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强�オ�
[摘要]科学课是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教师主动性过多,学生主动探究的权利被剥削,学生只是处在一种“被学习”的状态。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吃透教材,另一方面要改善课堂氛围,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给学生学习探究的主权,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分析;质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8701
一个在课堂上具有吸引力的教师,必定需要有较深的教学造诣。因此,在科学课上,教师不仅需要合理恰当地分析教材,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当中。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功能和激励评价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材分析要拿捏到位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要透彻,要洞察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要有预见性,这样才能发现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困惑与糊涂的地方,然后根据这些地方巧设“埋伏”,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由“不明白”变“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自然流畅,拿捏到位。比如,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己的描述、总结,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比如《宇宙》这一章节的内容,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很多,这时候我们就不妨让学生来当一回“小老师”,让学生来组织教学活动。然后教师在边上听课,在学生没有讲清楚或者讲到位的地方,教师再进行补充。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還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功能。当然,对于一些要求比较高或者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课,就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了。如,教学《电》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绝对不能稀里糊涂地让学生动手实验,要明确教给学生电池及导线的接法,才能让学生动手实验。
二、实验过程要主动探索
在教学中很多科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往往把实验过程演示得明明白白,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样子去操作。这样的教学学生无形中变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木偶”。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身的体会,也感受不到实验的乐趣。另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变得易操作,导致教师不信任学生,学生过分依赖老师,而使实验操作变得索然无味。这时,教师不妨放松点,交代主要的实验目的以及注意事项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器材,总结实验结果。例如,《沉和浮》一课,我先让学生从身边收集材料,在“玩”中得到沉与浮的基本信息: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我让学生们试了一下,拿出一个大苹果放入水中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在认识上产生冲突,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再动手实验,逐步掌握沉浮的条件。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到主动探索上来,虽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迷惑,会出现错误,但这是用正确科学方法找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经历。
三、学习引导要“点到为止”
科学实验中,教师在设置一些点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稀里糊涂地实验操作,而是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得到实验的现象,更要注重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总结,教给他们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尽量做到 “点到而不点明”,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往上跳一跳就可以摸到苹果,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在教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时,学生对于镊子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在哪里存在困难,我适当提醒:“用镊子拿东西的时候,什么地方用力?你夹物体的地方在哪里?镊子在动的时候围绕哪个点旋转?”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给学生画图进行展示,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就会更容易些。
四、课堂评价要富有“弹性”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要肯定和鼓励孩子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切良好表现,呵护他们对自然事物的强烈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其奋发向上、勇于探索实践的个性品质。教师要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评价标准不要“一刀切”,应该具有包容性,要有弹性。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的回答有精彩点,学习有一定的进步,就给予鼓励,对于学生回答有误的地方要点到为止。如教学《蜗牛》一课,在研究蜗牛喜欢吃哪些食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时,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在评价过程中,我也表现得比较有弹性,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错误,质疑权威的能力,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事物是辩证统一的,教师适时地放手,学生就会相应地跟进;教师如果一味地讲解,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开展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