阳花开得鲜艳夺目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尊重课文的逻辑顺序,教师的导向性就很明确了。

3. 提问面向全体,错误彰显契机

教学应面向一切学生,提问也应面向全体,提的问题应该有层次、有不同的侧重点,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错误严厉斥责,他们会因此而害怕发言,缺乏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勇气,上课自然就容易开小差。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还要允许学生出错。

允许学生回答错误,容忍学生的错误,并把它当作珍贵的生成资源,当作启发全体学生思维的良好契机,这是教师对待错误回答的正确态度。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在黑板上听写时出错了,老师可以把纠错的机会留给其他的学生:“这位同学在考查大家的辨析能力,谁发现了?”另外的学生用红笔标出正确的笔画后,老师又说:“写错的同学在告诫大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大家再记一记。”老师的做法既保护了写错的学生的自尊心,又调动了其他同学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岂不是一举三得?

四、引领阅读反思,激发创新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例如,在《犟龟》一课学完后,教师提问:

师:学了《犟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生1:犟龟确实太犟了,狮王去世了,它还要坚持赶路,不虚心接受意见。

师:它虚心接受过意见吗?

生2:当蜗牛告诉它走反了,乌龟接受了意见。

生3:乌龟说:“我的决定是不能改变的。”它其实是想参加一次最热闹的婚礼,无所谓是哪个狮王。

师(因势利导,继续问):课文中乌鸦告诉乌龟狮王28世已经不幸去世了。乌龟赶到洞口前,为什么还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28世的婚礼吗?”

生4:乌龟可能不相信乌鸦的话。不过它还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它赶到的是狮王29世的婚礼,不是28世的婚礼,故事编得不严谨。

生5说:实际上乌龟的目标经过了调整,但有時不是那么幸运的,不能把侥幸发生的事当成必然的事。

笔者表扬了孩子们的想法富有个性,并告诉孩子们读书时就是要这样边读边思,考虑文中哪些有道理、哪些没道理,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后写出自己的作品《犟龟》。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反思,珍惜学生的阅读反思所得,并鼓励学生动手修改文本,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注重提问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去学,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关键。教师要找准有效的时机,巧妙地点拨、启发、补充、比较、分析甚至质疑,让课堂成为老师与学生共同表达情感、享受美好、体验激情的课堂。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启发时机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时机与妙手
作战的时机
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