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虹+赵希婧
摘要:本文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探索新闻院校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目标、体系与方法。结合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本文认为,新闻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一要深入理论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精髓;二要完善教学体系,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神实质;三要推动教材创新,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价值:四要积累培养成果,输送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总之,置身媒介融合、全球创新的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是新闻传播学科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社会责任和专业追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体系:教材建设:人才培养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对当前工作提出了新期待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高校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具体到新闻传播领域,在第17个记者节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闻传播队伍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为当代新闻传播队伍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明了方向,也对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影响深远。对于新闻院校而言,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媒介发展,去深化、引领面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发展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培养工作,才能为提高新闻传播事业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新闻现象和传播活动的总体看法,体现了新闻传播的本质、本源和规律。长久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传播教育,是我国新闻院校的共识所在。要想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院校,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将理论精髓贯穿于亲身参与的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中,立足教育实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意义。
第一,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党性原则是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思想。在中国的新闻实践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在新闻院校培养学生的党性原则,首先,要树立与党中央高度一致的政治立场,牢记“新闻无国界、记者有祖国”,立足新闻课堂,引导学生做讲党性、有原则的新闻人。其次,要深入理解人民性,通过开展走出校园、走向基层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山村田野中寻找源泉,在与人民的互动中汲取养分,真正做到将党性寓于人民性,理解“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的深刻内涵。
第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也是新闻人安身立命之本。近日来,“聂树斌案改判无罪”成为热门新闻,回应了老百姓们长久以来的心理疑虑。基于事实作出判断、忠于事实开展报道,“说实话、办实事”始终是党和国家的行事原则。在多平台、多渠道、多媒介的新时期,新闻院校更应秉承“实事求是”原则,将其渗透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到以科学为支撑、用事实说话。今天,依托数据技术、研究舆情走向,代表了数据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新方向。基于数据的新闻传播研究,将改变以往“观念先行、案例补充”的传统做法,以数据为基础,揭示信息传播的形成原因、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向,发出舆情预警,做出科学决策,这将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路径,彰显“求真”的原则性,体现“实事求是”的当代意义。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事业,是从实践中追根溯源、厘清本质、把握规律的理论建构过程,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育人实践活动。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新闻传播学科更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学有所为、学以致用,坚持从实践出真知,以实践经验检验理论发展。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团队创作了一系列视听作品。六集文献纪录片《长征纪事》将纪录片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以客观性叙述、国际化视角赢得了观众口碑、获得了市场认可。此外,由学生团队设计的“长征路上小红军”表情包则是新媒体教学的实践产物,通过基于微信平台的人际传播,弘扬长征精神,倡导主流价值,掀起了多轮转发与分享热潮。在这一实践中,“90后”的大学生们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力军。
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体系
如今,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体系初具规模,各大新闻院校都在积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教学研究中,结合当代媒介现实,教导学生坚定政治信念、强化理论基础、掌握科学方法、面向前沿实践,练就了坚实的“立学之本”。
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展新闻传播教育,关键要从“解释理論”上升到“按照理论本质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将其落实到教学体系的各项环节,在教育教学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防止出现“空心化”倾向。
第一,基于国情教育,强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学起源于西方,国外的理论与经验进入中国传播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也成为我国新闻院校的教学参考。因此,如何基于中国国情,嫁接东西方理论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阐释。在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领地位,就要以“四个自信”为纲,基于中国国情和当代实践,不仅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课堂的主要内容,也要将其贯穿在新闻专业实习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第二,基于调查实践,系统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长期以来,新闻理论类课程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有必要将与新闻专业紧密结合的调查实践打造成为培育、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主阵地,贯穿大学四年的教学体系。我们先后带领学生赴革命老区组织开展“新闻学子走基层”主题采访,深入边远山区调研国家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新媒体报道,探访G20杭州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等等。总之,新闻传播教育要引导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点燃他们研究社会的志趣,训练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将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保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尊重与时代思考。
第三,基于“双向互聘”,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学是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传统的学科领域,新闻院校也要开辟新平台,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近两年来,按照中宣部有关高校与新闻单位人员实施“双向互聘”的具体要求,新闻院校纷纷请来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课堂、上讲台。一线记者结合“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深入介绍主流媒体如何践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讲解好、宣传好、落实好,带领学生共同思考新闻传播事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这不仅是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也使学生有机会吸收来自业界前沿的理念、知识和灵感,点燃了他们为国家发声、为人民服务的新闻理想。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件,既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建材建设必须注重导向意识。对于新闻传播专业而言,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教材内容才能立足本土、结合现实,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恰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基于中国国情和媒介发展,思考新闻传播专业问题。
2004年4月,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马工程”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150种左右的教材,形成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教材体系。近年来,教育部又指定了一批“马工程”教材,充分汇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成果,用于新闻传播专业课堂教学。此外,就教材品质而言,更加讲究规范性和系统性,尤其是结合新媒体的案例教材和数字教材,展示了具有媒介融合传播特色的新内容与新形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第一,注重理论教材的本土意义。2016年初,教育部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快编写重点教材,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其中,理论教材承担着夯实思想根基、指导业务实践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何将经典理论中国化,突出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始终是编者和学者面临的问题。作为普及知识、介绍原理的理论教材,只有从思想根基和理论根源上结合中国实际、贴合中国国情,才能使教材尽其所用,让学生学以致用。可见,好的经典理论教材,不是西方知识的搬运工,也不是理论本身的翻译者,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到本土新闻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上,使学生透过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理解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现象。总之,要站在中国立场面向中国社会,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宝藏。
第二,突出案例教材的示范意义。在高校中实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既要介绍基本理论、传播重要观点,也需要借用形象生动的新闻案例,将理论学习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育学生的忠诚度和黏着度。201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教材由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编写,集聚了全国十几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知名学者、业界资深专家的智慧和经验,精心选取了近60个新闻报道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案例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元,不仅囊括了大量文字介绍和点评分析,还配有丰富的网络及新媒体链接资源,用以展示案例作品的音视频内容,受到高校师生认可。
第三,打造数字教材的创新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遵从经典理论,也要面向前沿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拓展传统教材的二维空间,策划和编写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数字教材具有创新意义。例如《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13-2014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旨在深入实践一线、集纳优秀创作,以文字内容结合二维码的新媒体编辑方式呈现每个案例。读者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链接到获奖作品的音视频内容和H5简介,有效压缩了传统书本空间,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品力作引入课堂、推向社会,强化了优秀成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培育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在于人才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长远来看,不仅要抓好行业人才的教育与引导,更要在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一批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适应全球传播的优秀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是新闻院校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战略部署。既要把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传统、突出特色,也要着眼未来、放眼国际,加强面向前沿的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人才培养提供根本保障。
第一,培养立足全球舞台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信息格局使新闻从业人员担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传播世界大事的重要职责,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和中国利益的维护者。2009年,为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在三所院校启动“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专项工程。2010年12月,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对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专项调研。七年来,以“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到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这一项目向国家输送了500多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立足国家平台,培养国际化的新闻传播人才,是打造一流媒体,掌握国际话语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成果。
第二,培养适应融合发展的多媒体人才。如今,新技术和新平台已经改变了传统意义的媒介格局,新理念、新事物层出不穷,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新媒体和新样态,延伸、优化传统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比如,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将新闻摄影的空间从“地面”升到“空中”,用航拍记录新闻景观;利用H5传播平台,将新闻采编从“编辑室”移动到“手机端”,把传统意义的电视报道转化为手机新闻推送,将移动平台打造成为新的视听空间。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专业训练,都旨在将媒介实践置于新媒体环境,使学生拥有跨界传播思维,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学会多种传播技巧,锻炼他们使用不同传播媒介挖掘、思考、分析并形成观点的能力,培养立足融合报道平台,传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记录中国前进发展的现代化传播人才。
第三,培养面向未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面对社会转型、传播革命和传媒行业频频洗牌的现状,媒介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采集与发布,既懂新闻又懂管理,既懂传播又懂技术,既懂媒体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稀缺人才。只有善于内容整合、掌握创新技术、具备版权意识、谙知市场规律的媒体人,才能提高信息傳播的品质与效率,产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时代口碑的媒介产品。可见,新的媒介环境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要求,“新闻+”的人才理念呼之欲出。今天,学新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精通采写编评的核心业务,具备职业新闻人的媒介素养,还要会技术、懂法律、能策划、擅经营,才能在多平台、跨领域的传播语境下,胜任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弘扬核心价值的新任务。
结合中国国情和媒介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开创了有别于西方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今天,新的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的意义。在融合传播语境下,新闻院校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领地位,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理论精髓,才能立足服务国家传播战略的重要阵地,完善顺应新媒体传播格局的教学体系,造就满足当代、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