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8-04 19:10胡文婷孙慧敏刘俊汝王凌飞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语言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胡文婷++孙慧敏++刘俊汝++王凌飞++张慧

【摘要】PBL模式,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是当今国内外教育界都在倡导实施的一项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理念。它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彼此协作,完成“项目”,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本文从实证出发,探讨了“PBL”学习模式对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及其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以及合作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学习 PBL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能力 非智力因素

一、现状概述

随着中国入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教育就显得举足轻重。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是主角,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任务就是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是,即便积累了大量词汇,背诵了许多语法知识,很多学生还是无法流利地使用英语。离开教师,学生便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这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削弱“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对世界局势和国家发展有较清晰的认知,故而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跨文化思维的必要性。2000年的高校教学大纲中纳入了“项目学习法”,以期促进并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一学习方法旨在通过做“项目”增强学生的总体语言能力。

二、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理论介绍

1.什么是PBL? “PBL”即为“Project-based Learning”,指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或学习方法。“项目”是PBL的核心所在。最早将“项目”一词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是美国。美國进步主义教育家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在研究早期儿童教育时综合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项目教学法”(也称“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他认为“项目”是围绕课程主题而组织的不同课堂活动。伯明翰大学的教授Gary Thomas(2009)认为,“项目”指的是学生需投入大量精力独立完成的研究任务,它不同于一般的论文,要求学生自行发现事实,分析从图书馆、互联网或凭经验收集来的数据,最终以论文形式书面汇报整个项目。除上述二位,还有其他学者也对“项目”做出了不同的解读,像Fried-Booth (1982), Haines (1989), Legutke (1984), Sheppard和Stoller (1995)等。虽然关于“项目”的定义,语言学家们没有达成共识,但是PBL模式通过使学生通力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将课堂英语与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英语连接起来,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场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的确是一种具有革新意义的学习方式。

PBL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基础,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团队合作,搜寻必要的学习材料,完成项目,最终获得知识。因此,“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无论对于教学还是学习都具有重大意义。

2.“基于项目的学习法”与“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异同。“PBL”,不仅可指“Project-based Learning”,还可指“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它们具有相同的理念和方向。不管是“项目”还是“问题”,终归都是学习者需要解决的“任务”,都强调学习者是中心,重视真实情境的构建,鼓励学习者通过多种方法获取信息。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问题导向学习”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u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创立。这种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后来也被用于其他专业学科,因此,二者的应用领域稍有不同。此外,“基于项目的学习”最终成果通常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品,学习者可以各种形式完成项目,其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而“问题导向学习”最终解决的是问题,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某方面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作品形式略单一。事实上,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3.国内外研究。“基于项目的语言学习”(Project-based Language Learning)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80左右,之后大量的学者开始了对PBL的研究。Debski(1997)认为,在“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直被认为是激励学生,促使学生接触社会、获取各种资料的重要力量;学生也不再只是知识的学习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学科预期知识的承担者。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PBL在西方的许多学校和大学推行,由自然科学课程推至社会社学课程。在美国,“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其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学习模式之一;关注重点从“项目学习”本身及其应用转到“项目学习”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

我国对PBL的研究,起步总体较晚。2000年教育部在“高校教学大纲”中纳入了“项目学习法”。此后,国内对于PBL的研究逐渐增多。近十几年来,PBL被从事外语教学的学者们运用在语言教学领域。笔者对外语类核心期刊进行整理后发现,大学英语教学中PBL的应用研究基本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如刘景福和钟志贤(2002),冯秀琪和朱玉莲(2003),李团结,郭宝龙,文群燕(2005),支永碧(2009),高志军和陶玉凤(2009),高艳(2010),王勃然(2012),杨莉萍和韩光(2012),李立和杜洁敏(2014)等。虽然近年来将PBL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教学过程中的例子不胜枚举,但这些研究要么局限在理论方面,要么浅尝辄止,真正将PBL应用于课堂语言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稍显不足,更鲜少有学者研究PBL是否提高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以及PBL对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到底有何影响。

三、研究过程

1.研究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力图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个问题是:“PBL”学习法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上是否更加有效;第二个问题是:“PBL”学习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以及合作性有何作用。

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康达学院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护理专业班级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贯穿“PBL”学习法;另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授课和学习方法。

3.研究流程。

前期: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有关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并分析结果;对实验组的同学进行随机访谈,了解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看法;收集两组学生的高考成绩并进行分析。

实践:在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材,以教师讲解为主,传授的知识主要是语言点、语法知识等内容,授课周期为三学期。而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将PBL模式贯穿其中,授课周期亦为三学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读写课的导入部分或课文部分以及口语课的情景对话等部分内容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最终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独立的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1)项目的选择和设计。PBL是以“项目”为核心的,所以其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项目须具有一定复杂性、真实性、趣味性,并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项目的议定。项目的内容应可构成一个专题,以使学生明确自己将要探究和学习的范围。此外,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项目的设计应适当、适量。

(2)小组合作与讨论。小组的构成也是“项目”完成与否、完成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根据主题进行分组,每组5至8人,选出组长和记录员,明确每位组员的分工,保证每位成员都参与进来。此外,还应考虑到每位同学的差异性,尽量做到各组水平相当。每组成员需完成的工作包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讨论和解决、项目成果的制作、展示和汇报。

(3)学生成果的展示。各小组完成各自的主题研究后,可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将成果展示出来,以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成果展示的形式很多,如口头汇报、PPT辅助演讲、论文写作、表演、音视频拍摄、展览等。各学习小组通过不同形式的成果来展示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及掌握的技能,同时各小组通过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评价—自评与互评。项目成果交流后,各小组间进行自评和互评,指出优缺点所在,而后师生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因此,要建立与PBL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并建立一套系统的数据记录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标准。读写课和口语课的评价标准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要全面、精练。

(5)教师的反思。教师对整个“项目”要有驾驭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学生在PBL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进行不断反思。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项目”的创设、对学生PBL活动的参与程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内容,教师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后期:用研究初期的调查问卷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对实验组的同学进行随机访谈,了解学生对“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感受;分析两组学生的大学英语六级成绩,以与研究初期的高考成绩进行对比。

四、结果分析及结论

1.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效果分析。本研究在初期和后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均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参考文献)问卷共45题,采用五分制。前期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对照组(N=36) 实验组1(N=36) t Sig(2-tailed)

M SD M SD

学习动机 41.61 8.709 42.31 8.656 -0.341 0.734

学习自主性 39.64 7.392 39.77 9.577 -0.065 0.948

合作学习 48.94 7.368 45.26 12.062 1.559 0.123

后期問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对照组(N=36) 实验组2(N=36) t Sig(2-tailed)

M SD M SD

学习动机 42.25 8.392 48.5 9.455 -2.966 0.004

学习自主性 38.69 8.335 45.58 9.903 -3.193 0.002

合作学习 47.33 8.298 53.89 9.276 -3.160 0.002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研究初期,Sig(2-tailed)均大于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方面处于相同水平,而研究末期的数据Sig(2-tailed)均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在这三个方面均超过对照组。这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将PBL学习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就是说,PBL对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是发挥推动作用的。

2. PBL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本研究在初期将两组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Sig(2-tailed)为0.728,说明这两组成绩基本持平,入学时英语水平无较大差异。为检验PBL在学习成果上发挥的作用,我们在研究后期对两组学生的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

检验项目 对照组(N=36) 实验组(N=36) t Sig(2-tailed)

M SD M SD

高考成绩 76.28 7.327 76.83 6.111 -0.349 0.728

六级成绩 400.81 61.173 439.86 52.546 -2.906 0.005

从统计数据来看,实验组的六级平均成绩远高于对照组,而且Sig(2-tailed)=0.005<0.05,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与采用PBL模式的实验组学生在英语成績上产生了显著差异;PBL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3. PBL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除实证研究以外,我们在研究的初期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上发生了重大变化。PBL模式激励他们去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有的同学说,以前教师讲过很多遍的知识,可能自己就是不理解,通过PBL学习模式,自行查询资料,激烈讨论,而后形成项目成果并展示讲解,基本就可以吃透这些知识点,最终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比如大一阶段在口语课上实施的各种难度由浅入深的情景对话就能够很好地练习口语基本技能。

PBL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意义重大。有的学生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所创建的情境,对于以后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大二阶段口语课上的短剧表演或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对话等,对于提高口语水平是极好的机会。我院是医学类院校,就可以构建不同的诊断场景和护理场景,这对学生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对学生心理的成长也有着重大帮助,比如学生在协作完成课文中专有名词的解读方面就慢慢培养出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互相帮助精神。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接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个性也开朗活泼起来。

总之,PBL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非智力因素上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总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通过一系列项目活动的实施,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不断进步。此外,“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当然,我们运用PBL模式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由于课时量大,任务重,PBL模式无法普遍使用,有时只能作为“点缀”,因此效果无法在短期内显现;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愿意花时间主动学习,这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师有时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干涉,由此可能会导致学习小组在学习方向上发生偏颇;在评价阶段,虽然教师可以自己把握评价标准,但是一个较系统的PBL评价机制仍然是英语教育者们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虽有局限性,但瑕不掩瑜。“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以致用等诸方面均表现出了其强大的推动力,弥补了当今课堂教学的不足。

PBL学习模式适用于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外语课堂教学,而这等着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Debski,R.Support of crea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 new role for technology[J].Applied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Austin & Harvard Language Center,1997.

[2]Fried-Booth,D.L.Project work.(8th 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Sheppard,K.& Stoller,F.L.Guidelin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 projects into ESP classrooms[J].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5,33(2):10-15.

[4]冯秀琪,朱玉莲.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3(93):6-9.

[5]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6(6):42-49.

[6]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7]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5):55-58.

[8]宋向华.非英语专业学生项目研究性学习的实证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9]杨莉萍,韩光.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学术写作教学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2(5):8-16.

[10]支永碧.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困境与出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33-37.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代码:KD2015KYJJYB026)。

作者简介:胡文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学历,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语言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