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生态审美智慧的方法论问题
——以赵凤远《庄子的生态审美智慧解析》为个案

2017-08-09 01:43程相占
管子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庄子万物美学

程相占

(山东大学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书评·书讯

研究中国生态审美智慧的方法论问题
——以赵凤远《庄子的生态审美智慧解析》为个案

程相占

(山东大学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构建生态美学需要借鉴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而中国美学史研究也需要在当今视野中不断深化。正是由于上述双重“需要”,中国传统生态审美智慧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相关成果近几年不断出现,赵凤远的新著《庄子的生态审美智慧解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赵著)就是其中的一部。

本文无意做一篇一般意义上的书评,而是想以赵著为个案,集中讨论一下研究中国生态审美智慧的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不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技巧,不是操作机械设备的固定程序,而是学术理念与研究规范所隐含的基本原则。研究中国生态审美智慧首先要面对的是“历史还原”与“当代重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一定要将之理解为操作程序的话,那也不妨将这对具有辩证关系的命题理解为如下两个步骤:第一,历史还原;第二,当代重构。

历史还原是任何历史研究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其前提是承认历史的客观性,相信历史研究的首要目的是还原历史原貌,其基本要求是“论从史出”“无一字无来出”。赵著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其第一章“庄子生态审美智慧的形成背景”,分别从文化背景、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三方面,讨论了庄子时代的特定历史问题。这就清楚地表明,庄子所面对的不是其身后两千多年的问题,而是他那个时代的特定问题。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避免将古人当代化,避免过度乃至无度地拔高古人。学术界不少论著就对这个学术分寸缺乏清晰的认识,经常出现过度美化古人的现象,似乎古人就是先知先觉,他们的思想就是救治当代问题的灵丹妙药,“药方只贩古时丹”。比如,一些著名学者认为,东方“天人合一”观念能够救治现代性危机,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因此,世界文化格局应该是继多年“西化”之后的“东化”,等等。这样的观点所犯的错误就是过度拔高古人。

那么,既然古人的思想是针对特定时代的特定问题而发的,为什么可以作为今天的思想资源呢?或者说,“当代重构”的依据与原则又是什么?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提出过“抽象继承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命题可以区分为“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其“抽象意义”可以继承。今天看来,冯先生所说的“具体意义”其实是历史意义,也就是针对特定历史语境的意义;“抽象意义”其实是普遍意义,也就是超越历史语境的意义。根据这种理解,我们应该追问的是:为什么一些哲学命题能够具有普遍意义?笔者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哲学是什么?”这个更加根本的问题上来。我们认为,哲学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论思考,也就是说,古今哲学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其三个核心问题都是一致的。这三个问题所得以衍生的深层结构乃是“人生在世”,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在─世─中”。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哲学核心问题所隐含的深层结构,将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改进为“结构关联法”——从哲学问题的深层结构入手,提炼那些能够超越时空的普遍问题并将之关联起来。这样做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古今虽然发生了时代巨变,但人之为人的基本结构、哲学的基本问题却没有改变。

赵著虽然没有从方法论上明确讨论上述“结构关联法”,但其操作程序则暗合了这一原则,其主体部分依次讨论了庄子的“天道观”(第二章)、“齐物观”(第三章)、“重生观”(第四章)与“和乐观”(第五章)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这些问题之所以能够与当代“生态审美”这个问题合理地关联起来,正因为它们与生态审美的深层结构相吻合:

第一,生态审美的自然观是反对现代机械自然观的有机自然观,而庄子的“天道观”认为,“道为万物之本”“道自然化生万物”,道所化生的天地以及生存于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是“一气流通”的结果——“通天下一气耳”。这样的世界不是一个有机械律控制的大机器,万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机械关系,而是相通相融的关系。

第二,生态审美观承认万物各自具有内在价值,万物都具有生存与繁衍的权利。这就批判了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万物等级制和工具价值论。庄子的“齐物观”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倡导人们应该“以道观物”,承认在大道面前万物平等,反对“以物观物”的贵贱偏见。

第三,生态审美相信“自然全美”,反对过度的“自然的人化”,因而注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这种生命态度与庄子的“重生观”与“和乐观”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应该处于“逍遥”与“自适”的状态,决不能因为世俗的名利而戕害生命。

通过上述讨论,赵著将其学术目标最终归结为“庄子生态审美智慧的当代价值”(第六章),从而完成了一段学术探索历程。但是,认真反思之后会发现,赵著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这集中体现为对于“审美”的相对忽视上。

赵著标题中的关键词是“生态审美智慧”,但在其正文中,赵著则将“智慧”替换为“意蕴”,全书所研究的其实是庄子思想中那些与“生态审美”相关的“意蕴”。这就表明,赵著所探讨的主题是“生态审美”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智慧”。如果按照这个比较严格的标准来要求的话,赵著的缺陷就比较明显:讨论“审美”的地方较少。这正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难点之一,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庄子在何意义上是一个“美学家”?或者说,《庄子》这本书为什么可以作为一部美学著作来阐释?我们不妨以叶朗先生主编的《中国美学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为例。该书先秦卷第五章为“庄子的美学思想”,讨论的问题依次为“处物不伤”“无知之知”“适者忘言”“道家的大人境界”“庄子思想的宗教感”等。该书并没有清楚地论述,这些问题为什么是“美学思想”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思想”?这些问题与审美问题是如何关联起来的?

我们无意在这里评价这部美学史,只是借以表明我们的如下看法:既然要从“美学”的角度去阐释中国历史文献,那么,历史文献与当代美学视野之间的内在关联何在,就是我们必须明确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提出研究中国生态审美智慧的第三个方法论原则:聚焦审美,也就是将审美问题放在焦点位置,从而更加明确地界定我们的研究对象。赵著应该在这个方面大大增强。

本刊网址、相关栏目编辑电子信箱及咨询电话

本刊网址(投稿):http://gzxk.cbpt.cnki.net

相关栏目编辑电子信箱:

姓 名电子信箱栏 目谷玉梅gzxkbianjibu@163.com管子研究、文化比较于孔宝gzxkykb@163.com稷下学研究、学术综述王珏gzxkwyy@163.com齐兵学与古代军事文化、学术考辨张越gzxk19491001@163.com齐史研究、古今论坛张杰gzxkzhj@126.com古代学术思潮、新出土文献研究

咨询电话:(0533)2781654;(0533)2786196

猜你喜欢
庄子万物美学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纯白美学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妆”饰美学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