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青少年守法“防火墙”

2017-08-09 18:08王治忠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表率实效故事

王治忠

摘 要 由于孩子法制观念淡薄,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法制意识、法制观念的培养,成为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故事 表率 引导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3-0137-01

近些年来,从各种媒体信息中,都可以看到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物别是在一些中学,青少年学生违法违纪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校说服教育不想听,家庭教育听不进,司法机关教育管不起……其根源在于,从小对于孩子法制观念的培养不够,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法制意识淡薄。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具有优良的道德传统。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公德意识、法制观念,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要“从娃娃抓起”、“从小事抓起”。加强小学生法制意识、法制观念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法制观念就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故事熏陶,增强观念

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老师讲过“小时偷针,大来偷金”的故事,故事虽不是很精彩,却能让人记忆却一辈了,受用终生。所以教育者要善于寻找这样一些好的法制故事,讲给学生听,但要注意讲的方式,要在正式场合,如班会课、学生集会时,或对学生思想教育时。不能过于随便,简单讲完草草了事,要让故事进入学生内心,铭刻在心中。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法制教材,教材的编排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故事性强。教师要充用利用这一教材读本,组织和指导好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在学生内心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

同时在对小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阶段,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积极启发诱导。在教育中要以讲正面事例为主,多讲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和学生中的先进榜样去教育感染他们,对举违法犯罪案例量不宜多,内容更要得当,以防止产生消极影响。不讲罪犯作案的具体手段与详细情节和讲残忍恐怖、荒诞淫秽的内容。

二、作好表率,模范引领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胜,模仿性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因此行为处事大都模仿父母,老師。在他们的心里父母,老师做的都是对的,父母,老师能做的,一定不会有错。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为学做好示范,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在学生当中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表露,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好模范教育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以身作责;要求学生不能违反的,教师也坚决不触红线,用自己的行动,行为表现去感染学生,作好学生的领头羊。

三、课余引导,充实生活

有一句话说“五加二等于零”,这是很多人对现在的品德教育现状表达出的一种担忧,意思是说学校一个周五天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成果,在周末两天被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冲洗下完全颠覆,不复存在了。所以要想办法让学生不受社会中不良因素的侵蚀,给他们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调查,访问,帮助家里做一些家务,做体育锻炼,读课外书等等。布置一些任务,给学生一些指引,尽量让他们与同龄儿童一起过得充实而快乐,尽可能地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侵扰。既提高了学生素养,又让他过得丰富多彩。

四、分析实际,讲究实效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一定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防止成人化。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如果简单搬用小学生难于理解的法律条文和概念,进行说教,学生感觉空洞,可能不知所云,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所以在方法上要生动、具体、形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针对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从正面进行积极诱导,增强学生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不能把小学生中某些不良行为或由于无知产生的一些问题与违法犯罪行为混淆起来。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他们提高认识,不要用法律恫吓学生,不要让学生人人检查,不要让学生在公众面前作检讨。给学生贴上不良“标签”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贴什么样的“标签”,往往就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所以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了解学生内心,切中要害,讲究实效。

(责任编辑 楚云鹏)

猜你喜欢
表率实效故事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推进“三化三提”工作法 全面落实“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
当好表率 带头宣讲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践行“三严三实” 当好“五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