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为统领完善中国特色新闻教育体系

2017-08-02 15:04刘卫东
中国大学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

刘卫东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统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世界体系和人类文明进步历史的视角,考察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依法施教,在培养目标方案上做好制度设计,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传媒人才培养全过程;依德选教,在师资队伍构成上做好以高尚的人格形塑新闻教育工作者师魂品性的工作:依道施教,在教材建设与教學教法上做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思想的生产者等课程体系的设计工作:因材施教,在教育技术上建立以新一代“云管理”传媒运营为平台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全员治教,在育人环境上营造浓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隐性教育”氛围,培养新一代“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特色:新闻教育体系

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转型,是人类文明史上鲜有匹敌的浩大历史工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刻,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统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从世界体系和人类文明进步历史的视角,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统领下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新闻传播教育工作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在移动互联新媒体时代,接续和传承中华文明,并使其长盛不衰的百年大计,应该从长时段文明进步历史和世界体系中,从国家思想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给予科学、系统和全方位的观照。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就世界发展趋势问题指出:“如果我们对世界大势认识不清,甚至茫然无知,就难以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的事业就难以有新的开拓。”

在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应遵循其自身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立足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球视野和国家战略文化的整体布局,密切关注国内外两个大局,关注“世界体系”和“世界历史”语境下的人类未来发展趋势,关注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以长时段历史发展和多元化国际文化视角,给予科学系统的审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其他思想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深刻反映了150多年前,他们对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条件下新闻信息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媒介社会构建的思想认识,反映了新闻传播工作的客观规律及其自身作为社会科学的理性诉求,揭示了传播技术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对推动新闻信息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进步的能动作用。这一思想认识对于当下移动互联和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工作,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揭示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从宏观世界体系和人类文明进步历史的视角,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统领下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要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理论,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从微观层面考察,马克思恩格斯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所怀抱的专业理想,他们对报纸自身公平正义特征的执着追求和对报刊独立地位的呵护,他们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的坚守与维护,以及他们崇尚新闻的纯洁,反对庸俗化、低俗化的不懈努力,至今仍然是新闻传播工作重要的思想指南。

二、依法治教:在培养目标方案上做好制度设计,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融入传媒人才培养全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述法律从法理上规定了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方针。因此,遵循依法治教,在培养目标方案上做好制度设计,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为统领,融入传媒人才培养全过程,就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管理和决策部门应当承担起的重大职责。

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和人才培养政策,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国家战略,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在教育领域的制度化反映。因此,为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融入传媒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实施有效的战略设计作为制度体系的保证。

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政策的目标指向与核心内涵是: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接班人——“人民记者”为目的的目标指向。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这也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颁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在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上作了明确的表述,即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造就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此,《意见》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等五项具体任务。

为确保上述任务落到实处,实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工作目标,必须在实施的具体环节上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第一,确保战略指向正确的制度性政策保障。制度性政策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的制度保障体系在政策层面上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划政策的战略指向,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战略意图明确,战略指向正确。

第二,确保规划正确贯彻落实的机制性政策保障。政策得以正确落实的含义是指,政策落实要紧紧围绕目标确定的任务,不走板、不跑偏,方向正确。我国新闻人才教育政策的提出,是在发现问题基础上确立的,其政策实现的目标非常明确。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坚持确保与目标始终一致的原则。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具有保证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机制性保障。

第三,确保规划落到实处的激励性保障。为保证五项具体任务落到实处,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应该充分调动媒体与高校两方面积极性,强化激励性政策的实施力度。激励机制是组织系统将奋斗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中介手段。新闻教育教学与传媒机构业务工作各有各的运行规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如何使新闻系学生尽快适应媒体的工作规律,对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媒体与学界两个部门长期的固有工作惯性,对高校教师和媒体都存在一个需要相互适应的问题。在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和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中,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激励性政策保障。

第四,效果评价与反馈调节的系统化政策保障。效果评价与反馈调节的系统化政策属于过程性监控协调政策。其最大特点是通过系统的方法,保证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与适时监控。因此,该政策体现出从政策发布到贯彻实施所有环节全面覆盖的系统性特征。

新闻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框架,按不同培养层次分别制定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除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外,还可以分为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两大类。如对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反馈调节,应该按系统科学的反馈机制,制定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反馈体系。

三、依德选教:在师资队伍构成上,做好以高尚的人格形塑新聞教育者师魂品性的德育体系建设

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他希望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莱德曾经指出“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是引领人类文明转型升级的智慧领袖。高质量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人才储备。因此,要以高尚的人格与教育良知,铸造新闻教育的师魂品性,锻造师资队伍的师德精神,营造健康清新的育人环境,创造新闻教育的革新路径,打造新闻教育的品牌特色,培养未来“让祖国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一代党的新闻与传媒工作者,这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的崇高使命。

习近平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力量,与学生沟通互动多,对学生影响很大。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系列课程,使它成为最吸引人、最让学生受益的精品课程,在这个问题上,任课教师是关键,做好这项工作是需要进行认真研究下一番苦功夫的。

对此,习近平同志有过一番深刻的论述,他说,“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针对上述情况,新闻学界教师和业界新闻工作者也应该具备三个方面清醒认识: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二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学术话语积淀三是熟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大众化思维方式。只有教师的学术视野达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上述三种境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系列课程才有可能达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精髓,放到古与今、中与外的全方位场域中,融会贯通、水乳交融般地讲好、讲活、讲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优秀系列课程之一。新闻传播教育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本质,是培养以人民记者的良知和新闻专业主义职业素养为基本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一代记者。对此,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

今年11月7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向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其分别从政治高度、舆情向度、情怀力度和业务深度等方面,进行了层次分明、逻辑递进的详尽阐述,也为新闻与传媒教育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指向。

四、依道施教:在教材建设与教学教法上,做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思想的生产者”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

教学计划是开展教育之依据,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教材则是教育教学的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建设和教学教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任何一国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都是大事,远远超出教育领域的范畴,是执政者首先考虑的社会政治战略,是关系未来几代人思想和意识形态建构的战略远景设计。

因此,在教材建设与教学教法上,做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为指导的教材与课程体系规划,科学设计系列教材编写等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自2004年以来,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重点教材及学习参考资料已经陆续出版。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教材没有得到普遍使用,缺少统一的教材使用规划;二是第一本教材出版已经历时七年之久,根据高等教育教材使用的规律,一般历经五年左右一个周期,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变化有所增删;三是在近年中央实施“部校共建”工作中,急需编写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指导下、适应移动互联新传媒变革的新闻与传媒系列新教材。

为改变上述局面,在政策保障上,建议教育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定期举行专题研讨,并组织或鼓励各高等院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系列教材编写工作纳入“部校共建”主要工作中。积极探索高校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新模式,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确保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同时,搭建好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的校外实践平台。

此外,有必要充分发挥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和浦东干部学院的优势,安排教师定期进修学习。从前几年“三项教育活动”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施效果看,凡是经历了这种学习的教师或媒体工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的理解,整体效果比较好。

五、因材施教:在教育技术上,建立以新一代“云管理”传媒运营为平台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

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教育类型。长期以来,各高等院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媒实践和实训课程体系。当前,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上构成的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亟待更新现有的实验实训理念和技术设备。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己先行一步,在技术上开始进行“学生在任何时间空间都可以进行传媒实验作业”的“云平台实验室”建设新尝试。

媒体“云平台”实验技术,是一个可以支撑全媒体业务的基础服务平台,除支撑新媒体传播业务运营外,还可以实现新闻采编系统、音频视频制作系统、媒介资本运营系统等传统业务系统在“云”端的传播实践。例如,浙江传媒学院通过建设“媒体融合云平台”,支撑融合媒体综合业务系统、开放式“云工具实验室”、融合媒体发布运营实践、校园融合媒体生产与发布、课程发布与互动学习、统一运营与资源管控等六大平台开展教学与实践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說,已经形成系统的传媒新技术体系。

同时,在部校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工作中,需要加强探索、创新管理机制。首先,在探索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新模式方面,应该在发现和界定新闻教育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基础上,选择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有创新举措的高校,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并在激励性政策导向上给予明确倾斜,鼓励各高校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联合,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创造性模仿”,力争在典型经验的普遍性与地域特色的特殊性结合上,百花齐放,推陈创新。其次,在共同建设实践平台的工作中,新闻单位面临着非常现实的问题。现有的编辑记者工作量核定与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不利于一线编辑记者主动指导新闻系实习学生。例如一位记者采写的稿件如果署上实习生名字,有的新闻单位在计算工作量时,记者就会被减少“分值”。此类做法会削弱一线记者编辑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现象在一些高校实习实训工作中屡见不鲜,导致一些编辑记者不大愿意带实习生。建议由中宣部、教育部出台激励政策,调整记者编辑指导实习学生工作量计酬办法,确保在政策上有利于充分调动一线编辑记者指导新闻传媒类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大力推广媒体“云平台”实验教学技术,鼓励有条件的院系实现实验、实训技术更新,全力支持高校与新闻单位共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建设工作。这是一项具有创新协作智慧和物质资金投入的工作,在教育政策议程设置中需要有明确和切实可行的规定。

六、全员治教:在育人环境上,营造浓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隐性教育”氛围,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传媒教育工作不仅是一个传授、灌输和引导的过程,更是一个熏陶、感化、陶冶和涵养的过程。民族复兴,始于教师,成于学生。因而,全面发展人的德智、心智、才智是新闻传媒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品质的持续优化,而教育自身水平则取决于教师的育人理念、文化修养和教育作用的不断提升。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学校其他岗位的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只扮演自己分内的工作角色,“心中无育人意识,行为上无育人自觉,没有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环境育人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许多高校校园建设追求大气和洋气,内涵建设一片空白,缺乏文化氛围,这些问题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要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学校所有的教师人员和非教学员工,以“为人父母之心”去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从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每一名学生学习、生存及未来发展状况,形成育人的行动自觉,这就需要全体教职工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为落实“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应该积极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探讨“隐性教育”的规律。“隐性教育”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隐性课程”概念。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其撰写的《教育生活》一书中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

随着“隐性课程”概念的普及,“隐性教育”概念也逐渐形成。它是指通过教育者主动、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内隐的教育涵化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与影响的过程,具有教育方式的隐匿和间接性,教育手段的主动和示范性特征。

根据隐性教育的上述规律,应该实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教育导向。主要体现在育人环境上,营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学术氛围;在育人理念上,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将“一个(心)灵魂唤醒另一个(心)灵魂”的陶冶熏陶行为,化作无形的“涵化”过程;在育人管理上,强化全体教职员工“言传身教”“知行合一”的主体意识;在育人方法上,将隐性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细节中,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思想的学术魅力和理性光芒;在育人机制上,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使学校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都能自觉而有效的去做一朵滋润、感化、影响学生的“彩云”。食堂阿姨的一个点头微笑,宿管大妈的一句善意提醒,实际上都蕴含着无声的教育。教育者不论在哪个角落,不论岗位属性如何,都要让学生能从他的举手投足中,体味做人做事的“本真”。只有这样,新闻传播教育才有底气说,中国的大学是孕育马克思主义新闻理想的人才沃土和成才摇篮。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
中国电网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报告
浅析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GDP核算方法——中国特色核算与接轨国际计算方法的平衡
浅析动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