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阅读卡 满满大智慧

2017-08-07 23:47张飞燕
关键词:课外阅读图书评价

张飞燕

(浙江省宁海县宁海城中小学)

小小阅读卡 满满大智慧

张飞燕

(浙江省宁海县宁海城中小学)

新课标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现实中学生受信息时代的冲击,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让孩子与阅读共舞。本文从“创设‘图书角’,悦读之渠蓄活水”“制作‘阅读卡’,悦读三曲奏雅音”“搭建‘展示台’,悦读之乐舞华章”三方面阐述阅读卡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的作用。

课外阅读 阅读卡

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相伴共生,大量的阅读是知识积淀的基石。古今中外,名家大匠都非常重视阅读,2011版语文新课标也从兴趣、阅读量、阅读习惯等方面提出要求,发出了课外阅读的“集结号”。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电视、手机的快餐文化、娱乐文化成了学生的最爱。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笔者对城乡小学抽样调查,发现仅有15%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而看电视、玩手机、电脑游戏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达58%。那么,如何让学生转换“电视迷”“低头族”的角色,使他们的心灵在飘香的文字间愉悦地舞蹈呢?笔者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以“阅读卡”为载体,设平台、育情趣、重引领,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的幸福指数,踏上“悦读”之旅。

一、创设“图书角”,悦读之渠蓄活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何使孩子愉悦地踏上这使人奋进的阶梯?教师应做有心人。首先得为孩子建立丰富的图书库资源,在班中营造书香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内心形成阅读期盼效应,发挥图书角无声育人的作用,实现好书共同分享的互动局面,让学生在书海中幸福畅游,让阅读充盈心灵。

1.学校书库。学校书库每个学期借给每个班级50本精心挑选的适合本年段孩子阅读的好书,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出借工作,学期结束收回,每学期更新一次,保证各学段的孩子都能读到不同类型的优秀书籍。

2.推荐购买。别林斯基也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老师每月一次向学生推荐一本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畅销好书让他们自己购买。本学期,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向孩子们推荐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校园小说:章红的《放慢脚步去长大》,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还有曹文轩的《草房子》等系列小说。

3.流动书吧。一般每个同学都购买了不少的课外书,看完以后就放在家里,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开学初,我规定每个孩子从家中的书柜里至少挑选一本自己已经阅读的、认为比较优秀的书捐献给班级,设立“流动书吧”,供全班学生相互借阅。本班有52名学生,每人一本(多的献了10多本),至少有52本,每个孩子只要献出一本,就可以阅读50本甚至更多的好书。这样既减轻了购买课外书的负担,还能轻松读到同学们推荐的好书。

4.无书书库。由于班级图书角容量有限,我就想了个点子——让学生制作图书推荐卡,要求学生每月制作一张卡片,把自己认为好的图书推荐给大家。有阅读兴趣的学生直接向推荐者借阅,充分开发了学生家庭图书资源。而且这样推荐阅读,如果被借阅的同学点赞,推荐者还会倍感幸福,进而激发推荐热情,使阅读变成“悦”读。

图书推荐卡推荐书名作者姓名出版社推荐者图书金额推荐日期推荐理由借阅者

这样通过“选、购、捐、荐”的方法筹集图书,建立一座知识的蓄水池,做到源头活水滚滚来,使图书角的图书不定时地更新充实,孩子们的阅读触角越伸越广,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阅读的快感也越来越强。

二、制作“阅读卡”,悦读三曲奏雅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图书角的设立使班级有了“阅读银行”,但仅仅设立“阅读银行”,而学生却没有兴趣,那么一切就都是摆设。我从“趣”字入手,让学生动手制作“阅读卡”,从而使学生在辛勤“采蜜”之际,同时开发手工制作技能,把阅读与手工制作相结合,变单一的阅读为与快乐制作同步,与放飞想象共舞,与迁移生成牵手,在阅读路上幸福地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1. 阅读奠基曲——阅读记录卡

让学生爱上阅读的金钥匙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在要求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变强行规定为活动激励,在班级开展阅读竞赛活动,每个学生每天课外阅读30分钟,把阅读书目、时间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确认,每阅读1万字就奖励一枚阅读章。这样变 “要我读”为“我要读”,班级学生掀起阅读热潮,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中午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嘻哈玩耍的时间少了,潜心静读的多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阅读量超过以前一年的阅读量。“阅读争先榜”上孩子们火箭式上升的阅读章,令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少家长向我反映:“这孩子,在家里一有空就看书,以前都是我催他看书,现在他一头扑在书本上,晚上我不让他看太久,他还跟我闹意见。”孩子的阅读热情成了父母甜蜜的烦恼,书香的种子正在孩子的心田破土发芽。

2.阅读共鸣曲——阅读摘记卡

心得卡主要内容心得体会仿写卡优美段落小作家

在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学生在阅读量上有了井喷式的发展,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向质量上求发展,主动汲取文中精华,培养欣赏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为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手抄笔录,我设计了多种摘记卡,有语段卡、心得卡、评析卡、仿写卡等。

语段卡(写景/人/物/叙事)佳词好句优美段落

评析卡题目点评段落页码小小评论家

综合卡佳词好句优美段落内容摘要心得体会

阅读卡的设计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如学了写景的文章,就让学生采用语段卡、仿写卡,使摘抄呈阶梯层次,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摘记卡。

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好词佳句摘抄在“摘记卡”上,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并通过摘抄、读背、概括主要内容、写心得体会来积累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摘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知识积累和正迁移的过程,他们在不断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3.阅读创新曲——个性记录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既要有心铺设阅读之路,让孩子在阅读之旅中快乐前行,更要激发学生创造之心,使学生经历“阅读内化—创作外显—兴趣提升”的良性循环,让课外阅读有质的提升,这样才能使“阅读卡”常建常新,使学生的阅读兴趣经久不衰。

(1)人物名片。针对中年级学生爱画画的年龄特征,我让学生拿起画笔画书中的人物,让他们把读到的、想到的画在阅读卡上,并为人物配上名片和文字说明。学生自编自画,有当设计师的豪情,充分体会了制作阅读卡的快乐。一位学生在看《三国演义》时就把刘关张三兄弟画得惟妙惟肖:刘备——面目慈祥,就像一位长者;关羽——丹凤眼微张,手提青龙偃月刀;张飞——怒目圆睁,针髯怒张。画下还有对关羽的评价:义薄云天、傲气冲天、神力惊天。一幅幅充满灵气的创作,一句句精辟的点评,是学生在内化文本语言后概括提炼提升的过程,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从语言感受、情感体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受裨益。

(2)设计冠名。我让学生开展“巧手做书卡”活动,比一比谁的创意好、样式新颖。这样星星之火,顿时呈现燎原之势:孩子们有的与父母一起设计,有的与伙伴携手创作;有的为卡片绘上精美的图案,有的为卡片冠上精致的名称……在动手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卡片进行美化设计,并不断改进,使孩子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如“精致的聊天”“起航”“墨之香”“憩园”“撷一缕书香”等卡片名称,创意十足。这样,增强了阅读卡的趣味性,开阔了广大学生的视野,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同时又提升了他们版面设计、整体架构的能力,让读、思、画、制等融于一体,可谓一石多鸟。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审美启迪,也让学生经历了书面语言—个体语言—创新设计的个体提升过程,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这样的阅读往往会邂逅不一样的精彩,让学生的阅读之旅时时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三、搭建“展示台”,悦读之乐舞华章

让孩子驶向成功的彼岸,关键不是教师做“舵手”,而是要做助推的“风帆”,让学生品尝“航行”成功的乐趣,进而产生做“舵手”的激情,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成长为劈波斩浪的“船长”。因此,教师要善做“导演”,通过创设多种载体,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阅读愉悦感,进而激发其下一步前进的潜能,使他们情迷书海,乐此不疲,养成自觉阅读、幸福阅读的习惯。

1.成长档案,感受个体成长之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很多学生都知道要有目标,但大都抱着临渊羡鱼的心态。我就抓住这症结,化大目标为小步快跑,让学生设立周阅读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让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每完成一周阅读目标,孩子就从中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进而强化探究欲、上进心。在开始建立阅读卡成长档案时,我班小季同学因基础较弱,故积极性不高。我找他谈心,并与家长沟通,家校携手协助他完成摘记任务,每周完成三张。在两周后的班会课上,我就展示他两周来的成果,并当众表扬他能坚持阅读,同学给予他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他当时虽然有些扭捏,但双眼却透射出异样的光芒。此后,他渐渐学着自己摘抄。到第二个月时,他完成各种阅读卡48张,几乎每天一张,完成的速度比以前提升很多,阅读的兴趣也随之水涨船高。

2.创客推销,享受成果共享之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说阅读卡为学生储存知识的种子, 那么交流推荐则为学生种子的发芽——语言交际提供一个绝佳载体。我要求学生既要做创客——自己创作阅读卡,也要学会推销自己的阅读成果,变单向的个体阅读为多边的生生互动。在班级开展“图书推荐卡”活动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班一个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写了这样一份推荐卡:“《鲁滨孙漂流记》让我体会最深的一个词是‘坚强’。鲁滨孙是一个打不垮的人,狂风巨浪、饥饿、食人族等困难都被他一一打败。而我却胆小怕事,我要以鲁滨孙为榜样,改变自己,学会坚强。希望这部书也能给大家带来勇气和智慧!”寥寥数语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有心得体会,还发起了阅读推荐。这对一个沉默的小女孩来说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历练机会,同时又让同学分享到她的创作成果。

3.评比激励,促进争先争优之乐

孩子对称誉是敏感的,尤其是对老师和身边同伴的评价更是如此。我紧紧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以评价、评比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精益求精,使阅读兴趣经久不衰。

(1)抓亮点,培育习惯。每个孩子身上都不缺乏“闪光”点,关键是能否有发现“闪光”的眼睛,使点点“星光”汇成灿烂星空。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善于发现学生阅读卡中的“闪光点”。肯定成功,这不仅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还能使其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做《家乡的风俗》读书卡时附上青麻糍的照片,就及时在班会课上表扬。学生们不甘落后,有的附上相对应的资料,有的配上画面……孩子们在阅读之时,不仅能摘抄,还能收集相关信息或设计相关的图案,促进对阅读的深度理解,并乐在其中。

(2)抓评价,促成习惯。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师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形成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亲子评价、网络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学生能参与评价、感受评价、乐于评价;二是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重视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技能习得、学习进步情况等,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有效评价,激发阅读积极性,形成正迁移,促成习惯的形成。

(3)设平台,强化习惯。一是开展优秀读书卡展示活动,树立典范,引领学法指导,使学生有样可学,有典型引路。为了激励学生的课外阅读持续发展,我定期对学生的“阅读卡”进行了统计,每季度开展“读书段位”评定,并授予相应的段位称号。分成三个类别:参与级(有阅读记录)、达人级(按照教师设计的阅读卡进行摘抄)和书迷级(能自主设计阅读卡),每个级别分一段至九段。二是开展优秀读书卡评比活动。通过学生相互评,贴到班级墙报上,并发送到微信群展示,变学生单边的、封闭的阅读摘抄感悟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开放式、无壁垒的交流促进。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学生读书的一种督促,也是一种激励,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以点带面”效应,长久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形成百花争艳春意闹的喜人局面。

小小阅读卡,满满大智慧。一张张阅读卡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幸福阅读的前路;一张张阅读卡是一朵朵花儿,芬芳了浸润书香的心灵。让我们都来做有心人,让阅读卡成为孩子悦读的助跑器,助力孩子们在阅读之旅上幸福前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版语文新课标.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冯朱敏.中年级课外阅读评价方法初探《小学语文》,2012:第01-02期.

[3]叶平整理.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PISA—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新理念.

责任编辑:肖延斌

谈传统文化教育三句话四件事

第一句话,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偏移。

第二句话,融汇到我们的教材体系中去,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第三句话,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就是办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涉及规律性的、有的是涉及方法论、有的是涉及技术层面、有的是涉及审美层面。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

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都可以进。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第三件事是加强研究和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的原则,加强研究阐释。同时学科建设要加强培养人才。

最后一件事是推进国际传播。不仅要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陈宝生)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图书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图书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