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艳 杨隽男
侠骨柔肠“刑法女”
——记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助理审判员李丹
赵春艳 杨隽男
80后刑事女法官李丹给同行人的印象是短发利落,说话简练,工作起来眉头紧锁,冷静严肃。然而生活中她却是另一个样子:走路节奏明快,谈笑爽朗开怀,是位活泼辣妈、厨艺能手、文艺浪漫电影迷。
见过李丹的人,都被她那严谨、干练的工作作风以及谦逊、和善的为人气质,深深地打动。
80后刑事女法官李丹给同行人的印象是短发利落,说话简练,工作起来眉头紧锁,冷静严肃。然而生活中她却是另一个样子:走路节奏明快,谈笑爽朗开怀,是位活泼辣妈、厨艺能手、文艺浪漫电影迷。
见过李丹的人,都被她那严谨、干练的工作作风以及谦逊、和善的为人气质,深深地打动。
“从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毕业,我就荣幸地被安排到了北京市丰台区法院的刑事审判庭工作。”李丹的喜悦溢于言表。说起专业选择,李丹坦言年少时兴趣广泛,曾看了很多的侦探电影,让自己对刑事案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让李丹在报考大学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刑法学专业。
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工作中,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因家庭琐事将亲弟弟的老婆和孩子致死了。两条人命,这将对被告人的刑罚措施是很严重的。
李丹告诉记者:“行为能力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刑罚程度。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审理、判决,既要做到认定事实确凿、法律适用正确,同时也要合理地保护好被害人及被告人的各自权益。”
后来,该被告人经过3次精神鉴定,被确定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结合其庭审表现和自首情节,其刑罚上不构成死罪。最终,法院对该被告人作出了无期徒刑的判决。
“刑事审判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自由和生死,所以每一个环节都一定要审慎仔细。”李丹谦笑称,“而我这么做,可能自己是‘重度强迫症患者’吧。”
被告人杨某(化名)是位应激障碍性精神疾病患者,其与丈夫张某(化名)婚后育有3个天真可爱的三胞胎男孩,而丈夫张某亦有酒精依赖性精神疾病,夫妻争吵打架更是家常便饭。案发当日,张某再次酒后殴打孩子,应激障碍性精神病突发的杨某,用一根鞋带勒在丈夫的脖子上,结束了他的生命。
这个案子案情本身不复杂,复杂的是它涉及到两个几乎完全破碎的家庭。
“被告人杨某,她是有精神上的伤痛的,可她无法面对这件事……也许能抚慰杨某伤痛的只有孩子。”李丹说,“另外,张某的老母亲同样也很痛苦,老人和我沟通时声泪俱下地诉说着她养育儿子的艰辛和失去儿子的痛苦。我没有打断她,因为老人只有宣泄出内心的痛苦与不满,她才能渐渐平静,坚强地去面对这件事。”
李丹第一次见到被害人张某的母亲,老人也是本案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当时是在老人破旧、昏暗的房屋里。通过几次耐心地沟通,李丹开始试探性地和老人谈起案子的细节,通俗地向老人介绍杨某可能面临的刑罚和现在已经具有的情节,并耐心地为老人解释法律的规定。
“我走的时候,她坚持下床把我送到门口,我特别感动。我明白,她希望我能理解她的痛苦,更希望我能公正判决。”
为了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李丹和同事们特意去了一趟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太阳村”(一个专门为服刑人员子女提供救济的公益机构)。
“我原计划是想去看看3个孩子,看看是否适宜向孩子征询指定法定代理人的事,可聊天时,当别的小朋友说起自己的父母犯了错误时,这3个孩子一下就哭了。我鼻子也酸了。”
李丹决定不再以此事给孩子们造成任何刺激,并积极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她亲自接送孩子们往返于“太阳村”和指导中心,直到心理测试的结果乐观地显示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良好。后来,孩子们亲切地喊李丹为“丹妈妈”。
“孩子们的年纪还小,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在关爱的成长过程中尽快地将这不幸的伤口愈合起来。”李丹说,“法官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常同时扮演着公正裁判者与伤痛抚慰者。”
10年来的从业经历,也使李丹一步步地不断成长。
从基层人民法院一点点做起的她刚开始特别羡慕中级法院的工作,认为案子会少一些,人会轻松一些。然而,2013年她被遴选到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后,李丹的原本“认知”被彻底打碎了,中级法院受理的案件不但案情更加复杂,而且责任也更加重大。
随着新知识的增强、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增加,李丹对自己的职业又多了一份敬重与从容。
李丹说:“刑法看似很严酷,可它其实是宽严相济的;判决显得很冰冷,但它在公正里也蕴藏着温度。”李丹自言自己做得还不够,她一直以那些老法官、前辈们的优秀业绩来鞭策激励自己……
繁忙的工作之余,李丹最感愧对的是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如有时间有机会,我总想为他们多做点儿事。”年轻的“刑法女”李丹一有时间就会照着菜谱做几个“硬菜”犒劳自己和家人。办公桌前厚厚的卷宗之间,家人的合照让李丹常常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自己。